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兵器、飾物、法器

劍是武俠小說中最常見的武器,可以說,沒有哪一部武俠小說不寫到劍的。與武俠一名相近的有劍客、劍俠之稱,便充分顯示出劍的重要地位。能御劍飛行的則稱劍仙,更是神妙無方,已進入神仙境界了。

劍是在先秦時代開始出現的,大約在銅兵器發展到全盛時期,劍便由矛頭和匕首演變而成。從目前發現的出土文物看,最早的劍是西周早期的銅劍。那時的劍還很不完備,劍身中間沒有脊,只是末端尖銳、兩邊有刃的扁平形銅片,更沒有劍格和劍首,只有很短的莖。以後不斷改進、發展,劍身中央才有了脊,劍莖加長成為劍柄,並裝有劍格和劍首,才逐步形成劍的形制,為了便於佩帶,後來還發明了劍鞘。

春秋時期,中國銅的鑄造技術有了很大的提高。近年在湖北江陵望山出土的越王勾踐劍,出土時仍完好如新,光彩照人,鋒刃異常銳利,劍身布滿菱形暗紋。經測試分析,證明劍的基體是錫青銅,而花紋則是錫、銅、鐵的合金,化驗還證明劍身含有微量的鎳。可見當時製造兵器的技藝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戰國時代,開始用鋼鐵制劍,劍的質量大大提高。這時戰爭頻繁,劍已成為軍隊中普遍使用的短兵器,越加重視劍的鋒利,如幹將、鏌鋣、湛盧、魚腸、太阿、龍泉等著名寶劍,就出現在此時。據古書記載,這些寶劍能「陸斷馬牛,水擊鵠雁」,雖不如武俠小說中的寶劍那樣能斷金切玉、削鐵如泥,但也算得上是很鋒利的了。古代詩文中甚多有關寶劍的描寫,如「空餘湛盧劍,贈爾託交情」(李白)、「勸君用卻龍泉劍,莫負平生國士恩」(錢起)、「魚腸寶劍余蛟血,鴨嘴金鋤帶葯香」(陸遊)等詩句,就直用寶劍之名入詩;而以劍組成的常用詞語就更多了,如「仗劍」「按劍」「伏劍」「掛劍」「書劍」「試劍」「三尺劍」「尚方劍」「斬蛇劍」「延陵劍」「馮諼劍」「歐冶劍」等,不勝枚舉。幹將、鏌鋣、風鬍子、歐冶子等人是古時傑出的鑄劍大師,干、鏌二人,後來更成了寶劍的代名詞了。

劍在先秦時期,除了作刺擊兵器使用外,還是一種象徵身份高貴的飾物。季札出使時有佩劍的記載(見《史記·吳太伯世家》),屈原行吟時亦有「帶長鋏之陸離兮」的描寫。周代貴族對劍的裝飾極為講究,有的劍柄鑲金嵌銀,雕刻紋飾,極為精美。貴族們不惜花如此巨大的代價來裝飾一把佩劍,正是為了顯示自己身份的高貴。據《周禮》記載,當時製作佩戴,按人的身長分為上、中、下三種,長度與重量都有一定的規格。西漢時期,對劍依舊很重視,「自天子以至百官,無不佩劍」(見《晉書·輿服志》)。到了晉代,劍便開始衰落,由戰鬥時使用的主要兵器降為輔助兵器,僅作為文武官吏佩帶的飾物和防身武器罷了。

自從道教出現後,劍又成了道士們行法驅邪的重要法器。每逢做法事,道士必先設置法壇;作法時,身披法衣,手執法劍,搖動法鈴,焚燒符篆,口中念念有詞,於是百魔辟易,群鬼盡退。此類揮劍驅邪的描寫,在舊小說中是時時可以見到的。

劍在武俠小說中是使用最多的一種武器,俠客們手中的利劍,有尋常的青鋼劍與鋒利無比的寶劍兩種。小說家筆下的寶劍,如「倚天劍」「凝碧劍」「游龍劍」「青冥劍」「冰魄寒光劍」「葉上秋露劍」等,較之古代的龍泉、太阿,還要鋒利得多。武藝低者可憑寶劍增強抵抗能力,武藝高者有了寶劍則如虎添翼。但絕世的武林高手,是不在乎劍的寶與不寶的。在他們手上,一把尋常的利劍,也可發揮寶劍的效用,甚至鈍劍、重劍、軟劍、竹劍、木劍都無所謂。當內力極其深厚,沛然莫之能御時,便能「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臻於「無劍勝有劍」的神妙境界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