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痰濕體質——祛痰除濕消脂 第二章 痰濕體質:清淡微溫食物,化痰降濁暢氣血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是孔子《論語·鄉黨》中的話,但從營養學的角度分析,這句話是站不住腳的。我們不僅不能「食不厭精」,還要多食粗糧,這是預防疾病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對於痰濕體質的人來說,正是太多的細糧造成了體內的痰濕,要想改變體質,必須要逆向而行。

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很多人已經習慣了大魚大肉、精米白面,豈不知,在你吃這些精細食物的同時,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等富貴病也會追隨而來。所以,我們不如換換口味,吃適量的粗糧。那麼哪些食物稱得上粗糧呢?

玉米、小米、紅米、紫米、高粱、大麥、燕麥、蕎麥等都屬於粗糧。除了這些穀物,還有很多豆類,比如黃豆、綠豆、紅豆、黑豆、芸豆、蠶豆等;另外,像紅薯、土豆、山藥,也屬於粗糧。有些蔬菜比如芹菜、韭菜,也都富含豐富的膳食纖維。

「粗糧」吃起來粗,可營養上一點都不比細糧差。比如,蕎麥含有的賴氨酸是小麥的3倍。最可貴的是蕎麥粉還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無論熱量還是營養豐富程度,蕎麥都高於小麥。再比如,小米中的胡蘿蔔素、B族維生素含量非常高;紅薯里有大量的鐵和鈣;豌豆、綠豆、紅小豆里則有大量的氨基酸以及磷等微量元素。

適當吃粗糧有利於排便和減肥,然而,什麼東西都過猶不及,吃多了也不是件好事。吃過多的粗糧,不僅對消化系統不利,還有其他一些負面的影響。

因此,吃粗糧要適量、合理。粗糧和細糧搭配能最好地發揮它們的作用。但是要注意的是,有些人也不宜吃粗糧:

(1)胃腸功能差的人。老人和小孩的胃腸功能較弱,太多的食物纖維會對他們的胃腸產生很大的負擔。

(2)缺鈣、鐵等元素的人。粗糧里含有植酸和食物纖維,它們結合形成沉澱,阻礙人體對礦物質的吸收,影響腸道內礦物質的代謝平衡。

(3)患消化系統疾病的人。如果患有肝硬化合併食道靜脈曲張或胃潰瘍,進食大量的粗糧易引起靜脈破裂出血和潰瘍出血。

(4)免疫力低下的人。如果每天攝入的纖維素超過50克,會使人的蛋白質補充受阻、脂肪利用率降低,造成骨骼、心臟、血液等臟器功能的損害,降低人體的免疫能力。

穀物不僅承載了無數人的生命,還有著非凡的養生保健價值。許多長壽之人,也是靠這些看似平凡的食物健康活到天年的。那麼,哪些穀物是對身體有益處的呢?

稻米煮粥可補脾、益胃、清肺。其米湯可以養氣、養陽、潤燥,有助於消化和促進脂肪的吸收,用米湯給嬰兒沖米粉是不錯的育兒方法。

小米粥是當之無愧的「代參湯」,它有滋陰養血的功效,許多產婦產後都吃小米粥來恢複體力。此外,小米可防治消化不良,也是老人和病人的絕佳補品。民間常將小米同桂圓煮粥,再加入紅糖,空腹食用,可補血養心、安神益智,對心脾虛弱、氣血不足、失眠健忘、驚悸等症有治療作用。

粳米具有調和五臟等作用。取粳米熬粥成乳汁狀,餵養初生嬰兒,可開胃助食,此粥也適用於脾胃不好的老年人。

小麥是北方人的主食,具有安心養神、去煩躁的作用。可將小麥洗凈,加水煮熟後將麥粒撈出取汁,再加入粳米、大棗等量煮熟,此粥有健脾養胃的作用。

玉米是全世界公認的「黃金作物」,常吃玉米可加速致癌物質和其他毒物的排出,還能延緩衰老,降低血清膽固醇,抗眼睛老化,增強記憶力。

蕎麥是自然的「消炎糧食」,用蕎麥粉反覆塗敷可以治療痘瘡潰爛。用苦蕎麥皮、黑豆皮、綠豆皮做枕芯,可以健腦明目,有促進睡眠的作用。

大豆是人們不可缺少的長壽食品。除了平時多吃豆製品,還可將大豆研碎塗在瘡腫處,有一定療效。將其煮成汁喝,能除邪毒並能治水腫。把大豆炒黑再放入酒中飲用,可治療癱瘓、口吃、產後傷風頭痛。大豆皮可治療痘瘡和眼睛昏暗、視物不清。

綠豆可謂「濟世神谷」。用綠豆粉蒸成糕食用可解酒。將綠豆粉炒成黑色,用醋調和敷在腫塊上,可治療腫毒初發。綠豆莢可有效治癒血痢。綠豆芽可解酒毒和熱毒。綠豆葉絞出的汁與醋隔水燉熱可治上吐下瀉。

