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鎮定!——藏住想要逃離的心理 克服目光的逃離反應

眼睛是心靈的窗口,我們的很多情緒都是從眼睛中顯露出去的。在之前介紹如何應對凍結反應時,我們就講了如何控制自己的眼神,以做到藏心的目的。而在本節中,我們將不得不再次提到眼神控制,因為眼神控制也是克服逃離反應的一種手段。

在生活中,你有沒有遇到以下情況:在會場里,領導在講台上喋喋不休,而你對這個領導還有他所講的話充滿了厭惡,這時候,你的目光就開始四處飄蕩了,這就是典型的逃離反應。你不能阻止對方講話,又不能轉身離開,所以逃離反應便體現在你的目光上。

當然,會場中那麼多人,你即便產生了逃離反應,也沒什麼關係。但如果你獨自面對一個人,在傾聽對方談話的時候,把頭轉向一邊,目光的聚焦也不在對方身上,那麼很可能引起對方的極度反感,因為這是逃離反應的典型動作,代表著厭惡或恐懼。這就不僅僅是一種暴露自己內心想法的行為了,還是一種沒有禮貌的體現。

在傾聽對方談話的時候,目光的聚焦不在對方身上,這是逃離反應的典型動作。

警方抓到一個在逃多年的逃犯,他手上掌握著關於犯罪集團的重要線索。但是不管警方如何審問,他始終閉口不答。無奈之下,警方只好求助於FBI審訊專家。

審訊專家到了現場之後,看到的是這樣一個人:多年的逃犯生活,讓他顯得有點神經質,似乎總是在悄悄地觀察四周的動靜,神情猥瑣。

審訊專家對警方說:「你們先審問,我在旁邊觀察一下。」

和前幾次一樣,警方的審問依舊一無所獲,警長對專家說:「還是由你出馬吧。」

專家也沒有推辭,搬了把椅子,坐到逃犯的對面,開始審問。

警方驚奇地發現,專家的審問方式和自己完全一樣,甚至連每一句話都非常接近。但是,逃犯似乎被施了魔法,老老實實地說出了線索,到最後甚至還留下了懺悔的眼淚。

事後,警長好奇地問專家:「我們的方式完全一樣,為什麼效果截然不同?」

專家笑了一下說:「這個逃犯已經潛逃多年,受盡別人的冷眼與嘲笑,現在他有了一個重新做人的機會,其實他自己也非常想和警方配合。但是你有沒有注意到,你的下屬在審問他的時候,在離他非常遠的地方坐著,甚至連正眼都不願意看他一眼;即便是看了,也是鄙視和厭惡的目光。這激起了他心中的反感,所以你們才徒勞一場。而我,雖然對這樣一個曾經犯下滔天罪行的人非常鄙視,但是自始至終都沒有表現出來,而用柔和的眼光看著他。對於一個亟需別人尊重的人來講,還有什麼方式能比這樣更打動他呢?所以我成功了。」

在這個案例中,審訊專家通過眼神,成功的隱藏了自己內心的厭惡和不滿,更杜絕了自己的逃離反應,所以他才能獲得對方的認可。

在與人交談的時候,我們的目光也應該始終聚焦在談話者身上,即便是你對他有些不滿,有些厭惡,你也應該這樣做。因為這不僅能夠讓你藏住自己的厭噁心,更是一種社交中的基本禮儀,是每一個懂禮之人應有的素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