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節

四○

(一七)傳票的事例——這是借用法庭的一個名詞,也叫作呼喚的事例,意思是說它能把原來不出現在當前的對象傳喚出現。這也就是說,這種事例能把不可感覺的對象變現為可感覺的對象;辦法則是借著能夠直接覺知的事物來把不能直接覺知的事物顯示出來。

一個對象之逃開人們的感官,不外出於以下幾種原因:一是由於它的距離;二是由於有中間物體隔擋;三是由於它不適於在感官上做出印象;四是由於它在量上不夠打動感官;五是沒有足夠的時間容它起作用於感官;六是由於它的感印非感官所能禁受;七是由於感官已先被其他對象所填塞,所佔據,以致沒有餘地來接納新的運動。①這些情節主要是有關於視覺,其次則有關於觸覺。因為這兩種感官之供給消息是無拘限地、所涉及的對象亦是廣泛的;至於其他三種感官則除直接於並有關於其特定對象的東西外便不能供給什麼消息。

在第一種情況中,即在一個對象因遠距之故而成為不可覺知的情況中,要想把這對象顯示到感官面前,辦法只有拿其他能夠在較遠距離外打動感官的東西與它連接起來或者來代替它。例如烽火示警,鳴鐘為號之類便是。②①弗勒指出,在上述七種情節中,第一和第四兩種初看似與門戶的事例無別。但分析培根所舉具體例子,就可看出他心目中是在分別兩種對象:在這裡,對象本身無法知道,只有借標記或朕兆才得知道;在門戶的事例中,對象本身是能夠偵察出的,只要有足夠強有力的工具。

②克欽認為這與門戶的事例無別,望遠鏡的例子亦適用於此。

弗勒則認為兩種對象有別(見前注),故於此舉電報為例。

就作者本意而言,自以弗勒之說為合。但今日電視之發明已使「對象因遠距之故而成為不可覺知的情況」根本動搖,換言之,只要有足夠強有力的工具,遠距離外的對象亦可直接被覺知而無須藉助於標記或朕兆:這樣說來,這一情況還是合於門戶的事例的。

——譯者

在第二種情況,當對象隱藏於包圍著它的間隔物體之中而又不便打開的時候,要想把它顯示到感官面前,辦法只有藉助於它露在表面的部分,或者藉助於它從內部流露出來的部分。例如人類身體的狀況可以借脈搏、便溺等等的情形而有所察知。①①「把不可感覺的對象變現為可感覺的對象」,有一個極好的事例,見於霍普金斯(Hopkins)和儒勒(Joule)新近所做一項關於判定各種質體在巨大壓力下的熔化點的實驗。把所要試驗的質體裝在一個管子里,完全看不見。事前先把一小塊磁化過的鋼放在上面,只要那東西保持為固體不化,它就被托住不墜。在器具旁邊裝置一個磁針,管內的鋼塊當然會使它產生一定度量的偏離。一到溫度達到了熔化點,那塊鋼就沉下去;而它之下沉乃是由磁針的運動表示出來的(若以現代醫學上的X光攝影為例,這又近於門戶的事例了。——譯者

)在第三和第四兩種情況,①變現的辦法適用於很多數的事物,我們在對自然進行查究中應當從一切方面尋求這種辦法。例如,空氣和元精以及其他在整個質體上是稀薄而精微的物體,顯然就是既看不見亦觸不到的。要對這類物體進行查究,我們就完全必須求助於變現的辦法。①關於第三種情況,克欽註解說,如以化學方法來偵察一些氣體便是一例;又如以一塊銀版感受日光,從而發現日光中引起化學變化的性質,這又是一個好例。

關於第四種情況,克欽以為門戶事例中所舉顯微鏡之例也適用於此。弗勒則認為不當。他說,溫度計(這是培根自己所舉的)在這裡是一個好例,而熱電氣的微變測溫器還更好些,因為這些都標示出溫度的微增,為感官所覺察不到。——譯者

舉例來說。假定所要研究的性質為被包在可觸物體之中的元精的活動與運動。我們知道,凡我們所熟識的可觸物體都含有一種看不見和觸不到的元精,好比被裹蓋在一套衣服裡面。由此就發生了元精在可觸物體中的那種奇異而有力的三重性的過程:元精如被釋放出去,它就把質體收縮和干化;如被扣留起來,它就把質體軟化和熔化;如果既非完全被釋又非完全被扣,那麼它就會對質體進行賦予形相,產生肢體,加以同化、消化、排逐和組織,以及其他類似的活動。所有這三種過程都是借著其明顯的結果而顯示到我們感官面前的。

