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輯 川味江湖 成都土豆泥

成都人做美食,一直以精細、營養、品質著稱。我多次到四川各地漫遊,吃到非常細緻的美食,包括鴨舌、兔腰等,吃後感慨萬千。

2008年5月,在成都拜訪朱曉劍,他好友康莊請我在得意樓吃飯,吃到一道非常有四川特色的美食——土豆泥,讓我感慨甚多,懷念起我近些年來在西北、西南一帶走過的許許多多的地方。不管是我走過的西北,陝西、甘肅、青海、新疆,土豆都是當地人民的主食,被做成各種各種美味可口的食品;還是我走過的西南,雲南、貴州、重慶、四川,土豆是當地的主要糧食,做成非常有特色的美食端上餐桌,深受老百姓喜愛。

2010年夏,我到昆明旅遊,吃到昆明地道的洋芋飯、脆皮土豆、土豆絲餅等土豆美食,很是幸福。2009年,我到重慶出差,在街頭小巷看到儘是賣土豆泥的身影,一個大平底鍋里堆著滿滿的土豆,發出滋滋的聲音,土豆香味蔓延開去,路上行人垂涎不止,很多饞嘴女孩,端碗土豆泥邊吃邊逛,把土豆泥當零食或正餐。我去吃宵夜,土豆泥也是夜宵攤上的主角。

四川人愛吃土豆,更是多姿多態,層出不窮。我走遍了大半個四川省,吃到了無以計數的土豆美食。在四川農村,家家戶戶曬土豆片、土豆坨坨。晒乾的土豆片炸著吃,炸成金黃色,撒點白糖或鹽、味精、胡椒面、辣椒面,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農民最普遍的做法是用土豆燉肉吃,把土豆作為肉的配菜,連紅燒肉里都是土豆。

土豆進入成都這樣的都市之後,改變了農村的吃法,走上了川菜大道,開始變幻無窮,精細加工。我知道的有炸土豆、土豆絲餅、土豆蘸豆瓣醬、土豆回鍋、土豆泥等數十個品種,成為川菜大軍的一支奇葩。

我曾去過四川宜賓縣,有一個高場鎮,那裡的土壤和氣候非常適宜土豆的種植,產量極高。20世紀90年代初,高場鎮的土豆種植面積就近萬畝,年產鮮土豆萬餘噸,直銷重慶、成都。現在,那裡是土豆種植的天堂,漫山遍野都是土豆。

土豆泥是成都的一道傳統名菜,原料簡單,製作精細,很受食客歡迎。我走遍了大半個中國,很少吃到像成都土豆泥這樣美味的土豆食品。我是個土豆愛好者,對土豆情有獨鍾,吃過不少土豆食品,也喜歡一些新鮮的土豆食物,滿足我的味覺。

做土豆泥,主料是土豆。新鮮土豆在洗凈後,皮就在簸箕中颳去,只要上鍋蒸熟、蒸透,碾成泥狀,就完成了原料加工。土豆泥主要講究細膩,不允許有任何粗顆粒存在。很多飯店都用機器碾磨,真正的土豆泥要用純手工擂碎,擂的時間越長,就會有糯性和稠性,吃起來口感細膩、黏稠,也可以避免土豆本身的味道和營養流失。

土豆富含蛋白質,優於大豆,接近動物蛋白。產生熱量較低,多吃可以減肥。還有和胃、調中、健脾、益氣的作用,對胃潰瘍、習慣性便秘、熱咳及皮膚濕疹有治療功效。

土豆泥需加入雞肉丁、火腿丁、青豌豆、胡蘿蔔丁、薑末做作料,輔以鹽、雞湯、料酒等調味。這些配料在製作過程中有嚴格的要求,首先要把雞肉、青豌豆、胡蘿蔔煮熟;其次是要把雞肉、火腿、胡蘿蔔、姜切成細末或者小顆粒,成青豌豆大小的丁狀;再與土豆泥加雞湯一起熬煮,煮到土豆泥黏稠成一團,挑撥很有糯性為止。吃起來才有萬味融於其中,糯如糯米團的感覺。

成都的土豆泥,在味覺上感覺最強的是加入了涪陵酸菜,吃時稍微帶點酸味,再加上火腿丁、青豌豆、胡蘿蔔丁的顆粒質感,軟中有硬,細膩與粗糙搭配,吃的時候才會細細尋覓、品味土豆泥的味道,辨別各種味道的本源,更增加了情趣。

成都的父母,有的為嬰兒做土豆泥,在其中加入豬肉、豬肝,把豬肉、豬肝搗成泥狀,吃起來很軟很香,很營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