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之屬 蔥抓餅

在工作室忙到天黑,走到龍泉街,師大夜市雖仍熱鬧,人潮已不如從前。吃了一碗當歸鴨麵線,沒有飽足感,再到斜對面買蔥抓餅。邊走邊吃,那麵皮稍顯酥脆,裡面層次多且柔軟白嫩,嚼起來又能充分領受其筋道,油香,麥香,蔥香,芝麻香陪伴著一路返回工作室。

台北街頭隨處可見蔥抓餅,捷運信義線通車後,永康商圈成了觀光景點,幾乎每一家店都在排隊;那攤「天津蔥抓餅」排隊的人較以前更多,還有不少外國人。我假日比較少走去那裡覓食了。

現在的蔥抓餅攤除了原味,另提供九層塔蛋、火腿蛋、起司蛋、培根、熏雞、總匯等,另有沙茶醬、芝麻醬、番茄醬、辣椒醬、麻辣醬多種醬料供選刷,增加口味的變化。有人更增添章魚燒、雞腿肉、熱狗、香腸、叉燒等,越來越繁複,越來越不像蔥抓餅。

蔥抓餅從蔥油餅演化而來,蔥油餅加蛋煎熟即成蛋餅;我最懷念的蛋餅在「中央大學」後門一家賣早餐的店鋪,其蔥油餅的餅皮甚厚,口感介乎煎、蒸之間,厚實而柔嫩。

敦化南路「驥園」以雞湯最出名,我卻獨愛它的蔥花餅,奇怪那蔥花撒在餅中央猶青翠鮮活,切去後形成美麗的構圖。那餅皮顯然並非油煎,而是烙的,完全無油耗氣,我們多吃幾塊心理上也不至於有負擔;戴勝通稱讚這家店,他告訴我那蔥花餅麵皮是用雞湯去和的。台大校友會館「蘇杭」餐廳所制,售價不菲,味道還可以,該餐廳卻有一條奇怪的規矩:每桌限量二張,堪稱頗具誇耀性的行銷手法。

和平東路一段有兩攤炸蔥油餅、蘿蔔絲餅,總是有許多人排隊購買,我吃過一次就覺得太油膩,不耐常食。好吃的蔥油餅層次多,蔥多,唯油不可多;梁實秋指出這才是標準蔥油餅,「要層多,則擀麵要薄,多卷兩次再加蔥。蔥花要細,要九分白一分綠。撒鹽要勻。鍋里油要少,鍋要熱而火要小。烙好之後,兩手拿餅直立起來在案板上戳打幾下,這個小動作很重要,可以把餅的層次戳松。蔥油餅太好吃,不需要菜」。九分白一分綠的青蔥不易得,恐怕非三星蔥莫辦。

然則蔥抓餅、蔥油餅都很油,乃因擀麵皮的時候多抹油,能擀得薄而酥鬆富層次,也才能有效地摺疊盤卷;煎烙的時候也全不畏油,解套之道是成品的去油動作。蔥抓餅的「抓」,其實是撕的意思,它跟蔥油餅最大的差異在於餅皮的層次多,可以一層層撕開來吃。製作簡單:麵粉混合鹽、糖,以開水揉團,待醒;擀成一定厚度的麵皮,抹油,加蔥花、芝麻,再待它鬆弛後,擀開為薄片,用平底鍋煎至兩面金黃。販賣時再入鍋加熱,夾起餅,翻面,並左右兩隻鐵夾拍壓,抓散。

台北業者多掛牌「天津蔥抓餅」,此餅其實與天津無涉,應為台灣小吃;蔥油餅所在多有,不唯天津。若論血緣倒是可以和山東攀點親,諸如煎餅、清油盤絲餅,還有濱州「鍋子餅」、武城「旋餅」。我猜想最初是天津人賣餅,以家鄉名立號乃理所當然。

武城的旋餅和濟南的「油旋」有幾分相似,油旋形似螺旋,表皮酥脆,裡面柔嫩,顧仲《養小錄》載:油旋烙餅「白面一斤,白糖二兩(水化開),入香油四兩,和面作初,擀開。再入油成劑,擀開。再入油成劑,再擀。如此七次。火上烙之,甚美」。文中所謂「劑」是指製作饅頭、餅、餃子等麵食時,從和好的長條麵糰上分出來的小塊。

唐魯孫說油旋又叫「一窩酥」,「是油烙的餅,餅中間有一塊面頭兒,用筷子夾起來一抖,馬上鬆散,跟清油餅的做法一樣,把餅泡在甜牛肉湯吃,是洛陽早點中一絕」。清油餅其實不是餅,是盤細麵條為圈,輕壓成餅形,下鍋煎烙,成品焦黃。

蔥抓餅雖非出自天津,我卻喜歡它冠上的地名,理解它初現時濃濃的懷念。當麵糰遇到蔥,兩者在熱油中纏綿升溫,膨脹,結合出美味,在異鄉炮製出想像的家鄉味。

好像是一九九〇年冬天,我又到了北京,商借蕭干先生的公務車,僱用司機開到天津看邢天正先生。邢天正是台灣登山界的天王,他為鼓勵登山運動,制定「百岳」,我迷戀爬山那幾年認真讀過他的《邢天正登山講座》。邢老在台灣近四十年,孑然一身,他往往獨自縱走大山,也許在高海拔峰頂上瞭望,差堪能撫慰鄉愁:「我從高山想到太空,想到海洋,想到隔海的遠方。」自糧食局退休後,他決定落葉歸根,回到天津和兒子同住。

好冷,北運河結冰了,人們在河面上行走,溜冰。邢老已經很老了,行動遲緩不便,我扶著他跨過門檻;剛跨過,他就邀我一起去攀登珠穆朗瑪峰,我們站在陽光下曬太陽,逆著光,他的輪廓有金色的鑲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