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03節

二三

人心的假象①和神意的理念②二者之間有絕大的不同。這也就是說,某些空洞的教條和象在自然中所見到的那樣標示在創造上的一些真正的鈴記與標誌這二者之間有絕大的不同。①Idola一詞,在培根用來(照這裡的上下文看來),不是指什麼崇拜的對象,而是說一種幻象或假象——這是希臘字的原義。弗勒在注中指出,培根在Cogitataet

Visa一書中(第十四段)還曾使用spectra一詞(分光景,有幻景之意——譯者)作為和idola一詞有同樣力量的字眼。

②神意的理念(diviisideae)這一用語系直接借自柏拉圖(Plato);但培根在這裡用來,顯然不是柏拉圖所講的那種脫離物質的理型之本義,而具有他自己所賦予的特定意義,由本條下句的補充說明可見;又,一卷一二四條中亦有大意相同的說明。——譯者

二四①

由論辯而建立起來的原理,不會對新事功的發現有什麼效用,這是因為自然的精微遠較論辯的精微高出多少倍。但由特殊的東西而適當地和循序地形成起來的②原理,則會很容易地發現通到新的特殊的東西的道路,並從而使各門科學活躍起來。①參看一卷一二一條三節。——譯者

②拉丁本原文是abstracta,英文本譯作formed,意義不夠確切,應譯作「抽象出來的」。——譯者

二五

現在所使用的一些原理,因為僅是由貧乏的和手工性的經驗①以及很少一些最普通常見的特殊的東西提示而來,故其大部分的範圍都僅僅恰合於這些東西而把它們包收在內;那麼,它們之不會導向新的特殊的東西也就無足怪了。而若是有些前所未察和前所不知的相反事例偶然撞來,這原理則借略作一些無關宏旨的區劃而獲救並得保存下去②;

而其實只有改正這公理本身才是真正的途徑。①克欽提示說,這或許是指上文第二條所論赤手做工不用工具的情況來說的。——

譯者

②弗勒注釋說:例如,在伽利略以前,人們一直認為物體墜地的時間長短是與其重量成反比例的。但有些物體,例如火焰,卻並不下落而是上升。對於這一例外,人們於是就用輕浮這條原理來解釋,說輕的物體則是向上的。又如,古代天文學中有一條假設,說天體一定都是圓滿的。但伽利略卻借望遠鏡發現了月球存有著凹陷。這時人們便解答說,那些凹陷處必是填滿著透明的晶體的。——譯者

二六

為區別清楚起見,人類理性以上述那種通用方式應用於自然問題而得出的結論,我名之為對自然的冒測(指其粗率和未成熟而言);至於另一種經由一個正當的和有方法的過程而從事實抽出的理論,我名之為對自然的解釋。

二七

對於同意這一點說來,冒測頗是一個足夠強固的根據;因為即使人們都瘋了而都瘋得一樣,他們彼此之間也會很好地取得一致的。

二八

就著贏取同意而言,實在說來,冒測還遠較解釋為有力。

因為冒測是搜集為數甚少而且其中大部分又是通常習見的事例而成,所以它能徑直觸動理解力並充填想像力;至於另一方面,解釋則是隨時隨地搜集到處散見的各種各樣的事實而成,所以它不能陡然地打動理解力,因而在當時的意見面前,它就不能不顯得粗硬和不協調,很象信仰的一些神秘的東西一樣。

二九

建築在意見和武斷的一些科學當中,冒測和邏輯①是有效用的;因為在那裡目標乃是要迫人同意於命題,而不是要掌握事物。①拉丁本原文為dialectica。——譯者

三○

若是使用冒測的辦法,縱使盡聚古往今來的一切智者,集合併傳遞其勞動,在科學方面也永遠不會做出什麼大的進步;

因為在人心裡早已造成的根本錯誤不是靠機能的精良和後來的補救能治好的。

三一

若期待用在舊事物上加添和移接一些新事物的做法來在科學中取得什麼巨大的進步,這是無聊的空想。我們若是不願意老兜圈子而僅有極微小可鄙的進步,我們就必須從基礎上重新開始。

三二①

古代著作家——實在是一切古代著作家——的榮譽並未有所觸動;因為我所挑起的較量並非屬於智慧和才具,而是屬於道路和方法,並且我所自任的角色又不是一個裁判官,而只是一個嚮導員。①參看序言第三節。——譯者

三三

有一點必須明白地聲明:要用冒測的辦法(也就是說,要用現所通用的推論的辦法)來對我的方法或這個方法所導致的一些發現做出什麼裁判,那是不會恰當的;一個自身正被審判著的法庭所做出的判詞,當然不能強我去服從它。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