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 反覆感冒的氣虛體質——健脾避風,養正氣 第三章 養護氣虛先固正氣,正氣充足百病消

中醫認為,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就是正邪抗爭,各有勝負的過程。

正,即正氣,是指人體的機能活動及抗病、康復能力。一般來說,凡正氣不足的人,汗毛孔(腠理)容易鬆弛,失去其護衛表皮的功能作用,因而最容易感受四時流行之氣,使四時之氣自表皮而入;發則會出現咳嗽、流涕、頭昏,或發熱、怕風等傷風癥狀。此外,有的病人小便點滴不暢、滴瀝不盡、一天數十次,這也是正氣不足的表現,正如《黃帝內經》所言「有癃者,一日數十漫,此(正氣)不足也」。

邪,又稱邪氣,泛指各種致病因素,包括六淫、飲食失宜、七情內傷、勞逸損傷、外傷、寄生蟲、蟲獸所傷等,也包括機體內部繼發產生的病理代謝產物,如淤血、痰飲、宿食、水濕、結石等,具有傷害正氣、引起疾病的破壞作用,即所謂的「邪氣發病」。身體發熱如火炭般熱,頸部和胸部有阻塞不通的感覺,人迎脈盛,呼吸喘促而氣上逆,這些都是邪氣亢盛有餘、正邪兩旺的現象。

一般來說,邪氣侵犯人體後,正氣與邪氣就會相互發生作用,一方面是邪氣對機體的正氣起著破壞和損害作用,另一方面正氣對邪氣的損害起著抵禦及驅除邪氣,並消除其不良影響的作用。因此,正邪的鬥爭及其在鬥爭中邪正雙方力量的盛衰變化,不僅關係著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影響著病機、病症的虛實變化,而且直接影響著疾病的轉歸。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疾病的發生與發展過程,也就是正邪鬥爭及其盛衰變化的過程。

在疾病的發展變化過程中,正氣與邪氣這兩種力量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在其相互鬥爭的過程中,客觀上存在著力量對比的消長盛衰變化,並有一定的規律可以遵循。即邪氣增長而亢盛,經過鬥爭,邪勝正虛,則正氣必然虛損而衰退;正氣增長而旺盛,經過鬥爭,正勝邪退,則邪氣必然消退而衰減。

人體各方面系統功能正常,正氣充足,病邪是不可能侵犯的。這就是中醫理論所說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黃帝內經》中說:「真氣者,所受於天,與谷氣並而充身者也。」也就是說,正氣是由父母之精所化生,由後天水谷精氣和自然清氣結合而成的陰氣與陽氣。中醫學中有這樣的說法:「氣聚則生,氣壯則康,氣衰則弱,氣散則亡。」這裡的「氣」就是指人體的正氣,也稱為「元氣」,即「真元之氣」。正氣充足免疫力就強,就能戰勝疾病;如果人體正氣不足或虛弱,就不能產生足夠的抗體或免疫力去戰勝疾病;而正氣耗盡,人就會死亡。

父母之精氣是先天之本,正氣的強弱首先由先天之本所決定。也就是說父母身體都很好,孩子將來身體也會比較好,免疫力也比較強,不容易得病。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同胞姊妹,有的健康強壯,有的體弱多病。兄弟姐妹之間有相近的遺傳基因,在先天條件上應該差距不大,但其實有一個因素往往被大家所忽略,那就是孕期有無其他因素的干擾。比如受孕的時間,孕婦孕期有無飲酒過量、服藥等情況,孕期心情,孕婦營養狀況等等。所以說,母強則子壯,如果計畫生孩子,一定要先把夫妻雙方的身體都調養好,給孩子一個比較充足的元氣,懷胎十月可是會影響孩子一生的。

中醫認為,元氣雖來自父母之精氣,但這些先天帶來的元氣只夠維持一段時間。要想活下去,就要吃東西、呼吸自然之氣。因此,人體正氣在很大程度上還是要受到後天之本,即水谷精氣和自然清氣的影響。有的人父母身體不是很好,先天正氣沒有那麼充足,這樣的人雖然自小免疫力低、體弱多病,但如果他知道自己先天條件不好,很注意養生,懂得養護自己的正氣,也能長壽。

總之,正氣是我們生存的根本,它的強弱取決於兩方面的因素,即先天之本與後天之力。父母的先天精氣會影響孩子的身體狀況,而至於能否長壽,還是要看本人能不能鞏固好後天之本,養護體內的正氣。正氣雖秉先天之精,合後天之力,但畢竟是有限的,有一個定數。因此,養生就要珍惜父母賜給我們的生命力,遵循健康的生活習慣,好好養護正氣,這才是健康長壽的根本所在。

「內養正氣」是養生的根本,任何一種養生方法的最終目的都是保養正氣。保養正氣就是保養人體的精、氣、神。人體諸氣得保,精和神自然得到充養,人體臟腑氣血的功能也得到保障,即「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

