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夜 要有被討厭的勇氣 人際關係的終極目標

青年:那麼,我來問一下。在這裡請您只簡單地回答結論。先生您說課題分離是人際關係的出發點。那麼,人際關係的「終點」在哪裡呢?

哲人:如果只回答結論的話,那就是「共同體感覺」。

青年:……共同體感覺?

哲人:是的。這是阿德勒心理學的關鍵概念,也是爭議最大的地方。事實上,當阿德勒提出共同體感覺這一概念的時候,很多人都離他而去。

青年:好像很有意思啊。那麼,那是怎樣的概念呢?

哲人:上上次說到過「是把別人看成『敵人』還是看成『夥伴』」這個話題吧?

在這裡我們再深入考慮一下。如果他人是夥伴,我們生活在夥伴中間,那就能夠從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且還可以認為自己在為夥伴們——也就是共同體——做著貢獻。像這樣把他人看作夥伴並能夠從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狀態,就叫共同體感覺。

青年:究竟哪裡是重點呢?這主張也太空洞了吧?

哲人:問題是「共同體」的內容。你聽到共同體這個詞會有什麼印象呢?

青年:哎呀,應該就是家庭、學校、單位、地域社會之類的範圍吧。

哲人:阿德勒認為他自己所敘述的共同體不僅僅包括家庭、學校、單位、地域社會,還包括國家或人類等一切存在;在時間軸上還包括從過去到未來,甚至也包括動植物或非生物。

青年:啊?!

哲人:也就是主張共同體並不是我們普遍印象中的「共同體」概念所指的既有範圍,而是包括了從過去到未來,甚至包括宇宙整體在內的「一切」。

青年:不不,根本弄不懂是什麼意思。宇宙?過去或未來?您究竟在說什麼呢?

哲人:聽了這話,大部分人都會產生同樣的疑問。馬上理解的確很難。甚至阿德勒本人都承認自己所說的共同體是「難以實現的理想」。

青年:哈哈,這就麻煩了啊!那麼,我反過來問問您。先生您能夠徹底理解並接受這種甚至包括了宇宙整體的共同體感覺嗎?

哲人:我認為是。而且,我甚至認為,如果不理解這一點就無法理解阿德勒心理學。

青年:啊?

哲人:就像我一直說的那樣,阿德勒心理學認為「一切煩惱皆源於人際關係」。不幸之源也在於人際關係。反過來說就是,幸福之源也在於人際關係。

青年:的確。

哲人:共同體感覺是幸福的人際關係的最重要的指標。

青年:願聞其詳。

哲人:在英語中,共同體感覺叫作「social i」,也就是「對社會的關心」。這裡我要問問你,你知道社會學上所講的社會的最小單位是什麼嗎?

青年:社會的最小單位?哎呀,是家庭吧。

哲人:不對,是「我和你」。只要有兩個人存在,就會產生社會、產生共同體。要想理解阿德勒所說的共同體感覺,首先可以以「我和你」為起點。

青年:以此為起點怎麼做呢?

哲人:把對自己的執著(self i)變成對他人的關心(social i)。

青年:對自己的執著?對他人的關心?這又是什麼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