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一·美味珍饈 山西麵食花樣多

一般人都說北方人喜歡吃面,南方人喜歡吃飯,因為南方人一向以麵食當點心,偶或吃一頓面飯,老像沒吃飽似的。其實北方一般人生活比較樸實,除了大富大貴人家,中等以下人家並不是頓頓吃洋白面,差不離兒總要搭幾頓雜糧當主食呢!

有人認為北平人愛吃,嘴又饞,大概做麵食,北平花樣最多了。筆者雖然是北平人,絕不隨便往臉上貼金,講究麵食花樣多,什麼地方也蓋不過山西省去。

早年舍間跟山西票莊恆和、恆肇等「四大恆」都有往來,筆者受業恩師閻蔭桐夫子是祁縣世家,後來又追隨太谷孔庸之先生多年,所以對山西珍餚美味粗細麵食,雖不能說無不備嘗,可也吃過十之七八。有人說:「山西手巧的家庭主婦,能做出七十二種不同滋味的麵食來。」此話或許有點誇大,筆者吃過而叫不出名堂來的就有十多種,那是一點也不假的。有幾位山西朋友說,把晉北各縣麵食花樣都說出來,豈止七十二樣,恐怕一百還要出頭呢!

山西因地形關係,分為南、北、中三路。北路大同一帶,以燕麥高粱為主食;中路太原榆次一帶,以小麥、豆面、蕎面為主食;南路臨汾一帶氣溫高,日照多,年可兩熟,所以大半就都吃白面了。北路最普遍的食物叫「犒勞」。犒勞的做法,是把揉好的燕麥面,放在硬石板上又摔又揉,等面醒透溜開,用手一壓一搓,把面捲成實心春卷形,放在蒸籠里蒸,拿出來放在碗里搿碎,澆上濃厚的羊肉湯來吃。燕麥最能抗寒耐飢,加上醇厚肥腴的羊肉,當然更能耐時候了。大同地近塞北,戍卒換班回家,家人備餐,此為無上珍食,所以叫做犒勞。後來有人寫成「栲栳」,那是不知這段來龍去脈而寫出來的。

北平人懂得吃刀削麵,始於閻百川晉軍勢力進入北平。北平城裡城外開了若干山西飯館,而且都添上女招待,刀削麵從此在北平才大行其道。當時北平隆福寺「灶溫」的過油肉、寬汁加荸薺片拌刀削麵,曾經吸引過若干當時權貴前往品嘗。我嘗過之後,確感風味不錯,曾經當著山西大德通票號任掌柜誇獎過。有一天任掌柜跟我說,讓柜上的大師傅趙頭兒表演一次,不但讓我嘗,還讓我看看真正山西太谷的刀削麵是怎麼削的。到了請客那一天,酒過三巡,他特地領我到廚房參觀趙師傅的手法。趙師傅把面揉得光而且硬,揪下一塊,大約有三斤多重,放在一個小木板上,頂在頭上,兩手各拿一把長約五寸的解手刀,刀柄彎成鐵環,套在大拇指上,左右開弓,輪番削刮,削下的都是三寸左右、薄薄三棱形麵條。煮熟拌好作料,吃到嘴裡光滑腴潤,而且有咬勁。比灶溫的刀削麵,又高明多了。

「貓耳朵」也是山西出色麵食之一。在北平時,有幾位山西朋友,喜歡到前門外穆家寨吃穆大嫂炒的貓耳朵,又叫炒疙瘩。穆家寨是因穆大嫂而得名,原名廣福居。有些人力車夫,您跟他說穆家寨,大概都知道,要說廣福居,十之八九就「莫宰羊」了。

炒貓耳朵也是先要把面揉得軟硬適度,切成骰子塊兒,用大拇指以熟練的手法捻成蛤蜊殼形,然後捲起來,有如貓耳朵(現在義大利吃的蚌殼形通心粉,就是馬可·波羅在中國學了帶回義大利仿製的)。開水煮熟瀝干,把摘去頭須的綠豆芽,配上小蝦仁肉絲韭菜大火一炒,湯汁都灌入小卷之中,金齏玉膾適口充腸,跟刀削麵的滋味又完全不同。

