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一·美味珍饈 閑話嶺南粥品

中國有一句老話說:「吃在廣州。」因為廣東是最早的對外通商口岸,省垣華洋雜處,舳艫雲集,豪商巨賈,囊囊充盈,口腹恣饗。所出菜式,自然精緻細膩,力求花樣翻新。調羹之妙,易牙難傳,要說南嶺風味,足堪味壓江南,也不為過。

我們撇開華筵盛饌不談,就拿廣東粥品來說,就夠我們恣饗咀嚼半天的了。

廣東粥約分兩大類。一是「白粥」,又叫「明火白粥」,要用瓦制牛頭煲來煮。這種容器是圓桶形的,有一尺七八寸高,圓徑七寸,煮的時候用井水大火煲三小時,米粒都溶化了,加一點精鹽,再佐以油條送粥,清爽宜人。另外講究點兒的在水米翻滾之前,加入腐竹、白果,每隔十分八分鐘攪動一次,起鍋加上一小匙花生油,炒一盤龍門粉佐粥,那就更妙了。南海詩人何秀棣,在他的《瘦園詩草》中,有一首七絕:「玉樓銀絲品自佳,功調水濟味偏諧;何須寒食闕蕭賣,早起香風遍六街。」就是詠啜粥之作。

一是「齋粥」。是在白粥翻滾後,加上豬骨頭、於貝、大地魚同煮,用來做及第粥、魚蝦粥、雞鴨粥的粥底子。名為齋粥,其實是大葷,當初為什麼取名齋粥,實在令人莫測高深。

雞鴨粥就有好多種,有雞片粥、雞珠粥、鮮鴨粥、燒鴨粥、金銀鴨粥(鮮鴨燒鴨並用)。

魚粥有魚片粥、魚丸粥、魚頭粥,所有鱸、鯇、鯖、鯿、石斑、紫鮑只要刺粗肉細、鮮嫩少腥,都可入粥。聽說早年順德紫竹林酒家,有鯨魚腸肚、鯨魚肝膏粥,廣州吳連記有鯨魚及第粥。那些屬於魚粥別裁,當年梁均默(寒操)兄曾經吃過,並且給吳連記寫了一張「餷粥恣啜,味勝椒漿」小條幅,以彰其美。到了民國二十四年以後,大概世界限制捕鯨,來源困難,在廣州就不容易吃到鯨魚粥了。

蝦粥正宗做法,是將明蝦切成薄片用滾粥燙熱的,不過廣東明蝦肉質不及渤海灣的對蝦細嫩。我覺礙要吃蝦粥反而是軟殼小蝦仁來得明透鮮美。

在廣東,吃及第粥也很普遍,名堂更多得不可勝數。在粥里加豬肉丸、豬肝、豬粉腸叫三及第,加青魚、腰果、豬心叫五彩及第、七星及第,加牛身上材料叫牛及第,加魚是魚及第,加蝦是蝦及第。總之,廣東吃粥,花樣繁多,真是一時說之不盡。

有一年我到新疆,住在迪化省府招待所。一天管理員跟我說:「您府上三代跟廣東都有淵源,今天早上特地準備一鍋廣東的梁公粥給您嘗嘗。在西北,魚龍蝦鳳,吃魚粥材料比較困難,吃梁公粥味道可能還不輸嶺南風味呢!」粥一上桌,敢情是雜粥,作料還相當齊全,蔥花、醬薑絲、芫荽、胡椒粉、油條、薄脆無一不備。雞肉燉得糜爛,切絲留皮去骨,香美如油,塞上得此,堪稱細味異品了。

我問管理員,既然是雞粥,為什麼要叫粱公粥呢?他說:「這種粥是前幾年梁寒操先生指導省府大廚房做的,朱一民將軍主持省政認為可以仿效,並且命名『梁公粥』。南賓西來,我們會準備一餐來招待,吃過的人人讚美,所以成了迪化省府名點了。」

新疆在清代有左文襄的左公粥,到了民國又有均默的梁公粥,均默兄美食之名,傳到新疆來了。渡海來台,因為彼此都是好啖成性,自然時共宴席,偶然間談到梁公粥,他說:「我只告訴他們雞粥的正宗做法,他們覺得好吃便把雞粥改成梁公粥了。倒是順德縣屬有個叫容奇的小鄉鎮有一種粥,叫貓公粥,是把老的公貓連骨煮粥,那比梁公粥更腴美甘鮮呢!」

我雖好啖,可是貓狗猴鼠一類動物,儘管鼎俎炙臘,我是概不沾唇。在廣東談吃,真是五花八門無所不包,象肉千味,味各不同,等有機會再慢慢地談吧!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