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探古尋今,解密中國人的九種體質 第二章 體質是由先天稟賦加後天修養而成

薯條、麻辣燙、羊肉串、狗肉煲……在某些人口中是美味佳肴,可在另一些人口中卻如同「砒霜」,會給身體帶來諸多不適。《傷寒賦》中也有這樣的記載:「桂枝下咽,陽盛則斃。承氣入胃,陰盛則亡。」意思是說陽盛之人如果誤服了桂枝這樣的熱葯,就有可能造成危險;而陰盛之人如果誤服了大承氣這樣的寒葯,也可能導致惡果出現。

同樣的食物或藥材緣何在不同人身上有如此大的反差?追根溯源是因為體質有差異。那麼,到底什麼是「體質」呢?所謂「體質」,就是指機體素質,是指人體秉承先天(指父母)遺傳、受後天多種因素影響,所形成的與自然、社會環境相適應的功能和形態上相對穩定的固有特性。它反映機體內陰陽運動形式的特殊性,這種特殊性由臟腑盛衰所決定,並以氣血為基礎。

體質的形成是機體內外環境多種複雜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主要有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兩個方面,並與性別、年齡、地理環境等因素有關。

1.先天因素

在體質形成過程中,先天因素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先天因素,又稱稟賦,是指小兒出生以前在母體內所稟受的一切特徵。中醫學所說的先天因素,既包括父母雙方所賦予的遺傳性,又包括子代在母體內發育過程中的營養狀態,以及母體在此期間所給予的種種影響。同時,父方的元氣盛衰、營養狀況、生活方式、精神因素等都直接影響著「父精」的質量,從而也會影響到子代稟賦的強弱。

但是,先天因素、遺傳性狀只對體質的發展提供了可能性,而體質強弱的現實性,則賴於後天環境、營養和身體鍛煉等。

2.後天因素

人的體質在一生中並非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在後天各種因素的影響下變化著的。良好的生活環境,合理的飲食、起居,穩定的心理情緒,可以增強體質,促進身心健康。反之則會使體質衰弱,甚至導致疾病。隨著人類物質生活及文化生活的不斷改善,人們對於健康和長壽的要求變得日益迫切。因此,如何保養體質越來越成為人們關心的課題。改善後天體質形成的條件,可以彌補先天稟賦之不足,從而達到以後天養先天,使弱者變強而強者更強的目的。

(1)飲食營養:飲食營養是決定體質強弱的重要因素。合理的膳食結構,科學的飲食習慣,保持適當的營養水平,對維護和增強體質有很大影響。由於人的體質不同,其對營養物質的新陳代謝功能也不一樣。因此,科學、合理的飲食營養應包含必需和適當兩層含義。長期營養不良或低下,或營養不當,以及偏食、偏嗜等都會使體內某些成分發生變化,從而影響體質,乃至於引起疾病。《內經》中曾多次談到飲食偏嗜對機體的危害。諸如「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膏粱之變,足生大丁」,以及五味偏嗜會引起人體臟氣偏盛偏衰而產生病變等。

(2)勞動和運動:勞動的性質和條件,對人們的體質強弱有著深刻的影響。勞動一般分為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兩大類。在現代社會,隨著科學技術的高度發展,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關係也越來越密不可分。勞逸適度,勞而不倦,可增強體質。一般來說,適當的體力勞動對體質的增強有積極的作用。但是,過於繁重的體力勞動,在嚴重污染環境下的體力勞動,精神情緒經常處於緊張狀態下的勞動,操作分工過細,促使身體局部片面發展的勞動等等,對人的體質都將產生不利影響。反之,過度安逸又可使機體氣血運行遲緩,氣機阻滯,臟腑功能減弱,正氣不足,而致體質虛弱多病。故當有勞有逸,勞逸適度。

(3)年齡:年齡也是影響體質的重要因素之一。人體的結構、機能與代謝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規律性的變化。

這裡應當強調兩個環節,一是青春期,二是更年期。以性成熟過程為特徵的青春期是人體內機能、代謝與結構急劇變化的時期,是人生中第一個轉折時期,體內各種生理活動進行著整體性的調整。更年期則是從成年期轉入老年期,全身各系統的功能與結構漸進性衰退的過渡階段,是一生中第二個轉折時期。若能處理好這兩個時期,則可達到強身健體,延緩衰老的目的。

