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的軟飯 銷魂的舌之味

張愛玲是民國時著名才女,一句「出名要趁早」成為指點此後歷代才女的金玉良言。

男人心中的理想女人有幾個標準是共通的——所謂上得廳堂,下得廚房。以此衡量,張愛玲絕對算是優秀女人,除了這兩條,她還多一條「寫得好文章」。

張愛玲文章寫得好早有定論,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的一波波「張熱」便是明證,我不想再湊熱鬧。作為一個資深吃貨,我關心的是張愛玲文字間散發的陣陣飯香和一道道可口的小菜。

與其他作家相比,張愛玲作品中寫吃的篇幅更多,也更細緻,有時候甚至會詳細地記敘菜的做法。單從這個細節看,我就願意引張才女為吃貨同類。再讀起她的文章,也多了幾分親切。

張愛玲關於吃的系統論述主要是一篇名為《談吃與畫餅充饑》的長文,提到童年在天津時吃到的各種美味。

其中一道是鴨舌小蘿蔔湯。對於這道童年美味,張愛玲的描述很有趣味:「咬住鴨舌頭根上的一隻小扁骨頭,往外一抽抽出來,像拔鞋拔……湯里的鴨舌頭淡白色,非常清腴嫩滑。」

這段短短的文字可謂精彩,色香味俱全,細緻入微,只有真正的吃家才能體會得到其中的味道。

鴨舌的味道往往柔糯帶彈,很多吃貨都非常喜歡,而且正如張愛玲所說「清腴嫩滑」的鴨舌,吃起來很有些像男女之間接吻的感覺,頗有銷魂味道。

我本人也是鴨舌愛好者,吃的方式也與張愛玲描寫得很像,吃的時候也未免有些旖旎的想像:張愛玲後來再吃鴨舌時,會不會想到她與胡蘭成的擁吻呢?

鴨舌算是下水,雖然美味,但始終難登大雅之堂。我遍查了很多民國時期的菜單和宴會資料,像北京的八大樓、八大居菜譜中,幾乎沒有鴨舌的蹤影,倒是常見鴨肝做的菜式。在這一點上,同屬下水,鴨舌的地位就遠不如鴨肝了。

而鴨肝之所以能登上檯面,位列宴席正菜,我想還主要是沾了她的大姨媽「鵝肝」的光。鵝肝是西方菜式中的頂級食材,名貴得緊,在民國西風勁吹的時代,靠著這位風光的洋親戚,鴨肝自然也就被抬高了身價。

鴨舌有濃重的江湖氣質,被國人廣泛接受,還是近二十多年來的事情。20世紀90年代,國內興起「三國熱」,這也吹到了美食界,大廚們創製了很多「三國菜」,其中有一道「舌戰群儒」就是用鴨舌為主料。

這道菜用鴨舌可謂得當,因為張愛玲就說過:「鴨子真是長舌婦,怪不得它們人矮聲高,『嘎嘎嘎嘎』叫得那麼響。」

主料

鴨舌兩百五十克,鮮銀魚一百五十克,口蘑十個。

調料

雞油六克,鹽五克,味精四克,料酒五克,高湯一千克,胡椒粉兩克,薑片十五克,蔥段十克。

製法

1.鴨舌下開水鍋燙二十秒洗凈,銀魚洗凈,口蘑切梳子花刀。

2.鴨舌、銀魚、口蘑分別焯水待用。

3.鴨舌加姜、蔥、料酒、鹽,上籠旺火蒸五分鐘至入味取出,擺入小碗中,加入口蘑、鹽、味精調味,上籠旺火蒸十分鐘取出,翻扣碗中。

4.鍋中放入高湯、料酒,下銀魚煮熟,加入鹽、味精調味,倒入盛鴨舌的碗中,淋雞油,撒上胡椒粉即成。

說到鴨舌,繞不過北京著名的全聚德。全聚德以烤鴨馳名世界,但他們對鴨的利用不止於鴨肉,也包括鴨掌、鴨肝、鴨舌等。

我有收藏菜譜的愛好,手上有本1982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全聚德名菜譜》,其中有幾道鴨舌的名菜:水晶鴨舌、雲片鴨舌、葵花鴨舌、牡蠣竹蓀鴨舌湯。

光看名字,這幾道菜已經足夠精彩。與全聚德這幾道菜相比,張愛玲的鴨舌小蘿蔔湯只能算是小菜一碟了。

但遺憾的是,去吃過不下三家的全聚德,始終沒能吃上這菜譜上的「鴨舌菜」,這不能不讓人遺憾。

借著這個小小的遺憾,這裡多說兩句,說給全聚德,也說給中國當下的美食界——現在的餐飲兩極分化,要麼拚命搞江湖菜系,跟風追潮;要麼拚命學西方趕時髦。而在傳統美食的復原和繼承方面,搞得很差,丟掉了很多傳統的東西及經典菜式。

我一向的觀點是,「真正的美食美味是小眾的。」這種小眾不在於價格的高低,而在於是否沿用了當地自然的食材及古法製作。我把這個觀點總結成一句話:美食在當地,當地在民間,民間在家庭。

鴨舌雖不登大雅之堂,但深得很多吃家鍾情。清人童岳薦的《調鼎集》中也記錄了不少鴨舌菜:糟鴨舌、白煮鴨舌,風鴨舌、煨鴨舌等共八款。其中煨鴨舌做法是:以鴨舌配鴨皮、火腿片,加蔥、鹽、酒釀(醪糟)文火煨制。光從食材的搭配上,就可以想像這道菜的美味,酒釀可去腥增香,而火腿片則可以讓鴨舌的味道更加醇厚爽滑,很值得我們借鑒複製。

鴨舌一般的做法是煮、鹵,還有就是燒、燴。我曾經嘗試做過比較特別的處理方式,即用做臘肉的方式處理鴨舌做成臘鴨舌,還用過甜麵醬醬鴨舌。把肉用臘的方式處理往往能讓味道更加厚重,口感也更韌彈。臘鴨舌是用柏枝、花生殼、核桃殼等燒火煙熏的,幹了之後很像一個小蟲子。吃的時候要先用溫水發漲,然後煮熟。上桌之後是少有的民間美味,不少朋友吃了連聲叫好,但也同時紛紛問,這是什麼東西——他們已經認不出來那是鴨舌了。

其實不止是鴨舌,很多動物的舌頭——雞鴨豬牛羊,都是超級美味,袁枚的《隨園食單》中就收錄有牛舌。舌這種食材,肉質細膩富有彈性,口感介乎於肥瘦之間,很容易就俘獲很多人的味蕾。吃的時候口感嫩滑,讓人聯想起銷魂的愛情之舌,才氣橫溢的「三寸不爛之舌」,更有別樣體味。

因為特別鍾愛「舌」的銷魂味道,我每年都會做不少臘豬舌、臘牛舌等煮香入味上桌,再與幾位好友一起分享,配上私家釀製的「二毛紅」酒,非常快意。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