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之屬 冬粉湯

流行於台灣的冬粉湯南北有別,高雄多豬舌冬粉,台北則幾乎全是豬腸冬粉。無論豬舌或豬腸冬粉,少不了嫩薑絲,基本配料總是冬菜、蒜酥、芹菜末。尤其冬菜,這種半干態非發酵性腌菜,令濃郁的高湯透露出清新美。起鍋時滴一點米酒,撒一點胡椒粉提味。

台北的豬腸冬粉使用豬小腸,豬小腸的苦味不易去除,口感不佳;尤有甚者,很多賣豬腸冬粉的攤商懶得清理乾淨,又捨不得多煮一下,令豬腸嚼起來宛如苦澀的橡皮筋。我吃過多次的「及品豬腸冬粉」和「林家豬腸冬粉」的小腸清理得乾淨,又煮得夠嫩,可見店家的用心。

居住羅斯福路那幾年,常在師大路「鴻家涼麵」吃早餐,雖是路邊攤,桌椅碗筷都洗刷乾淨,予人放心、歡喜。除了涼麵贊,綜合冬粉、面都可圈可點,裡面除了豬小腸,另有貢丸、福州丸和青菜、嫩薑絲、冬菜、酸菜等配料,很普通的一些食材,每一種都講究細節,絕無任何敷衍,乃組合出實實在在的美味。我有時吃豬腸冬粉,那小腸整治潔凈,從不曾吃到帶苦味的「黃腸」。珊留學英國時,曾發電郵說,懷念「鴻家」的食物和壽司。

連雲街「麗園壽司」也營壽司和冬粉,小店內雖則擁擠,卻顯得乾淨舒雅。我總是點食芋頭排骨脆腸冬粉,或僅吃脆腸冬粉;其芋頭、排骨酥、豬小腸、大白菜都美好而量足,湯味馥郁且清澈。芋頭松綿;排骨酥腌漬甚透,腴軟可口;小腸仔細清理過,彈牙,脆爽,脂香飽滿。我很幸運,工作室位於「鴻家」和「麗園」之間,步行可抵。

然而我猶原偏愛高雄口味。豬舌無骨、無筋膜、無韌帶,亦無纖維感,柔軟富彈性,嚼感甚佳,風味在冬粉湯中最迷人。台北賣豬腸冬粉的商家亦兼賣肝連、豬心、豬肝,卻鮮見豬舌;即使肝連煮冬粉,口感亦遠勝於小腸,實在不知道台北人賣冬粉湯奈何未見賢思齊?

豬一生不曾刷牙,務必刮凈舌苔才能安心享用。煮豬舌之前先清洗,用刀鋒刮凈表面,剪除舌下腺體及喉根,經滾水汆燙後,撕去舌上外膜。湯底用豬大骨和內臟加蔥、姜熬煮。

冬粉和魚翅,本身並無滋味,完全依賴高湯助陣,先天是寄生本質,例如螃蟹粉絲煲即須蟹黃、蟹膏、蟹肉附麗。優質的冬粉湯皆是冬粉吸飽了高湯,又維持彈勁,入嘴時猶能感受它輕度的抵拒感。

高雄市嫩江街近九如路口騎樓下有一攤豬舌冬粉,湯色清淡,湯味濃郁,清晨走出我家巷口就吃得到,它元氣了我青少年時期的早晨。

高雄到處有美味的豬舌冬粉,「阿進切仔面」始創於一九五四年,店家自製的油蔥酥甚美,除了豬舌冬粉和各種白灼豬肉、內臟,亦有海產,其肉羹米粉、肉臊飯也相當出名。阿進鄰近我的出生地,現在三阿姨家還住在那附近,我們曾在店裡大啖豬舌冬粉、小卷、肉羹,忽忽兩年,三姨丈已往生。

鹽埕埔鄰近高雄港,開埠早,聚集了許多傳統小吃,也曾是高雄最繁華的商業地帶;大勇路上「大新百貨公司」曾是全台最大的百貨公司,擁有全台首部電扶梯和首座頂樓兒童樂園,是南台灣的重要旅遊景點。初中時每次去鹽埕埔訪好友楊克興,不免要吃上一碗阿進的冬粉湯。如今老楊失聯已逾二十年。

離阿進不遠,七賢三路「冬粉王」一九七〇年開始營業,原本在大勇路;現已頗具規模,店內堪稱寬敞,座位多,食物種類亦不少,除豬舌冬粉,另可搭配豬肉、豬心、腰子、豬肝、豬肚、骨仔肉、鴨肉等。冬粉王的湯色較濃,湯麵上可見煮豬肝的浮沫。我習慣吃一碗豬舌冬粉,外加一份綜合切盤,蘸店家自製的豆瓣醬,甚有滋味。店家體恤老人,店內常年張貼著布告「凡年滿八十歲以上長者蒞臨本店享免費招待」,令人感念。

啊,七賢三路,我少年時代流連的所在;附近曾有一家「海灣飯店」,醒目的階梯外形,越戰期間是美軍度假住宿的旅館。越戰時期,七賢三路是美國士兵來嫖妓的酒吧街,我看見街上扶醉的美國兵左擁右抱,總是覺得她們是我親愛的姐妹;有時,士兵們還會從海灣飯店房間擲出酒瓶,路上行人紛紛躲進騎樓下,彷彿是花露水和威士忌布景的野戰場;我有時恍然覺得自己誤入了好萊塢電影《蘇絲黃的世界》()里的場景。

和豬舌冬粉同步發展的是台灣棒球與金光布袋戲。自金龍少棒隊奪得世界少棒冠軍之後,台灣的球棒越來越硬,有一度世界冠軍如探囊取物。我至今崇拜金龍少棒人稱「魔手」的王牌投手陳智源。一九七〇年,布袋戲《雲州大儒俠》在電視上播出,風靡全台,造成「兒童逃學,農人廢耕」。

一碗豬舌冬粉湯對我開啟了某些細微的聲息,悄然展示我的成長經驗,苦悶不安的童年,憂鬱叛逆的青少年,那些只有我知道而深藏的故事;還有失散的好友,疼惜我的阿姨,展示一種鄉土的親切感,情感世界的鄉愁。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