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今文篇 正版的山寨文言文 杜甫同志的處罰決定

杜甫,男,58歲,河南鞏縣人,高中文化,曾任校工部外郎(正部級)等職。杜甫同志平時能深入基層,關心群眾疾苦,寫出了大量優秀的詩歌作品,深受各朝代國家領導人的賞識和喜愛,自宋以來,一直被尊奉為「詩聖」。但自從獲得「詩聖」這一崇高榮譽後,杜甫同志開始居功自傲,不思進取,還經常和小燕子、小甜甜等艷星在夜總會大跳霓裳脫衣舞;此外,杜甫同志還涉嫌受賄、弄虛作假、勾結黑社會等違法活動,甚至一首四行黃色小詩竟也被吵賣到10萬元——群眾反響十分強烈!!

為此,中央派出了以包青天同志為組長的007特工專案組,他們行程萬里,跨越千年,明察暗訪。如今,案情終於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現已查明:杜甫同志所犯錯誤的性質十分嚴重,其歷史可追溯到他孩提時代;而「詩聖」稱號更是由少數獨裁者精心策劃的一場大騙局,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愚弄百姓、統治人民!!

杜甫同志所犯的錯誤可歸納為以下十點:

1.少年頑劣自吹自擂

杜甫同志出身於官僚世家,其祖父杜審言是初唐著名詩人。和現在許多望子成龍的家長一樣,他們都希望小杜甫將來能出人頭地,光宗耀祖。杜甫在早年的《壯遊》詩中,曾這樣來形容自己:「往昔十四五,出入翰墨場;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脫離小時輩,結交皆老蒼」——這是一個多麼聰慧好學的孩子啊!然而,據杜甫的奶媽沈阿姨交代,小杜甫三歲才會講話,五歲方能行走,並且天性頑劣,不愛讀書!這一點,從杜甫本人的《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詩中我們也了解到,剛剛學會踉蹌走路的他,居然已能跌跌撞撞地跑到鄰居家偷看公孫大娘舞劍了;而在杜甫晚年寫的《百憂集行》詩中,他卻這樣回憶道:「憶昔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來;庭前八月梨棗樹,一日上樹能千回。」

瞧瞧!一個十四五歲的大小夥子了,還成天像個猴子似的在樹上爬來爬去偷紅棗吃,這能把書讀好嗎?看來,沈阿姨的講述是可信的!「開口詠鳳凰」真是吹大牛,還是改成「開口吹泡糖」吧;「出入翰墨場」也恐怕只是父母對他的一相情願罷了!

沈阿姨同時透露,當時杜甫家人對他並不抱什麼希望,他老爸在他八歲給取名時,乾脆給他取了個「杜甫」之名,乃諧音「豆腐」也;老媽好歹心疼兒子,於是喚之「子美」,實在是「臭美」!!

專案組進而發現,杜甫早年曾「東下故蘇台,西歸到咸陽」,但並沒有提到過泰山,因此「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詩句就不可能是他所作!

據現場筆跡鑒定,此句應該出自於杜審言之手,詩中蘊寄了一位老人對孫子的殷切期望……

2.高考作弊不擇手段

杜甫好不容易混到高中畢業後,便抵達長安參加高考了。公元746~755年,他連續10年參加考試,不僅沒有一次上榜,還落得了一個「長敗將軍」的雅號。杜甫失敗的原因說到底還是個水平問題,當時的高考不僅考場紀律比現在更嚴格,而且試題靈活多變,還出現了是非題、選擇題,最後是闡述有關絲綢之路的重要意義——這對於一直頑劣成性、死讀書且讀死書的杜甫而言,步入考場無疑就像是步入了阿里巴巴大迷宮。可是,他非但不對自身失敗原因進行認真總結,還請求政府推行「花錢買分」的現代高考模式,企圖讓那幫窮小子們一個個死光光!幸好有關當局識破了他的鬼伎倆!

為了儘早擺脫多年來一直無臉見江東父老的窘境,在自知考試無望的情況下,杜甫竟然動起了邪念。748年,韋濟上任尚書右函(教育部長),杜甫便一心想巴結他,於是備了厚禮,其中寫下了這樣大言不慚的名句:「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韋大人一看就明白這小子完全是在胡扯——既然你「下筆如有神」,那為何每次步入考場就好像是喝了迷魂湯一般呢?一怒之下便把它扔進了廢紙簍。

這次碰壁後,杜甫絞盡腦汁,又生一計。751年,他索性將僱人寫好《大禮賦》三篇直接託人交給了唐玄宗。這《大禮賦》寫得並不好,但卻頗有創意,內容類似於「長安街頭按摩房、夜總會暗訪」之類,愛好獵奇新艷的玄宗果然中計,連忙擬召旨將杜甫攬入朝中,但大唐憲法真是個嚴啊,連皇上也只能幹傻眼——這種破格錄用,還必須經宰相、大臣當場面試後方能奏效。哪知杜甫在這場關鍵的考試中還是不爭氣,除了大聲嚷嚷些「之乎者也」的陳詞濫調外,一無是處!氣得玄宗在一旁看了一刻鐘便邊搖頭邊由楊貴妃扶到後堂休息去了。

杜甫確實就像塊臭「豆腐」,但無論如何也得給皇上一點兒面子呀!於是大伙兒一嘀咕,便給了杜甫一個「右衛率府參軍」(副科級)的綠豆小官,總算把這件事給擺平了!

