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常建的—首詩

前一個階段,每當我在輸液眾瓶威懾之下嚇得連呼吸都有點戰戰兢兢的時候,我的腦袋一躺在枕頭上,唐代詩人常建的一首詩(《題破山寺後禪院》)便浮現到我的眼前: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

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

唯餘鐘磬音。

異哉!怪哉!胡為乎來哉!我同這一首詩相別恐怕已有幾十年的時間了。哪裡會想到,它竟光臨了三○一醫院,在這裡恭候我哩。

細想起來,其中也似乎有道理。詩中的「曲徑通幽」四個字,常在文人學士的筆下出現。這代表了一種生活情趣,一種審美情趣,為西方文人所無法理解的。

中國古代沒有純粹的山水詩,我的看法是,有之自六朝始,而應以謝靈運為鼻祖。這同佛教的傳入和印度文化的影響有密切的關聯。印度的佛祖就住在靈鷲山上。在中國,到了唐代,山水詩蔚成大觀,王維的那一些山水詩遂獨步天下了。唐代許多詩人都創作山水詩。唐代以後,這個傳統繼續發展。宋代詩中也有大量的山水詩。這個愛山水詩的傳統一直存在下來,直至近現代。清新秀麗的山山水水,能在人們心中喚起心曠神怡的感情。這種感情是每一個人都需要的。更何況此時躺在病床上輸液的我呢。

2003年6月24日於三○一醫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