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輯 味國味民 蘭州馬大鬍子羊羔肉式樣

羊肉,我吃得最少。

生活在湖南,主要吃豬肉、牛肉。這次去西北前,聽妻子說那裡羊肉多,還沒做好準備就踏上了去蘭州的列車。

在蘭州,沒有親人,只有在一個網站里混的幾個文友。臨走前,在網上發了個帖子,告訴我西北行的時間和地點。王長偉兄馬上支持我。王兄是蘭州人,在城郊工作,知道我在蘭州轉車,安排了兩天的活動。並答應陪我去馬大鬍子羊羔肉店吃羊羔肉。

湖南吃羊肉只有春節多一點,其他時候是長沙大街小巷的烤羊肉串。長沙的烤羊肉串不是一塊一塊的,而是一片一片的薄片,穿在竹籤子上,像張毛邊紙。

到蘭州,那是早晨,帶著寒氣。隨王長偉兄在蘭州步行街轉了一圈,吃過馬子祿牛肉麵和杜記甜食灰豆湯、熱冬果等,在黃河堤岸上溜達一陣。時間已經十二點多,我們打車去市郊的馬大鬍子羊羔肉店吃羊羔肉。走進店內,裝飾得樸素古典,沒有現代化的華麗,卻可感受到馬大鬍子羊羔肉的歷史厚重。包廂已經沒了,大廳還有幾張空桌,我們在大廳中央坐下,透過落地玻璃,看到車坪里停滿了車輛及黃河的堤岸。

馬大鬍子羊羔肉店不僅是蘭州的百年老店,還是正宗羊羔肉的發源地。在做羊肉餐館這一塊赫赫有名,分店開到了北京、西安、西寧等地,在那一方也非常有名。馬大鬍子羊羔肉店從開店以來,就在蘭州城的郊區,生意雖然很好,卻一直沒有遷到市中心。聽人說,蘭州市區的人為了吃頓馬大鬍子羊羔肉,特意開車兩小時到市郊買剛出鍋的羊羔肉。來蘭州的許多外地客商,都知道蘭州有個馬大鬍子羊羔肉店,去那裡吃羊羔肉。

馬大鬍子羊羔肉店的羊肉是熱菜,小菜是冷盤,這是它的特色。

我們去馬大鬍子羊羔肉店吃羊肉,王長偉兄特意點了手抓羊排、紅燜羊肉、烤羊肉串。我對蘭州飲食不太了解,蘭州冷盤也不會品味,這裡就不記述了。

先上的是烤羊肉串,我驚訝的是它的肉塊之大。肉塊成方形,有一寸把見方,兩厘米厚,穿在鐵簽子上非常厚實、有分量。烤羊肉串顏色鮮紅,上面裹了一層厚厚的辣椒面,被羊肉上的汁水濕潤,光澤艷麗。辣椒面非常細膩,分布勻稱。肉塊吃在嘴裡,沒有烤焦的感覺,非常細嫩、柔軟,感覺到肉塊里的汁液流動。羊肉串的油汁慢慢地滲出,形成欲滴的油液。在馬大鬍子吃羊肉串,要趁熱,如果是冬天,就更打緊。不馬上吃,羊肉串的油汁就會凍結在盤子上,周圍結一層流下來的油脂,鮮紅的非常耀眼。

馬大鬍子羊羔肉店最有特色的是手抓羊排。手抓羊排是羊羔肉里的一絕,羊羔肉需宰殺一歲以下的羊羔,肉細嫩鮮美,羊排肉質細嫩。手抓羊排乃清真,已入鹽味,覺得味道不夠或者吃胡椒的可有椒鹽,撒在羊排上即可吃。蘭州人吃胡椒和醋,喜歡在羊排上撒點椒鹽。我也試了一塊,在羊排上撒一層薄薄的椒鹽,鹽的晶體顆粒落在羊排上,很久沒有融化,吃時羊排要香些,還能感覺到鹽粒和胡椒末的顆粒,帶著質感。吃手抓羊排,充分展現了西北人的風格,比較粗獷和大漢氣。手掌大塊的羊排,上面留著幾條刀痕,純白米黃色,羊皮皺紋道道,皮下一層薄薄的肥肉,吃時有點油膩,卻酥鬆柔軟。手抓羊排帶著甜味,沒有一點騷氣。王長偉用手抓起一塊大羊排,嘴裡塞進一半,露出半截,狼吞虎咽的樣子嚇壞了我。吃手抓羊排,可以喝點白酒解油膩。

紅燜羊肉是西北特色羊肉。羊肉大坨如雞蛋。做時先是紅燒,再來干燜。雖然塊大嚇人,卻燜得酥柔易爛。紅燜羊肉里加有洋芋粉,筷子大根的洋芋粉黃白色,彎彎曲曲地佔據肉塊的空間,非常地吸引眼球。羊肉里還點綴著幾片配色的紅辣椒,湯汁成了暗紅色的糊糊,包裹在羊肉周圍,洋溢著紅燜羊肉的香味。

吃馬大鬍子羊羔肉,得上一種八寶蓋碗茶,茶里有冰糖、桂圓、大棗,茶水微甜,可解羊肉的油膩。邊吃羊肉邊喝八寶蓋碗茶,吃飽喝足都不膩。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