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不生氣!——拋開你的憤怒反應 沉默的力量

人一生氣,總是顯得咋咋忽忽,用最高的嗓門說話,恨不得全世界都聽到自己的聲音。對於一個真正的藏心高手而言,言多必失是他們遵循的首要法則。他們即便是在生氣的時候,也懂得用沉默的力量來幫助自己藏心。

沉默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它不是一味地不說話,而是一種成竹在胸、沉著冷靜的品質,它能夠在神態和氣勢上壓倒對方。

沉默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它不是一味地不說話,而是一種成竹在胸、沉著冷靜的品質,它能夠在神態和氣勢上壓倒對方。恰當地運用沉默,往往令對方招架不住,自亂陣腳,從而露出廬山真面目。厚黑學主張,上帝給了我們一張嘴兩個耳朵,目的就是讓我們明白耳朵的作用比嘴巴大,聽比說更為重要。在特定的場合中,少說乃至不說、保持沉默,常常比喋喋不休地論理更有說服力。

沉默是一種無聲的語言,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於無聲處聽驚雷。」有時候,沉默可以變得很犀利。我們大都會經歷這樣的場景:你在和別人討論、爭執,當別人感到乏味時,會不理會你的語言,拿起桌上的報紙或其他什麼,隨便翻閱起來,以此作為回應。但恰恰是這種沉默式的回擊,往往會讓你感到十分難受。

這就是沉默的「犀利」之處。不要試圖藉助言語驅使他人做你希望的事,他們只會因為你的怪僻而反對你,毀滅你的願望。在人生絕大部分的領域內,你說得越少,就越顯得神秘。當你學會閉上嘴巴的時候,實際上更有機會擁有權力。

沉默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威力?因為一旦一個人保持沉默,就等於隱藏了自己的真實意圖,讓別人更難以琢磨,更恐懼。

沉默會給人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人生性都是排斥沉默的,它會讓人感到沒有依靠,因而沉不住氣。另外,沉默還可以引起對方的注意,使對方產生迫切想了解你的念頭,因為沉默有種「神秘」的意味。

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多言的人往往是浮躁的,因為口頭上慷慨的人行動總是吝嗇的。在適當的時候,保持沉默,你的力量大過於千軍萬馬。正如英國19世紀政治家德斐爾教導他的兒子那樣:「要比別人聰明,但不要告訴人家你比他更聰明。」

事實上,單單是沉默並不能讓自己變得強大。更重要的是,一個人要在懂得不動嘴的時候悄悄的「動手」。

行動是一個敢於改變自我、拯救自我的標誌,是一個人能力有多大的證明。所有的空想,所有的宣言,如果沒有行動作為延續,就都是虛無縹緲的,因為沒有任何實際的東西。就像美國著名成功學大師傑弗遜說得那樣:「一次行動足以顯示一個人的弱點和優點是什麼,能夠及時提醒此人找到人生的突破口。」

毫無疑問,那些成大事者都是勤於行動和巧妙行動的大師,他們都是用行動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FBI特工有一個做事的法則——少說多做。確實,對於整天生活在危險中的他們而言,這是一個生存下去的法則。

FBI資深特工說:「行動的最好方法,就是要馬上去做,立刻去做,不論從哪個角度看,這都是一句真理。也許你早已經為自己的未來勾畫了一個美好的藍圖,但是它同時也給你帶來煩惱,你感到自己遲遲不能將計畫付諸實施,你總是在尋找更好的機會,或者常常對自己說:留著明天再做。這些做法將極大地影響你的做事效率。要獲得成功,必須立刻開始行動。任何一個偉大的計畫,如果不去行動,就像只有設計圖紙而沒有蓋起來的房子一樣,只能是一個空中樓閣。」

看看那些成功的人,他們往往都是實幹家。有了想法,就馬上制定行動的計畫,然後開始實踐。他們從來都不是終日幻想著會有什麼樣的結果,也從不擔心失敗了會如何,更不會向外人宣揚自己即將開展一個偉大的計畫。

他們知道,任何東西都無法替代腳踏實地的行動。有了積極的行動,自然會有好的結果;有了積極的行動,就能夠克服萬難直至成功;有了積極的行動,任何人都會看得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自然會產生信服感。行動,就是最好的證明。

據說,在美國一個小城的廣場上,樹立了一個老人的銅像。他既不是什麼名人,也沒有任何輝煌的業績和驚人的舉動,只是該城一個餐館端菜送水的普通服務員。但他對客人無微不至的服務,令人們永生難忘。他是一個聾啞人,他一生從沒有說過一句表白的話,也沒有聽過一句讚美之辭,他只能憑「行動」二字,使平凡的人生永垂不朽!這就是沉默和行動相結合的巨大威力。

正如哲學家狄奧佛拉斯塔所說:一個人在交際場合中一言不發,那麼這個人不是傻瓜便是強者。傻瓜是因為不會說話而沉默,強者則是因為不會犯言多必失的錯誤所以沉默。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