山西朋友都認為穆大嫂炒的貓耳朵,因為腕力足,鐵勺翻得高,火力夠,加上小河蝦特別鮮,所以比在太谷祁縣吃的貓耳朵還要夠味。

平津家庭主婦大概都會做「撥魚兒」。在大碗里把匝和得較稀,用一根筷子順間隔小要著碗沿兒,撥成長條,下在鍋里,就成啦。在…西,撥得短而兩頭尖的叫「撥魚兒」,兩頭齊而且麵條比較長的叫「剔尖」,是有分別的。河北省人沒有那份手藝,只好剔尖撥魚兒不分啦。做這種面食麵首先要和得恰到好處,先師蔭桐夫子有個廚師劉順,從小就在祁縣老家執役,據說他在祁縣就是出了名的剔尖高於,他把和得略稀的面,放在平邊的瓷盤子罩,用一根筷子把面剔成細條下鍋,一口氣撥完一盤,一根長麵條中間不斷,一根面煮一鍋所謂富貴不到頭,真是神乎其技矣。

「柳葉兒」是把面擀成薄片,用刀斜切,每一根都是一頭寬一頭尖,形如柳樹葉子,把它放在鍋里煮這叫柳葉湯。北平人辦喪事如果夜裡放焰口,等焰口下台,喪家請僧道喇嘛消夜,一定都用柳葉湯,所以北平人嫌忌諱,平日沒有隨便做碗柳葉湯吃的。

「壓合落」,山西人叫河撈,其實叫壓合落才合情理。記得前幾個月姜增亮先生在報上畫過一幅「合落床子」。這種特製「床子」多半是棗木做的,架在灶上,把面和好,放在床子當中圓錐形洞中,下有鋼片鑿上漏孔,用槓桿推壓活塞,面從漏孔中被壓成細條直落鍋中,顧名思義,叫壓合落比叫河撈來得貼切。同時壓合落用豆面、蕎面等類來做比較有咬勁,順口,如果用白面來做反而不如雜糧做的擋口了。

「捻捻轉」,山西土話叫「抿蛆蛆」,用燕麥或蕎面和成麵糰從一種特製「手擠子」中壓擠下去,這種擠出的面的形狀,有點像蠶寶寶幼蟲,鬆散勁爽,用焦熘肉絲拌著吃,不但耐飢,而且爽口。所以出外短程旅行,吃了捻捻轉可以一天不餓,不過必要條件是一路飲水無缺,因為吃了捻捻轉最易叫渴,如果沒地方喝點茶水,那可就慘啦!

「拖葉兒」,是把菠菜或白菜、扁豆、茄子切絲,在麵糊里一蘸,下在高湯里煮熟來吃,既營養又實惠(尤其受老年牙齒不好的人歡迎),冬天來吃,最為落胃。據說義和拳之亂,慈禧光緒倉皇蒙塵西奔,懷來知縣吳漁川曾進過拖葉兒充饑,後太后迴鑾,想起蒙塵時饑寒交迫時吃得有滋有味,還偶或傳知壽膳房做一餐拖葉兒吃,用以警惕呢!

太谷還有一種面叫「搓搓兒」,是把面和好,不切不溜,用手把面搓成細麵條,難在又勻又快。孔庸之先生有一年帶我去參觀銘賢大學,他老人家的表弟婦,在家鄉是做麵食的高手,為了歡迎孔氏,曾經表演過一次。在以往,刀切麵條,細同一窩絲的我都吃過,像這樣用手搓得又勻又細的面,還是第一次吃到哩!尤其是用口蘑肉片勾的醋鹵,現在想起來,還饞涎欲滴念念不忘。

總而言之一句話,講做麵食,依筆者個人的體會,哪省也比不過山西去。我們外省人頂多嘗過五六十種,已經算是不得了了,據老一輩的人們說,還有一大半,我們沒嘗過哩!希望在台的晉省同胞,知道多少,就把它一一寫下來,免得這些做麵食的方法失傳。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