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成吉思汗大祭跟那達慕競技大會

農曆三月二十一日,是元朝開國之主,元太祖成吉思汗大祭之期,俗稱「三月會」,蒙古同胞都到他的陵寢祭拜,以示崇敬。民國二十三年筆者因為運冀蒙牛問題,奉財政部令派到百靈廟跟德王洽議運銷事宜,恰巧正趕上成吉思汗大祭盛典,幸獲隨同前往瞻仰。

元太祖名鐵木真,是歷史上的偉大英雄,武功顯赫,為百世之雄,諸王群臣奉為共主,尊稱成吉思汗。他在遠征西夏時候,因墜馬病死在甘肅固原的清水縣,他的陵寢,在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境內。他死在清水葬在伊金霍洛旗還有一段動人傳說:一次在遠征西夏路過伊金霍洛,馬鞍子失手落地,侍從去拾,被他阻止。他說:無故落地,事出有因。他環顧四周,認為此地有山有水有草原,是埋骨好去處,「我死之後,就以此處做伴眠之地吧!」說完就命左右就地掘土,將馬鞍子埋下去,堆成一個大土壤,命名「賽爾特勞垓」。成吉思汗駕崩,諸王按照他的遺囑,將他遺體從清水縣運到鄂爾多斯的高原伊金霍洛安葬。

這片陵園建築在林木明秀,湖水凝綠,衛以崇垣的禁地上,園陵明堂,殿宇崇閎,高約八丈有餘,分前後兩殿。跨入前殿迎面是巨幅成吉思汗畫像,這位一代天驕,目若懸珠,斐斐有光,銀髯飄胸,當年雄姿俊發、叱吒風雲的英氣,仍然令人肅然起敬。據說這幅畫像,是追隨他多年一位謀臣古拉揚特精心之作,所以特別傳神,可惜殿內不準攝影,只能供參謁者瞻謁憑弔而已。供桌上除了塗金錯銀的樽彝晷卣外,放著相傳是成吉思汗當年斬將搴旗最趁手的兵刃。兩把冷氣森森的馬刀,畫像兩邊豎立著紅纓黃杯,蒙古同胞認為神器的「蘇魯錠」(蒙古話長矛的意思)。

關於「蘇魯錠」有一個傳說:有一次成吉思汗在土拉河戰鬥中打了敗仗,當時他跪下來向上蒼乞援,霎時只見從天上飛來一支又黑又大的「蘇魯錠」,他高興萬分,伸手欲接,「蘇魯錠」卻懸在天空不下來。成吉思汗連忙立誓,日後要用一千隻綿羊祭典,這樣「蘇魯錠」才應手而落,幫助他殺出重圍。所以每年成吉思汗大祭,蒙古族入有另外用達斯門(山羊皮)祭典「蘇魯錠」的風俗,在祭典時,除了用山羊皮割成若干細絲,修補「蘇魯錠」的槍纓子外,還要唱「蘇魯錠」的祭詩。當年吳禮卿(忠信)先生主持蒙藏委員會時,曾經有人把蒙文譯成漢語,不但詞句優美,而且聲調鏘鏘,可惜事隔多年,不復省憶了。

閟宮寢殿正中並排陳列三頂黃色綢幢(蒙人叫它靈包),包內安放著成吉思汗同兩位夫人的靈柩,據說棺木是銀質,周圍嵌以黃金雕琢的圖案,並鑲珍珠寶石。靈包後有一木架,上面安放一具藻繪複雜的漆皮馬鞍子,當然也是成吉思汗生前戰馬的韁韉。由後殿穿過東西過庭,就是東西配殿。