先看第一種過程。在一切可觸的無生物體之內,被包著的元精首先要把自己繁殖起來,並可說是在攫食那些安排好和準備好以供其攫食的可觸分子,從而把後者也消化成、經營成、轉化成元精;然後它們一起逃跑出去。元精的這種經營和繁殖是借著重量減低這一結果而顯示到我們感官面前的。因為在一切乾癟過程中,量總是要減少些的;不僅原先存在於物體之內的元精的量是減少了,而且那原先是可觸而現在則有些變化的物體本身的量也減少了;因為元精是沒有重量的。且說元精的釋出或發放,這是由金屬生鏽和其他類似的腐壞過程顯示到我們感官面前的;①這過程截止在發生初步生命之前,因為那是屬於第三種過程的事。由於元精在緊密的物體當中找不到孔竅或通路可以逃出,於是不得不把可觸分子本身驅趕在前面,因而它們也就和元精一起跑出,由此就發生鏽一類的東西出來。至於在有些元精放出之後(乾癟隨之而來)而發生的可觸分子的收縮,這不僅是顯現在物體的增硬上面,而且更多地是由發生在物體上的裂縫、縮癟、皺紋、皺摺等現象來顯示到我們感官面前。例如木頭的分子是發生龜裂和癟縮;皮膚則起縐摺;尚不止此,如當元精驟然為火熱所放出的時候,分子還會發生如此急遽的收縮以致盤曲和倒捲起來。①弗勒註明,生鏽是由於鐵和氧起了化合作用。鐵和其他許多金屬一樣,感受潮濕的空氣就會氧化。——譯者

第二種過程則正相反。當元精遭到扣留而又為熱或類似的東西所擴張所刺激的時候(象在比較堅實或比較強韌的物體所發生的那樣),物體卻是被軟化了,例如白熱的鐵;或者是變成流質了,例如各種金屬;又或者是變成液體了,例如樹膠、蠟和其他類似的東西。我們在上面看到熱對某些質體則使之硬化,①在這裡又看到它對另一些質體則使之熔化;這兩種相反的動作是很容易融會理解的:因為在前者元精是發放出去的,在後者元精則是受到刺激和被扣押起來的。就這兩種動作來說,熔化乃是熱和元精固有的活動,硬化則是可觸分子僅在放出元精的場合下所特有的活動。①弗勒註明,熱所引起的硬化乃是由於潮濕逃散,或是由於質體中的某些化學變化。

——譯者

再看第三種過程。如果元精既非完全被釋又非完全被扣,而僅處在獄室之內在做試驗和實驗,並且所遇到的又是一些善於服從和敏於追隨的可觸分子,能夠任元精引到哪裡就跟到哪裡,——如果在這種情況之下,那麼,隨之而來的就是一個有機物體的形成,一些機體部分的發展,以及一切其他出現於植物和動物質體中的有生命的活動。所有這些動作之顯現在我們感官面前,主要是靠我們去仔細觀察那些由腐壞作用而生出的小生物如蟻卵、蠕蟲、蒼蠅以及雨後之蛙等等的生命的開端、初形和最初的努力。應當指出,對於生命的產生,熱度的溫和性和質體的柔順性二者都是必要的。只有這樣,元精才既不致被催迫得決突而出,亦不致在分子的頑強性之下被禁錮起來,而反能把它們象蠟一般加以捏塑和加以范鑄。

我們在這裡看到,關於元精的一種極其高貴的、有其多方面應用的區分(就是說,有截斷了的元精,有僅能枝出的元精,有既系枝出又屬細胞性的元精;第一種是屬於一切無生質體的,第二種是屬於植物的,第三種是屬於動物的),是借這種變現辦法的一些事例而擺明在我們眼前了。

同樣由這些事例我們還看到,一個東西的比較精微的組織和結構是視覺或觸覺所不能覺知的(雖然整個物體許是看得見或觸得到的)。因此我們關於它們的消息亦只有用這種變現辦法來取得。說到結構上的差異,其最根本的和最主要的一點就在佔據同一空間亦即具有同一體積的物質的多少之別。至於結構上的一切其他差異(那不外是關於同一物體中分子的不同,和關於分子的排列與位置),與這一點比較起來都只算是次要的。

再舉一例。就假定所要研究的性質為物質的伸張或會聚情況在一些物體之間的比較。

這也就是說,要比較研究一下每個物體中有多少物質佔據著多少空間。自然中有一對好比孿生的命題是再真確不過的,就是說,「無物生於無」,「無物化為無」;物質的絕對量或總數是保持不變,無增無減的。①同樣真確的是,相同空間或相同容積所含的物質是依物體之不同而有多有少的,②例如在水之中就多些,在空氣之中就少些。因此,若說一定體積的水能夠變成相等體積的空氣,那就等於說有點東西能夠化為無;同樣,若反過來說一定體積的空氣能夠變為相等體積的水,那就等於說有點東西能夠生於無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