正文 第一章 重圓破鏡

自幼我們就被教導把問題加以分解,把世界拆成片片段段來理解。這顯然能夠使複雜的問題容易處理,但是無形中,我們卻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全然失掉對「整體」的連屬感,也不了解自身行動所帶來的一連串後果。於是,當我們想一窺全貌時,便努力重整心中的片段,試圖拼湊所有的碎片。但是就如物理學家鮑姆(David Bohm)所說的,這只是白費力氣;就像試著重新組合一面破鏡子的碎片,想要看清鏡中的真像。經過一陣子努力,我們甚至乾脆放棄一窺全貌的意圖。

這本書所提出的構想與工具,就是要打破這個世界是由個別、不相關的力量所創造的幻覺。奠基於此,才能建立不斷創新、進步的「學習型組織」;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斷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創造真心嚮往的結果,培養全新、前瞻而開闊的思考方式,全力實現共同的抱負,以及不斷一起學習如何共同學習。

學習,生命的泉源

財星雜誌(Fortune)曾經指出:「拋棄那些陳舊的領導觀念吧!九十年代最成功的公司,將是那些建基於學習型組織的公司。」殼牌石油公司(Royal Dutch/Shell)企畫主任德格(Arie De Geus)說:「惟一持久的競爭優勢,或許是具備比你的競爭對手學習得更快的能力。」當世界更息息相關、複雜多變時,學習能力也更要增強,才能適應變局。企業不能再只靠像福特(Henry Ford)、史隆(Alfred P.Sloan)或華生(Thomas J.Watson )那樣偉大的領導者一夫當關、運籌帷幄和指揮全局。未來真正出色的企業,將是能夠設法使各階層人員全心投入,並有能力不斷學習的組織。

學習型組織是可能的,因為每個人都是天生的學習者。我們不必教嬰孩學習,他們生來就是出色的學習者——學習行走、說話,甚至自己處理一些事情。學習不僅是人類的天性,也是生命趣味盎然的泉源。你我或者都有過這種經驗:成為出色團體中的一分子;在這個團體中,一伙人以極不尋常的方式在一起工作,彼此信任、互補長短,為共同的大目標全力以赴,而創造出驚人的成果。我曾遇見許多在運動、表演藝術,或在企業方面有過這一類團體經驗的人,其中有許多人說,他們往後一直希望生命中能再擁有這樣的美好經驗。他們所體驗的,就是一種學習型組織的雛型。偉大的團體並不是從一開始就成功,而是透過學習如何創造驚人成果所致。

全球企業正在形成一個共同學習的社會。各行各業中由一家獨霸的局面,例如IBM、柯達(Kodak)、寶礆(Procter&Gamble)、全錄(Xerox)等已不復獨領風騷。特別是在製造業,新興企業成長茁壯的例子愈來愈多。美國與歐洲的公司師法日本公司、而日本公司又師法韓國和歐洲的公司。同時義大利、澳洲、新加坡的公司現在都有很大的改善,並且產生全球性的影響力。

使我們朝向學習型組織邁進的,還有其他更深層的社會動力,這種變化也是工業社會演進的一部分。人類的工作觀因物質的豐足而逐漸改變,也就是從美國著名民意測驗專家楊克洛維琪(Daniel Yankelovich)所稱的「工具性」工作觀(工作為達到目的之手段),轉變為較「精神面」的工作觀(尋求工作的「內在價值」)。漢諾瓦保險公司(Hanover Insurance)的總裁歐白恩(BillO』 Brien)說:「我們祖父輩一個星期工作六天所賺的錢,只相當於我們現在大多數人工作兩天的所得。大家渴望建立比遮風避雨及滿足物質需求層次更高的組織,而這種熱望將不竭止,直到理想實踐。」

愈來愈多有這種想法的組織領導者(雖然仍是少數)開始意識到,他們的努力將是這項深具意義的社會演進之一部分。頂尖的赫門米勒(Herman Miller)傢具公司總裁賽蒙(Edward Simon)凱切直言:「為什麼我們的工作不能變得更有意義?就我所見,企業是惟一有機會從根本來改善這個世界不公平現象的團體。但是首先,我們必須去除妨礙我們持續創造和學習的障礙。」

或許大家現在才開始建立學習型組織最明顯的理由是,我們現在才了解這樣的組織所必須具備的能力。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們都好像在黑暗中摸索,直到近來座清了發展學習型組織的技術、知識和途徑,才稍露曙光。而精熟這幾項「修鍊」,是創造學習型組織、揮別傳統威權控制型組織的先決要件。

