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夜 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 人生的三大課題:交友課題、工作課題以及愛的課題

青年:嗯。但還是有問題,就是「一切煩惱皆源於人際關係」那句話。的確,自卑感是人際關係的煩惱,而且我也非常明白自卑感給我們造成的影響;對「人生不是競爭」這一點從道理上也承認。我無法把他人看成「夥伴」,總是在心裡的某個角落把別人想成是「敵人」。這一點也的確如此。

但不可思議的是,為什麼阿德勒那麼重視人際關係,甚至都用「一切」這樣的詞來形容?

哲人:人際關係是一個怎麼考慮都不為過的重要問題。上次我就說過「你所缺乏的是獲得幸福的勇氣」這樣的話,你還記得吧?

青年:即使想忘也忘不了啊。

哲人:那麼你為什麼把別人看成是「敵人」而不能認為是「夥伴」呢?那是因為勇氣受挫的你在逃避「人生的課題」。

青年:人生的課題?

哲人:是的。這非常重要。阿德勒心理學關於人的行為方面和心理方面都提出了相當明確的目標。

青年:哦。那是什麼樣的目標呢?

哲人:首先,行為方面的目標有「自立」和「與社會和諧共處」這兩點。而且,支撐這種行為的心理方面的目標是「我有能力」以及「人人都是我的夥伴」這兩種意識。

青年:請您等等。我得做一下筆記。

行為方面的目標有以下兩點:

①自立。

②與社會和諧共處。

而且,支撐這種行為的心理方面的目標也有以下兩點:

①「我有能力」的意識。

②「人人都是我的夥伴」的意識。

哎呀,我能明白其重要性。作為個體自立,同時能夠與他人及社會和諧共處,這好像與我們之前的辯論內容也緊密相關。

哲人:而且,這些目標可以通過阿德勒所說的直面「人生課題」來實現。

青年:那麼,「人生課題」又指什麼呢?

哲人:請從孩提時代開始考慮人生這個詞。孩提時代,我們在父母的守護下生活,即使不怎麼勞動也可以生存下去。但是,很快就到了「自立」之時,不能繼續依賴父母而必須爭取精神性的自立這一點自不必說,即使在社會意義上也要自立,必須從事某些工作——這裡不是指在企業上班之類狹義上的工作。

此外,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朋友關係。當然,也會與某人結成戀愛關係甚至還有可能發展到結婚。如果是那樣的話,就又會產生夫妻關係,一旦有了孩子還會出現親子關係。

阿德勒把這些過程中產生的人際關係分為「工作課題」「交友課題」和「愛的課題」這三類,又統稱為「人生課題」。

青年:這裡的課題是指作為社會人的義務嗎?也就是類似於勞動或納稅之類的事情。

哲人:不,請你把它理解為單純的人際關係。人際關係有距離和深度。為了強調這一點,阿德勒也曾使用「三大羈絆」這樣的表達方式。

青年:人際關係的距離和深度?

哲人:一個個體在想要作為社會性的存在生存下去的時候,就會遇到不得不面對的人際關係,這就是人生課題。在「不得不面對」這一意義上確實可以說是「義務」。

青年:哦,具體來講呢?

哲人:首先,我們從「工作課題」來考慮。無論什麼種類的工作,都沒有一個人可以獨立完成的。例如,我平時都在這個書房中寫書稿。寫作這項工作的確是無人能夠代替、必須自己完成的作業。但即使如此,只有有了編輯的存在以及裝訂人員、印刷人員和經銷或書店人員的協助,這項工作才能夠成立。原則上來說,根本不可能存在不需要與他人合作完成的工作。

青年:廣義上來說也許如此。

哲人:不過,如果從距離和深度這一觀點來考慮的話,工作上的人際關係可以說門檻最低。工作上的人際關係因為有著成果這一簡單易懂的共通目標,即使有些不投緣也可以合作或者說必須合作;而且,因「工作」這一點結成的關係,在下班或者轉行後就又可以變回他人關係。

青年:的確如此。

哲人:而且,在這個階段的人際關係方面出現問題的,就是那些被稱為自閉的人。

青年:唉?請稍等!先生您是說他們並非不想工作或者拒絕勞動,只是為了逃避「工作方面的人際關係」才不想去上班的?

哲人:本人是否意識到這一點暫且不論,但核心問題就是人際關係。例如,為了求職而發出簡歷,面試了卻沒被任何公司錄取,自尊心受到極大傷害,思來想去便開始懷疑工作的意義。或者,在工作中遭遇重大失敗,由於自己的失誤致使公司遭受巨額損失,眼前一片黑暗,於是開始討厭再去公司上班。這些情況都不是討厭工作本身,而是討厭因為工作而受到他人的批評和指責,討厭被貼上「你沒有能力」或者「你不適合這個工作」之類的無能標籤,更討厭無可替代的「我」的尊嚴受到傷害。也就是說,一切都是人際關係的問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