張仲景曾指出,「夫人稟五常,因風氣而生長,風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這就是說,人們必須依賴於自然界所提供的物質而生存,自然和人的關係好比「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樣,人體健康可能受到自然界好的影響,也可能遭到自然的侵害。可是,人對自然不是無能為力的,自然對於人體的侵害是可以預防的,只要五臟元真(真氣)充實,營衛通暢(指人的周身內外氣血流暢),抗病力強,即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人就會安和健康。因此,張仲景認為,養生保健的宗旨在於「內養正氣,外慎邪氣」。

張仲景內養正氣的方法主要是通過調養精神,採用養神暢志與立志修德相結合,促使精神內守,真氣存內,防病益壽。

在《黃帝內經》中記載著黃帝和養生家岐伯的對話,黃帝問岐伯:「為什麼先人們能活上百歲身體還很健康,現在的人不到六十就過早衰老了?」岐伯說:「古時候的人懂得對於四時不正之氣的避讓,以便使思想閑靜,排除雜念。這樣調和好了自身的正氣,就不會得病了。」

「外慎邪氣」則是警惕外界一切可以致病的因子,主要是從有病要早治、生活要節制等方面來調攝養生。

張仲景認為,邪氣剛入於人體之表,應當即時治之,「勿使九竅閉塞,如此則營衛調和」,病邪就不會由表入里,病勢也就不會由輕變重而損害正氣,是養生祛病益壽之妙法。

外慎邪氣的另一個方面是指對自己的生活注重節制,忌「貪」字。比如,起居有常,起卧有時,從不貪睡,每天堅持鍛煉身體,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體力勞動;衣著打扮應當以舒適為宜,根據氣候的變化而適當增減著裝,但不要因天氣寒冷就穿著過暖,也不要因為天熱貪涼而過少穿衣;飲食方面則要講究五味適中,五穀相配,飲食隨四時變化而調節,忌貪飲暴食偏食;在心理健康方面,應當注重陶冶情操,坦然怡然地待人接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良好的心態自然能夠改善身體狀況,減輕乃至避免機體發生病患的可能。

每日晨起之後,夜卧之前,做導引吐納,吐納導引與自然腹式呼吸很相近,具體的做法是:自然放鬆,心態平和,舌尖輕抵上顎,鼻吸口呼,呼吸要緩慢均勻,以自然為度,不可憋氣鼓氣。呼吸次數及時間可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導引吐納可以使臟腑經絡氣血流暢,有養生祛病的作用。

如果體內的津液虧耗過多,就會致使氣血兩損;氣血虧損,同樣也可致使津液不足。津液的增多與減少,能直接影響體內的陰陽平衡,疾病也會由此而生。如發高燒的病人會出汗過多及胃腸疾患者大吐大瀉太過,都會因損傷津液而導致氣血虧損。所以中醫自古就有「保津即保血,養血即可生津」的養生說。

張仲景認為,津液主要有三種功能:一是有固守機體、防禦病邪入侵的功能;因為津液是人體陽明經的主要正氣,津液足則陽明固,而外邪無法侵入。二是在病邪侵入人體後,津液能驅逐病邪,阻攔病邪的侵入勢頭;三是津液可以修復由病邪造成的損傷,調和失衡的陰陽二氣。

張仲景的觀點強調了津液的重要性。津,口液也。陸佃《埤雅·芥》中曰:「今人望梅生津。」津液為人體流質,指血液、汗液、唾液、淚液等而言,日常中則習慣專指唾液為津液。

中醫認為,津屬陽,主表;液屬陰,亦稱陰液。津液與血、汗、小便、淚、涕、唾等都有密切關係。津液在經脈(經絡、脈管)內,即為血液,故有「津血同源」之說。津液可轉變為汗,可轉變為小便,也可轉變為唾液或淚液,如悲傷時號啕大哭之後,便會感覺口乾舌燥,此時就是津液已經大傷。

當人體津液不足時,就會出現口乾口渴、咽喉乾燥等癥狀,這些現象都是由於傷了津液而出現。即使不在炎熱的夏季,出汗過多,也很容易出現上述癥狀。這時,可以用玄麥桔甘湯(玄參、麥冬、桔梗、炙甘草各等量)沏水代茶飲用,可清熱生津。

津液源於飲食水谷,並通過脾、胃、小腸、大腸等消化吸收飲食水谷中的水分和營養而生成,張仲景就在《傷寒論》提出「保胃氣,存津液」的養生原則,傳統養生中還有「漱津咽唾」的方法。在一部養生名著中就提到「津液頻生在舌端,尋常漱咽下丹田。於中暢美無凝滯,百日功靈可駐顏」,就是說每天堅持吞唾液,百日後就可使人容顏潤澤。

下面我們具體說一下四季的津液養生之道:

春季屬陽,天氣乾燥,應常吞口中津液,並保證水分的足量攝入。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