高粱為「五穀之精」。將高粱米加蔥、鹽、羊肉湯,煮成粥食用,可治療陽虛盜汗。

芝麻更是強身健體的必備食物。取半湯匙黑芝麻,細嚼後吞下,每日3~5次,連用七天,對鼻出血有奇效。將黑芝麻晒乾後炒熟研碎,和粳米同煮成粥,可補肝腎、潤五臟,還可治療身體虛弱,頭暈目眩,大便乾燥、貧血等症。

對於五穀雜糧的食用方法,可謂是花樣繁多,但對於痰濕體質者來說,最好做成粥來使用。每天早晚喝一碗雜糧粥也最養身體的元氣。

1.大米粥

【材料】大米、白砂糖各適量。

【做法】將大米淘凈,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煮為稀粥服食,每日1~2劑。喜歡甜食的人,可加白糖適量同煮服食。不過切忌過甜,否則傷腎。

《本草綱目》解讀:大米性味甘、平,入脾、胃經,有補中益氣之功。以大米煮粥服食,當米爛時取其上面的濃米湯飲之,對脾胃虧虛、消化功能薄弱者尤為適宜。

2.粟米粥

【材料】粟米,大米。

【做法】將粟米、大米淘凈,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煮為稀粥服食。

《本草綱目》解讀:粟米性味甘、咸、涼,入脾、胃、腎經,有健脾和胃、補益虛損之功。《本草綱目》言其「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尤其是病人和產婦,此粥能補虛療損。

3.糯米粥

【材料】糯米。

【做法】將糯米淘凈,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煮為稀粥服食。

《本草綱目》解讀:糯米性味甘、溫,入脾、胃、肺經,有補中益氣、固表止汗之功。《本草綱目》言其「暖脾胃,止虛寒瀉痢,縮小便,收自汗,發痘瘡」,很適用於食欲不振、便溏久瀉的人。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本草綱目》言糯米「糯性黏滯難化,小兒、病人最忌之」,所以脾胃虛弱者不宜多食。

4.山藥粥

【材料】山藥、小麥麵粉,或用干山藥磨粉,蔥、姜適量,紅糖少許。

【做法】將山藥去皮,洗凈,切為薄片,搗為泥糊,放鍋中煮沸後,下小麥麵粉調勻,再放入蔥、姜及紅糖等,煮成粥糊服食,每日1劑。

《本草綱目》解讀:山藥性味甘、平,入脾、肺、腎經,有補益脾胃、益肺補腎之功。《本草綱目》言其「益腎氣,健脾胃,止瀉痢,化痰涎,潤皮毛」。山藥補而不滯,不熱不燥,能補脾氣而益胃陰,是培補脾胃而性質平和的藥物。小麥麵粉有養心除煩、健脾益腎、除熱止渴之功,適用於婦人臟燥、脾虛泄瀉、煩熱消渴等。《本草綱目》言其「生食利大腸」。

5.紅薯粥

【材料】新鮮紅薯,大米。

【做法】將紅薯洗凈,連皮切為薄片,加水與大米同煮為稀粥,待熟時,調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

《本草綱目》解讀:紅薯性味甘、平,入脾、胃、大腸經,有補益脾胃、生津止渴、通利大便之功。煮粥服食,有健脾胃、益中氣的效果。

因為紅薯粥含糖分較多,糖尿病人不宜。

豆類的營養價值非常高,我國傳統飲食講究「五穀宜為養,失豆則不良」,意思是說五穀是有營養的,但沒有豆子就會失去平衡。

現代營養學也證明,每天堅持食用豆類食品,只要兩周的時間,人體就可以減少脂肪含量,增加免疫力,降低患病的幾率。因此,很多營養學家都呼籲,用豆類食品代替一定量的肉類等動物性食品,是解決人們營養過剩引起的痰濕體質的最好方法。

豆子的種類非常多,每種所含的營養成分和營養價值都各不相同。

1.大豆:抗癌降血脂

大豆含有豐富的植物固醇。植物固醇進入人體後,在腸道與膽固醇競爭,可較多地被吸收,從而降低了人體對膽固醇的吸收。這樣,不僅可以抑制結腸癌的發生,還能防治冠心病。

另外,當人體內的膽固醇過多時,會沉積在血管壁上,使血管變硬,管腔變窄,甚至發生血管破裂或栓塞,導致中風。大豆中的磷脂可使膽固醇軟化,生成膽固醇酯。膽固醇酯不會沉積在血管壁上,從而起到降血脂作用。

由大豆製成的豆漿還是牛奶的最好替代品。有些人喝了牛奶會出現腹脹、腸鳴和腹瀉。這是因為牛奶中含有乳糖,而這些人體內缺乏分解乳糖的乳糖酶,因此出現「乳糖不耐受」現象。而豆漿不含乳糖,且大豆中有40%的優質蛋白質,18%的脂肪(其中以有益人體健康的不飽和脂肪酸為主),還含有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所以說,不習慣喝牛奶的人可以用豆漿來代替。

2.豇豆:健脾和胃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