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達夫的下酒菜 銷魂西施舌

他稱蚌肉是「神品」,並推斷這是否就是《閩小紀》里所說的西施舌。他還舉出一個故事來旁證,說有一位海軍當局者,老母病劇,頗思鄉味。雖遠在千里外,仍欲得一蚌肉,以解死前一刻的渴慕,部長純孝,就以飛機運蚌肉至都。

面對美食,吃貨郁達夫自然不客氣,大吃特吃。他自己寫道:「我這一回趕上福州,正及蚌肉上市的時候,所以紅燒白煮,吃盡了幾百個蚌,總算也是此生的豪舉,特筆記此,聊志口福。」

實際上,郁達夫吃到的蚌肉並不是西施舌。這也難怪郁達夫,很多人都常把文蛤等蚌類與西施舌弄混。西施舌的最大特徵是「殼長約為殼寬的兩倍」,西施舌的斧足長似人舌,雪白鮮嫩,絕非文蛤類所能比擬。

對於西施舌這種美食,早在宋代就有記載了。宋人胡仔在《苕溪漁隱叢話》中說:「福州嶺口有蛤屬,號西施乳,極甘脆。」清代周亮工在《閩小紀》中誇:「閩中海錯,西施舌當列為神品。」李漁《閑情偶寄》也說:「海錯之至美,人所艷羨而不得食者,為閩之西施舌。」

西施舌的常見做法是做湯,閩菜中有炒西施舌、油條西施舌、汆湯西施舌等菜式。

而郁達夫提到的海蚌,迄今也還是閩菜的代表菜,現在叫做雞湯汆海蚌。其做法是將母雞宰殺凈,斬成塊,將豬瘦肉切成片,加水,上蒸籠兩小時取出,揀去肉片,雞湯用乾淨的紗布濾凈待用,海蚌洗凈,料酒略腌,雞湯煮熱,海蚌肉加入,加白醬油,調味出鍋。

從整個操作手法上看,這道菜特別出彩的,是用很燙的雞湯燙熟海蚌,最大限度保持了海蚌的鮮味,加上雞湯的醇厚,入口肯定是極具征服力的。

海蚌還有很多做法,我收藏的一本1982年出版的《中國名菜譜·福建》中除了雞湯汆海蚌之外,還有粟米煨海蚌。這讓我想起現在酒店中高檔菜的小米煨海參,起源實際上很早,並不是現在的發明。菜譜中還記錄一款非常有福建特色的糟汁汆海蚌。可見,海蚌製作的豐富性,在閩菜中確是非常突出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