靈宮外有一片數十畝的平坦場所,繼大祭之後,每年五月十三日在此舉行「朱勒格」禮祭典,在舉行那達慕大會朱勒格祭前,先把一匹白馬系在陵前一根金色樁子上。祭典開始用蒙古古典樂奏,按爵秩依次獻上哈達、明燈、羊肉脊背、油酥點心、葡萄酒、馬奶、鮮果、香燭各樣祭品,然後由各地來的代表,把隨身帶來的馬奶,倒在半人高的木桶里,倒滿了就象徵這一年裡牧業興旺。然後由領頭的代表,拿起勺子在木桶里盛滿一勺,朝天潑灑,那時跟在後面的人,就齊聲歡唱「豐收贊」「樂太平」歌詞,領頭代表這時正式宣布那達慕大會開始,於是賽馬、摔跤、射箭三頊蒙古傳統性公開競技陸續登場。

賽馬參加的人只限於男人,內蒙人管選手叫「鄂熱呼奈瓜熱奔」,是競技勇士的意思。在大漠中騎馬是蒙古男女老幼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凡是騎術特別精湛的健兒,就要在一年一度的大會上顯身手了。賽馬開始,一聲令下,參加比賽的人馬,像弩箭激射而出,疾風一般地卷過綠色草原,忽而揮臂加鞭,忽而鐙里藏身,技巧百出,看得人目瞪口呆,比西人賽馬那要驚險刺激多多了。最後哪位賽者取得終點紅旗,立刻被人擁簇著馬披紅、人插花,大家尊稱本年第一騎士,受到聚族的尊敬。

摔跤是蒙古人特別喜愛的一種體育活動,也是那達慕大會上主要競技項目。參加比賽的人,都要穿上「召得格」,那是一種粗布納成的坎肩,又叫褡褳(不像我們現在摔跤選手穿的短褂子,兩人一撕擄,立刻褂松帶斜),上面釘有若干金屬扣子和鋼釘,講究一鼓氣,褡褳跟身上肌肉緊得嚴絲合縫,讓對手無處摳拉。腰裡繫上牛皮板帶,下身穿色兼紅綠的短褲,足蹬短筒牛皮戰靴,又叫踢死牛。衣服上鏤金采鰈,盛飾增威,凡是穿這種衣服進場者,就被稱為「布和」,就是摔跤手。這種摔跤,不分輕重級別,願者下場,一跤摔輸,即被淘汰,如果當場傷摔斃命,布和不必賠償抵命。所以一般摔跤手都是彪形大漢體健如牛的人,才敢下場子跟人交手。出場之前,雙方互唱賽前歌詞,然後跳躍進場,表示相互謙讓,並向觀眾敬禮。摔跤是鬥力鬥智,兩者兼備的比賽,該用力時,有如雄獅搏兔,雷霆萬鈞,該用智時,應有狡兔的敏捷刁鑽,巧閃柔翻。獲勝一方,可以得到「色音布和」(勇敢的摔跋手)頭銜,再到其他地區,尋找對手比賽,如果連續獲勝,他就成為勇冠全疆,崇高榮譽的勇士了。

射箭是那達慕大會最初主要活動項目,在公元八百多年前,蒙古人聚族而居,大小部落有上百種之多,他們的經濟生活分游牧、狩獵兩種。在成吉思汗統一蒙佔後,雖然獵狩部落也逐漸轉變為游牧方式,但獵狩時期,積年累月拉弓射箭的本領,卻保留下來以防外敵侵犯,或野獸襲擊畜群。甚至於有極少數比較固執的部落,因為沒有大批的畜群,則仍依賴弓箭捉捕嚙齒類小動物來維生。由於弓箭是蒙古人生活上必不可少的武器,人們也因而尊重那些優秀神箭手,而身懷絕技的射手們,也樂於有個機會表演或比賽,顯露一下自己的技藝。,所以到民國二十四年農曆五月十三日,蒙古人視同嘉年華會的那達慕大會,射箭始終是主要項目之一。

現在雖然事隔多年,可是每逢成吉思汗祭日跟那達慕大會會期,種種熱鬧情景,就會重回腦際。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