發明與創新

1903年12月,一個清冷的早晨,在北卡羅萊納州小鷹鎮,萊特兄弟發明了簡陋的飛行器,證實了動力飛行是可能的。飛機就此發明了,但是再過三十年,我們才發展出服務一般民眾的航空業。

當一個新的構想在實驗室被證實可行的時候,工程師稱之為「發明」(iion),而只有當它能夠以適當的規模和切合實際的成本,穩定地加以重複生產的時候,這個構想才成為一項「創新」(innovation)。有些創新,例如電話、數位電腦、飛機等,都屬於「基礎創新」。它們影響深遠,有些創造出全新的產業,有些使既有的產業發生重大轉變。如果將此概念應用在組織的演化及變革上,那麼我們可以說,學習型組織已經被發明出來,但是還沒有達到創新的地步。

在工程上,當一個構想從發明演變成創新,必定會經歷各種配合技術聚合的階段。這些關鍵技術往往都是在個別的範疇中單獨發展出來,逐漸聚合、相輔相成,才使得在實驗室中被證明行得通的構想,成為實用的創新。

萊特兄弟證實動力飛行是可能的,但是引導它進入商業航空的是麥道(Mell Douglas)公司。他們於1935年推出的DC—3,是第一架在經濟上滿足了商業航空、在科學上證實了空氣動力理論的飛機。在這三十年中(這是典型的基礎創新發展成熟所需時間),無數的商用飛行實驗均失敗了。就像學習型組織早期的實驗一樣,那時候的飛機飛行很不可靠,而且也沒有達到經濟效益的適當規模。

DC—3是歷史上第一次融合了五項重要的技術而形成的一部成功飛行器。它們是:可變間距螺旋槳、伸縮起落架、一種質輕鑄造而成的機體構造、輻射狀氣冷式引擎和擺動副翼。要成功飛行,五項缺一不可。早一年推出的波音247,便是因為少了擺動副翼,起飛與著陸都不穩定。

學習型組織的五項修鍊

今天,在學習型組織的領域裡,也有五項新技術正逐漸匯聚起來,使學習型組織演變成一項創新。雖然,它們的發展是分開的,但都緊密相關,對學習型組織之建立,每一項都不可或缺。我們稱這五項學習型組織的技能為五項修鍊。以下,我們刻意將其中的核心「第五項修鍊」先行介紹。

第五項修鍊:系統思考(Systems Thinking)

當烏雲密布、天色昏暗,我們便知道快要下雨了。我們也知道在暴風雨過後,地面的流水將滲入好幾英里以外的地下水中,明日天空又要放晴。這一切的事件雖有時空的差距,然而事實上它們都息息相關,且每次運行的模式相同,每個環節都相互影響,這些影響通常是隱匿而不易被察覺的。惟有對整體、而不是對任何單獨部分深入地加以思考,你才能夠了解暴風雨的系統。

企業和人類其他活動,也是一種「系統」,也都受到細微且息息相關的行動所牽連,彼此影響著,這種影響往往要經年累月才完全展現出來。身為群體中的一小部分,置身其中而想要看清整體變化,更是加倍的困難。我們因而傾向於將焦點放在系統中某一片段,但總想不通為什麼有些最根本的問題似乎從來得不到解決。經過五十年的發展,系統思考已發展出一套思考的架構,它既具備完整的知識體系,也擁有實用的工具,可幫助我們認清整個變化形態,並了解應如何有效地掌握變化,開創新局。

雖然工具是新的,系統思考的基本觀念卻是非常淺顯的。我們的實驗顯示,小孩子學習系統思考時非常迅速。

第一項修鍊: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

「自我超越」的修鍊是學習不斷釐清並加深個人的真正願望,集中精力,培養耐心,並客觀地觀察現實。它是學習型組織的精神基礎。精熟「自我超越」的人,能夠不斷實現他們內心深處最想實現的願望,他們對生命的態度就如同藝術家對藝術作品一般,全心投入、不斷創造和超越,是一種真正的終身「學習」。組織整體對於學習的意願與能力,植基於個別成員對於學習的意願與能力。此項修鍊兼容並蓄了東方和西方的精神傳統。

遺憾的是,幾乎沒有任何組織鼓勵他們的成員以這種方式成長。這個領域是一片龐大而尚未開發的處女地。漢諾瓦公司的歐白恩說:「企業的員工多半聰明、受過良好的教育、充滿活力、全心全力渴望出人頭地。但他們到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