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不屈服!——怎樣掩飾服從反應 內心的從眾反應

本章,我們將介紹人的另一個負面反應——從眾反應。

在一般情況下,個人的行為通常有隨大流的趨向。這是因為一個人如果發現自己的言行和別人不一致,或與群體中大多數人有分歧時,就會自然而然的產生心理上的壓力,只有服從「大多數」的時候,這種壓力才會消失,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從眾反應。

從眾反應在現實生活中很容易被觀察到。比如說,大街上有兩個人在吵架,本來是一件小事兒,但是卻吸引了一部分人觀看,結果被吸引來的人越來越多,最後連交通也堵塞了。

在一般情況下,個人的行為通常有隨大流的趨向,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從眾反應。

在FBI供職的心理學家詹姆斯·瑟伯曾經用這樣的一段文字來形容從眾反應:

人潮湧動的大街上,突然有一個人開始奔跑。也許是他突然想起不久後要和情人約會,便急不可待的想要跑到約會的場所。總之,他在大街上跑了起來,向東跑去。

在這個人開始奔跑之後,另一個人也開始奔跑,他是一個興緻勃勃的報童。然後,一個身材微胖的紳士因為有急事,也開始向東奔跑。

在接下來的10分鐘之內,你會發現,大街上所有的人都開始奔跑。他們不知道自己因為什麼奔跑,只是看到別人都在跑,所以他確信:一定是有什麼值得逃跑的理由。

以上這個案例,雖然看起來有些誇張,但是在從眾心理的驅使下,這種場景是很可能發生的。從眾心理對人的影響是如此之大,大得超出你的想像。

由於從眾反應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社會心理和行為現象,我們也不能完全否認從眾反應。在一定程度上,從眾反應有助於學習他人的智慧經驗,擴大視野,克服固執己見、盲目自信,修正自己的思維方式、減少不必要的煩惱如誤會等。

但是,一個人如果陷入盲目的從眾反應中,這時從眾反應的負面特點就會顯現出來:抑制個性發展,束縛思維,扼殺創造力,使人變得無主見和墨守成規。

1947年7月4日,在美國的羅斯維爾發生了一些不平凡的事情。當時,一個不明飛行物從天而降,美國政府隨後命令FBI封鎖了現場。

在那之後,關於「羅斯維爾發現飛碟」的消息就傳了出去。FBI通過調查發現,在當地至少有幾千人信誓旦旦地說:「我見過那架飛碟。」而事實上,這根本是不可能的,當時正是晚上,而且發生的地點是在荒郊野外,根本不可能有那麼多的目擊者。

FBI專家分析說:「之所以有那麼多的人聲稱自己見過飛碟,一方面是有些人在胡亂編造事實,另一方面則是從眾反應在搗鬼。」專家最後無奈地說:「因為從眾反應,許多人成為了謊言的傳播者。」

正是因為從眾反應的不斷擴大,讓羅斯維爾神秘事件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近些年,經常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在眾目睽睽之下發生的意外災難,周圍的人都在充當看客,沒有一個人願意伸出援手。其實從心理學角度來講,這也是一種從眾反應。這種從眾反應讓社會職責分散化,由於第一個看到的人不願意伸出援手,所以越來越多的圍觀者都加入到了看客的行列中。

這就是從眾反應的負面性。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人,我們一定要剋制自己「從惡」的從眾反應。我們一定要知道:每個人都是與眾不同的,盲目的從眾將會讓自己失去特有的魅力。保持特立獨行的思想,融入大眾的群體,才是可取的人生態度。

正因為人的內心潛藏著從眾反應,所以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感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當你希望掩飾或是抑制自己心中的各種想法時,從眾反應就可能從中作梗,從而暴露你的內心想法。

要想剋制自己心中的從眾反應,我們就要先搞明白從眾反應產生的根源。

首先,在群體中,個體如果過於標新立異,往往會遭到群體內其他人的孤立。對於普通人來講,他會覺得:我的意見如果和大部分一致,就永遠不會犯錯。

其次,從眾反應還源於群體對個體所產生的無形壓力。一些個體雖然知道大多數是錯誤的,但是迫於這種壓力,他們還是會違心地選擇服從大多數。

雖然每個人都有從眾反應,但是每個人從眾程度都不同。一般來說,女性更容易受到從眾反應的控制;性格內向、自卑感更深、文化程度低、社會閱歷淺的人,更容易受到從眾反應的影響。

而從眾反應的表現方式也有很多,在工作中、生活中、學習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從眾反應對人的影響。我們了解人的從眾反應,並且在現實生活中避免自己陷入到盲目的從眾反應中,是非常有意義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