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這是我的!——避開對事物的佔有反應 無謂之爭要不得

佔有並沒有錯,每個人生活在這世界中都要去佔有一些東西。但是不加控制的佔有反應,卻將我們帶入了另一個誤區——費盡心機去佔有那些可有可無的東西。事實上,在生活中,我們很多時候都是在無謂地去爭。爭贏了,得不到任何好處,反而得罪人,暴露了自己的貪婪;爭輸了,悶悶不樂半天,可能更鬱悶的是發現把重要的事情也耽誤了。

很多時候我們去爭,說來都好笑,不是為了利益,也不是為了面子,純粹就是為了爭,就是為了贏過別人,除了享受一下「勝利」的小喜悅,其他什麼好處也撈不著。

有這樣的人,就喜歡和別人作對,差不多成了習慣,無論別人說什麼,他總要照例反駁。他自己本無成見,不過在你說「是」時,他一定要說「否」,到你說「否」時,他又說「是」。現實中,有這種習慣的人很多,而且每每不自知。而這種心理,就是佔有反應在作祟。

為什麼人會出現盲目的佔有反應?總結來說有以下幾個原因:

(1)喜歡以自我為中心。

生活中,很多人喜歡以自我為中心,所以能夠得到的東西,他們都想去佔有。這其實也是領地感的一種表現。

(2)過於熱心。

很多時候,我們去爭,就是為了贏過別人。

有些人的佔有反應不僅體現在對物質的佔有,而且還體現在對真理的「佔有」。還有一些人之所以要爭,其實並沒有太多心思,只是因為本身過於熱心,想提出更高超的見解,以為這樣可以讓人另眼相看。實際上這種自作聰明的心態完全錯了。

唐代有一位豐干禪師,在天台山國清寺清修。一天,豐干禪師在松林漫步,突然聽見遠遠的有小孩的啼哭聲。豐干禪師走過去問:「你是誰家的孩子?」

小孩哭哭啼啼地說:「我找不到我的父母了,我也不知道他們在哪兒。」於是,豐干禪師便把這男孩帶回國清寺,等待他的家人來認領。

小孩的父母一直沒有出現,所以他一直住在寺院里。因為他是豐干禪師撿回來的,所以大家都叫他「拾得」。拾得長大以後,寺廟裡安排他到後廚打雜。

拾得有個名叫寒山的朋友,家裡很窮。因為寒山常常缺衣少食,拾得就將齋堂里吃剩的飯用一個竹筒裝起來,給寒山背回去。

有一天,寒山問拾得:「如果世間有人無端地誹謗我、欺負我、侮辱我、恥笑我、輕視我、鄙賤我、惡厭我、欺騙我,我要怎麼做才好呢?」

拾得回答道:「你不妨忍著他、謙讓他、任由他、避開他、耐煩他、尊敬他、不要理會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寒山聽後說:「我們這些人無權無勢,也只能如此了。」

拾得卻搖搖頭說:「彌勒菩薩雖然法力無邊,但是他也說:老拙穿破襖,淡飯腹中飽;補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由此可見,忍讓和無求並不是懦弱,而是因為看破。」

這個佛家故事,其實講的就是「不爭」的道理。只有看破了爭鬥的負面作用,才能更好地藏住自己的好鬥情緒,進而更好的藏心。

生活中的一些平凡的事情,是不必斤斤計較的。朋友、同事們日常聊天時,有幾件事是必須要爭一個是非對錯的?

人總是有著各種不同的性格和待人處事的方式,即便有觀點、觀念上的不同,說說笑笑之間也就罷了。有人不能容忍這些細小差異,忍不住與之辯論以分伯仲,遇到隨和的人也就算了,如遇到同樣不依不饒的人就難免將辯論發展為爭論,甚至矛盾、衝突。

要知道就算朋友之間,就算極有道理的話,也應注意措辭語氣。要指出別人的不對完全可以私下再說,尤其在公共場合更應該為對方留一點餘地。若僅僅自認自己的觀點更高明,總是急不可耐地拿出「更高超」的見解,實在是喜逞口舌之快的小肚雞腸之人。這樣的待人接物,很容易使自己與朋友、同事疏遠:關鍵時刻沒人肯為你說一句話,朋友也不敢向你進一點忠告。所謂「人至察則無徒」,我們待人應輕輕鬆鬆,如非必要,不要過於認真。少苛求、多寬容,這才是正確的待人方法。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