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問題與貴族精神 5

桌子是否真實的問題很容易引導我們思考一個更大的問題,更大,或許也更令人沮喪:我們生活的世界到底真不真實呢?《黑客帝國》正是在這個傳統的哲學語境里編排出來的,中國觀眾不熟悉西方的哲學傳統,所以往往把這部電影的所謂思想深度捧到了一個荒謬的高度。

其實我們本來有機會熟悉一個與之類似的哲學傳統,那就是佛學。佛學這個外來的文化,現在已經被當作中國的一種國學了,但遺憾的是,印度佛學裡那些精微縝密的哲學思辨並不曾被中國人接受多少。

印度佛學為了證明這個世界是空幻不實的(術語叫作「法空」),為了證明「我」也是空幻不實的(術語叫作「我空」),大費了一番思辨周章。人家的分析方式其實和桌子那個例子差不太多,也就是說,你如果用這種分析方式來處理那張桌子,就會發現桌子是「空」,用這種分析方式來處理你自己,就會發現你自己也是「空」。再分析下去,佛教就和西方哲學一樣也分了派別,認為諸法因緣轉生無自性的叫作「自性空」,認為世間萬物分解到最後都是不可再分的基本粒子的叫作「破析空」。所謂「四大皆空」,到底是怎麼一個「空」法,就要看你在佛教的哪個派別了。

這樣的佛學似乎也不可能對我們現實人生有什麼實際的幫助,但佛教難道不是教人「度一切苦厄」的嗎?當然沒錯,佛教是教人「度一切苦厄」「離苦得樂」,問題是佛教概念中的苦厄和我們日常語言里的苦厄含義截然不同。善男信女們求佛祖保佑自己吉祥平安、升官發財、多子多福,至少也要「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然而這些「樂」在佛祖眼裡都是「苦」,因為輪迴里的一切莫不是苦,只有擺脫輪迴的束縛才是真正的「樂」。所以,那些自性空也好,破析空也好,都是為了這個目的,教你看破自我與世界的空幻不實,從而跳出輪迴,再也不受轉生之苦。

古代的印度人很喜歡這樣的修行,因為他們地處熱帶,生活要比生長在溫帶的中國人容易得多,就算沒房子住、沒衣服穿,通常也不會凍死(印度有一個天衣派,他們的修行者到今天還堅持赤身裸體,哪怕是參加國際宗教會議),樹林里也總是有許多熱帶水果觸手可及。所以,他們會像貴族一樣有大把的「閑暇」,那麼,冥思苦想一些宇宙人生的終極問題自然就是打發閑暇時光的最佳方案。我自己就非常理解這些古代的修行者們,因為我的處境其實和他們非常相似,我很清楚像玩電遊、打麻將這些娛樂活動只適合人們在緊張的工作之餘偷閑放鬆一下身心,如果真的給你大把閑暇,你很快就會厭倦這些活動,而即便在這種時候也不會厭倦的娛樂方式恐怕只有數學和哲學,而哲學的技術門檻又顯然低於數學。

但是,中國人可不喜歡這樣的修行,而且普遍地長於感悟而不喜歡邏輯思辨,所以高級一些的修行境界就是「如魚飲水,冷暖自知」,低級一些的境界則是諸惡莫作,諸善奉行,吃齋念佛,祈福禳災。

所以佛教在今天的中國已經徹底淪為心靈雞湯了,「跳出輪迴」這個最本質的教義甚至連一些僧人也不再知曉,或者明明知道也故意避而不談。在這個問題上我是沒什麼資格說別人的,因為在最拮据的日子裡,我自己也編寫過這種連自己都不信的心靈感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