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文言的特點(1)

這一章談文言的特點。特點是對比之下的產物。同什麼對比?當然是同白話,其中包括現代漢語;有時甚至偏重現代漢語,如繁體字和異體字,同古白話比就沒有這樣的問題。特點概括為兩類:一類是組織方面的,其中包括字、詞、句、篇;字又分為字形和字音。一類是表達方面的,包括押韻、對偶和用典。

5.1組織方面:字形

字有形體,是手所寫,眼所見;有聲音,是口所說,耳所聞;有意義(除了極少數,如「蜻」之類),是心所理解。

5.1.1用字數量多

近年來,不只一個人做過現代漢語用字的統計,結果大致是:常用字三千多,次常用字約三千,合起來不過六千多。《新華字典》是小型的字典,收字一萬左右(包括繁體和異體)。《現代漢語詞典》是中型的詞典,因為也略照顧方言詞語和舊詞語,收字比較多,超過一萬(包括繁體和異體)。至於也供讀文言典籍用的辭書,收字就更多,新《辭海》是一萬五千左右(包括繁體和異體),新《辭源》用繁體字排,一萬四千左右,這都是為實用,不求全。求全的,舊的有《康熙字典》,收字四萬七千多,新的有《中華大字典》,收字四萬八千多。這是由統計數字表現出來的文言用字多。多,有原因。原因之一是時間長,見於各時代典籍的(其中有不少後代不再用)都算;之二是有不少異體字,一個人吃了兩份糧甚至多份糧。

不由統計,我們翻翻文言典籍,也會感到那裡用字比現代漢語的作品多得多(繁體、異體不算)。有不少字我們感到生疏,音拿不準,義不清楚,不得不查辭書;有時甚至《辭源》也沒收,要查《中華大字典》。

5.1.2繁體字多

現在看漢字簡化以前印的書刊,不很年輕的人感到最顯著的不同是有很多繁體字,很年輕的人感到的也許不是繁體字多,而是許多字不認識。這感覺的一種來源是文言用繁體字,不用簡體字。其實,文字由繁化簡是必然的趨勢,因為省事總比麻煩好,這隻要拿篆書同楷書一比較就可以知道。只是在舊時代,這趨勢靠自流,而漢字有堅定不移的特性,所以自楷書通行之後,除了少數不登大雅之堂的俗文學小本本之外,筆畫多的字總是難於簡化。建國以後,從1956年起,國家有關單位陸續公布漢字簡化的辦法,連同偏旁簡化的字都算在內,有一千幾百個字的形體簡化了。這些字,在舊時代的文言典籍里,當然都是老樣子。由繁化簡是好事,可是我們總不能要求1956年以前印的文言典籍的文字變成簡體。這是文言給我們帶來的麻煩,我們要麼不讀;如果非讀不可,那就最好還是也認識繁體字。——即使只是讀近年用簡化字印的古典作品,了解一些繁體字的情況還是有好處。隨便舉一兩個例。明朝有個大畫家名「文徵明」,在明朝而敢叫「征明」,很奇怪,其實這「征」是簡化字,繁體是「徵」。陶淵明《輓歌辭》有兩句是「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前幾年,某語文月刊登一篇文章,其中說「余悲」應理解為「悲余」,意思是為我悲傷,他不知道這「余」字是簡化字,原為繁體,是「餘」。總之,繁體字多,好也罷,不好也罷,這是文言的特點,我們不能不注意。

5.1.3異體字多

兩個字或兩個以上的字,音同義同,只是形體不一樣,我們稱為異體字。表情達意,用一個夠了,卻要記兩個,如已經認識「管」,還要記個「箟」,增加了無謂的負擔,當然不好。常常還不只要多記一個,如「杯」要多記「盃」「桮」兩個,「窗」要多記「窸」「窓」「窻」「牕」「牒」五個。字形體不同,來源於時間長,地域廣,寫的人有不同的習慣。而異體流行之後,有些文人為了表示博雅,還常常故意用較冷僻的異體字。於是在舊時代,異體字就只能增加而不能減少。這是贅疣一類的病,最好割治。統一文字形體,秦始皇吞併六國以後,由李斯主持,搞過一次。後來就不再有人管。大規模地有計畫地整理異體字,是建國以後的事。1955年底公布了《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廢除了異體字一千左右。這之後,印文言作品,一般就不再用異體字。可是,正如上面所說,文言典籍幾乎都是舊時代印的,那裡面還是多有異體字。因此,文言的這種特點,雖然不合人意,我們還是不能不注意。