(4)性別:男為陽,女為陰。男性多稟陽剛之氣,體魄健壯魁梧;女性多具陰柔之質,體形小巧苗條。

除此之外,影響人們體質的還有地理環境和心理等因素,這部分內容會在後面的章節專門講解。

我們注意到,在同樣的環境和條件下,猝然遇到外邪,有的人生病,有的人則不生病,這是為什麼呢?《黃帝內經》認為,這種現象與體質的強弱有關。在《靈樞·壽夭剛柔》中曾講道:「人之生也,有剛有柔,有弱有強,有短有長,有陰有陽」,意思是說,人生在世,由於各人稟賦不同,性格有剛強、柔弱之分,體質有強壯、瘦弱之別,身形有長、短之分,體質及生理功能活動有偏陰、偏陽之別。

我們可以這樣描述體質與疾病的關係:病是一張畫面上的特異性圖像,或稱「花樣」,而體質是畫面後的「底色」。換句話,病是「前景」,體質是「背景」。各種特異性病變這個「前景」的「時空花樣」,是在體質因素這個背景的基礎上發生的,兩者相互影響。

體質對疾病發生的根本影響有兩個方面,一是影響到疾病是否發生,一是影響到所發生疾病的性質(證候)。因為體質是機體固有的一種特性,它在發病前就已存在,它直接導致了疾病的發生,在所發生的疾病狀態中體質的影響就像影子一樣時刻跟隨著疾病,並滲透在整個疾病中,所以體質是疾病發生所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是一切疾病發生的基礎。

一般地說,體質強健的人是不易發生疾病的。但是,這種「強健」總是相對的。因為真正完美無缺的體質幾乎是不存在的,即使是所謂「陰陽和平」體質,也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作為一個常人,最好的體質也只是少病而不是無病。所謂「少病」,就是說在大多數情形下可以不病,而在某一特定的條件下必然會發病。也就是說,人群中的個體將因其體質類型的不同,在各自特定條件下發病。這樣就形成了不同體質類型對不同疾病的易感性的差異。陰虛或偏熱體質的人易受溫熱之邪而生陽熱病證,陽虛或偏寒體質的人易受寒濕之邪而生陰寒病證,等等,這已是眾所周知的事實。傷寒與溫病是兩類性質不同的疾病,其實就是不同的體質類型對環境因素所做出的不同的反應而已。

不同的個體,雖然感受同一病邪,也可能發生不同性質的疾病,這也是由體質類型所決定的。為了說明不同體質類型對所發生疾病的性質的影響,中醫學提出了一個「質化」(或稱「從化」)的理論。名醫章虛谷在《外感溫熱篇》注中說:「六氣之邪,有陰陽不同,其傷人也,又隨人身之陰陽強弱變化而為病。」意思是說,不管感受何種病邪,都有一個隨著體質偏傾的性質轉化的趨向。這樣一來,體質的因素實際上就成了誘導證候形成的主導因素。

從一般意義上說,疾病的發展有向好和向壞兩種不同傾向,也是由體質因素所決定的。體質相對較強者,正氣能夠勝邪,疾病將逐步好轉痊癒;體質相對較弱者,正氣不能勝邪,邪氣若乘勢深入,疾病將變得複雜難療,預後不佳。也就是說,在疾病的走向上,體質牽著疾病的鼻子走路。

具體地說,疾病的發展可有不同的方向,中醫學敘述這一過程的理論就是關於「傳變」的學說。人體有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等不同組織器官,轉變的一般規律是病邪向相對虛弱的部位轉移,並形成新的疾病狀態。這樣,不同的體質類型(如脾虛質、腎虛質等),在初病相同的情形下可有不同的傳變形式。雖然傳變也有善惡之分,但一般以未轉狀態為單純性疾病,視為易治。所以,在臨床「既病防變」的過程中,必須首先掌握的重要信息就是病人的體質。《金匱要略》和《難經》都曾說過,肝病可以轉脾,應預先採取防範措施,也就是補脾;但是對於素體脾氣旺盛的病人,就不需要補了,這便是「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補之」理論依據。

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大致分為「南甜、北咸、東辣、西酸」,造成東西南北口味的差距原因是什麼呢?還是跟氣候和環境有關的。各地氣候不同,人們只有調整日常飲食來對應不利於身體健康的氣候。如,廣東人的湯很出名,因為廣東有夏無冬,一年四季人們就像常綠植物一樣,只有補充足夠的營養,才能維持生命的平衡。事實上,這正是由於不同的環境造成了不同的體質。

所謂「一方水土產一方物,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你在什麼地方住著,就要吃什麼地方的食物,按照這個地方的基本環境和氣候去調養身體,這樣才能達到體質的平衡。大家都知道,四川、湖南一帶的人愛吃辣,那麼他們為什麼愛吃辣呢?其實這跟他們的生活環境有很大關係。四川、湖南一帶多雨,氣候比較潮濕,而寒、濕屬於六淫,是致病的一個因素,所以得想辦法把體內的寒濕排出來。辣椒味辛性熱,能除寒濕、逐冷痹,為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