杜甫終於美夢成真,這下可揚眉吐氣了,瞧把他給樂的,連夜就屁顛兒屁顛兒趕回老家報喜去嘍。

3.沽名釣譽煽情作秀

杜甫同志在長安屢試不舉,而他的詩歌也寫得一塌糊塗。他詩中所表達的主旋律與所處的時代背景完全格格不入,當時所極力頌揚的是那種「大公無私、視死如歸」的大無畏革命精神,「寧為百夫長,勝做一書生」是那個時代有為青年的生動寫照。杜甫卻醉心於爭名逐利,寫的儘是些無病呻吟的朦朧詩,就像在五六十年代唱起了鄧麗君的《甜蜜蜜》一樣。因此,當時的文人學士根本就不把他放在眼裡,對他不屑一顧!詩壇大哥大王維先生甚至連拜訪的機會都不給他。

杜甫豈甘罷休,竟然仿效起了目前所流行的「作秀」戲。為了能吸引別人眼球,在上流社會擁有一席之地,他連續熬夜寫下了《飲中八仙歌》,對當時的社會名流予以諷刺。他說賀知章「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真是胡說八道,賀老再怎麼喝醉,也不至於去井底睡大覺呀,再說,他身旁畢竟還有僕人和書童。其實,杜甫的真實目的是想告他——成天喝得醉醺醺,不好好工作!再看他說李白「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李白儘管平時放蕩不堪,但皇上的話還是不敢不聽的,此外,這「酒中仙」怎麼講都要比皇帝老爺這「人中王」大些,話兒一經添油加醋再傳到皇上耳邊,李白可就要成為「鬼中仙」了。

杜甫甚至把陶淵明也不放在眼裡,在其《遣興五首》中,他這樣寫道:「陶潛避俗翁,未必能大道」;並且認為孟浩然無德無才:「吾憐孟浩然,賦詩何必多」;杜甫對從不賞識他的賀知章更是恨之入骨,雞蛋里去挑骨頭:「賀公雅吳語,在位長清狂」——暈!賀老不會講普通話竟也成了一條大罪狀,要是讓老毛知道了,一定饒不了你!!

4.貪生怕死醜化人民

唐天寶末年,「安史之亂」爆發,長安落陷。據史書記載,杜甫是在逃跑中途被叛軍抓了回來,但疑點很大,因為他當時已是朝廷命官,為何叛軍不將之拘禁,反而立即將他放了出來了呢?出來後,他正確的做法是組織人民起來進行地下鬥爭,裡應外合,痛擊敵人!但是,他的表現實在太令人失望了!

據杜甫同志交代,他當時因看不清戰爭發展形勢,過高地估計了敵人的能力,以為首都給佔領了,國家也就完了(後來的汪精衛與其相似)。於是,他從思想上開始向叛軍靠攏,為叛軍所利用,為叛軍而謳歌。

在《悲陳陶》詩中,他這樣寫道:「野曠天晴無戰聲,四萬義軍同日死;群胡歸來血洗劍,仍唱胡歌飲都市」——這血淋淋的一幕曾給敵人增添了多少的豪情和勇氣,卻令我軍戰士個個膽戰心驚!

更令人難以容忍的是,在民族存亡的關鍵時刻,杜甫同志完全喪失了一個炎黃子孫應有的尊嚴和節操,在其著名的「三吏三別」的大型史詩中,他甚至對國家的正義之戰與參加鬥爭的人民進行了無情的諷刺與批判。在《石壕吏》中,他這樣寫道:「幕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他竟將政府組織的徵兵工作說成了是去捉人,結果在抓不到人的情況下,只能有一個老太太去頂替了。請問杜甫同志,當你看著一個老太太踉踉蹌蹌也前去保家衛國時,你難道不感到愧疚嗎?!應該挺身而出的正是你啊!假如你說的這一切都是虛構的,那你寫作的目的究竟又為什麼?又究竟是在為誰而寫?!

現已查明,《石壕吏》中這位大娘的名字叫「任晚霞」,在她的三個兒子相繼為國捐軀後,守寡的媳婦又女扮男裝,奮勇殺敵;後在老人家的強烈要求下,她親赴前線,最後,一家人笑死疆場……

中華民族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但絕不懼怕任何戰爭,一旦打響,將「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我們為杜甫的懦弱而感到可恥!我們為敵人的兇殘而感到憤慨!我們為人民的無私奉獻而感到驕傲!!

5.道貌岸然口是心非

杜甫同志常以孔子為表率,逢人便談仁和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句貼在他額頭的鍍金座右銘曾不知感動了多少善良的人民!但是,一旦杜甫真的步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