5.1.4通假字多

通假是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如把不準「帶」孩子寫為不準「代」孩子,把交「代」任務寫為交「待」任務,我們現在說是寫別字。自然,別字如果年齡增加,漸漸變為老牌子,得到多數少壯派認可,也就可以算正確了,如「交待」就是這樣。有人說,古人用通假字等於我們現在寫別字,這不完全對,因為情況有別。所謂別字,是有正牌以後,對冒牌的稱呼。推想較早時期(比如春秋戰國及其前),總有一些字,正牌未定,那就不管是南北對峙還是三國鼎立,都得算正統。這局面漸漸變化,一方勢力相對增長,其他相對削弱,於是用勢力大的那個字才有正確的意味,但用勢力削弱的那一個也未必可以算錯,比如不寫「早起」而寫「蚤起」,你說不對,他可以引《史記·項羽本紀》「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為自己辯護。因此,在這種地方,我們讀文言典籍,最好是多注意事實,少管對錯。事實是古人慣於用通假字,我們現在看(自然是戴著現在的眼鏡)會成為理解的障礙;但破除障礙並不難,是熟悉通假的情況,知道在這裡,此字等於彼字就可以了。

5.1.5少數典籍用楷字以外的字體

嚴格說,現在印書刊常用的鉛字是宋體,它和楷體有微小的分別。宋體是手寫楷體的方整化,就系統說仍然屬於楷體。我們現在讀的文言典籍,包括木版的在內,幾乎都是用楷體字。但是,如果我們讀的範圍較廣,鑽得較深,那就會遇見楷體以外的文字。大致說,這都是古文獻資料的影印或影寫。就字體說,有甲骨文,如劉鶚《鐵雲藏龜》、羅振玉《殷虛書契菁華》等;有金文(大篆),如王俅《嘯堂集古錄》、鄒安《周金文存》等;有小篆,除秦的金石遺物如《嶧山碑》、秦權秦量等以外,還見於許慎《說文解字》;有隸書,漢朝許多有名的石刻,如《張遷碑》《乙瑛碑》等都是;有草書,今存的許多帖,如王羲之《十七帖》、孫過庭《書譜》等都是;有行書,如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顏真卿《祭侄文稿》等都是。這類文獻資料性質專,量不大,可是它究竟是文言典籍中所有,所以想全面了解文言,也就不能視而不見。

5.2字音

漢語的字音是指一個音節,一般包括聲、韻、調三部分。所謂同音,是聲、韻、調都一樣;不同音,或者是聲、韻、調都不一樣,或者是三部分中的兩部分或一部分不一樣。以下泛泛談字音,都是指一個音節。

5.2.1字音變動快

同字形相比,字音的變動大多了。因為不管文言在眼睛裡怎樣穩定,它的音總要通過口語表現出來,而口語的音總在變,文言的音也就不能不隨著變。前面3.2.6節曾提到,不同時代的人讀《詩經》第一篇《關雎》,聲音不會一樣。這不同的時代也許距離不很遠,比如春秋末期和戰國中期。不一樣的具體情況,可惜過去沒有錄音設備,了解清楚是做不到了。但我們可以推知,是一定有變化。以「北京話」為證,許多外鄉人提起它,總把它看作調和穩定的整體,可是多年住在北京的人清楚地感覺到,就解放前的幾十年(那時候五方雜糅的程度還不很厲害)說,前後可以分為三種:前是老旗人的話,中是老北京的話,後是文化界(包括學生)的話。前後有小差別,是隨著時間變的結果。這變的情況,放眼歷史,太複雜了,我們所能推知的不過是由書面上透露的一點點概略。這概略同我們讀文言典籍有關係(主要是中古時期),所以應該扼要地介紹一下。

5.2.2上古音

因為是概略,所以不妨劃分為三段:上古,中古,近古。先說上古。中古、近古有韻書,上古沒有。研究上古音,主要是想搞清楚《詩經》押韻的情況,連帶也探索一下那時期聲母和聲調的情況。這風氣晚到宋朝才開始,到清朝許多漢學家手裡才有了可觀的收穫。可是各家的看法不盡同,如對於韻部,大致是越分越細:顧炎武分為十部,江永分為十三部,孔廣森分為十八部,王念孫分為二十一部,到王力先生就增到二十九部(詳見《詩經韻讀》)。對於聲母和聲調,各家的看法自然也不一致。但是根據各家研究的成果,我們可以知道上古字音的一些情況。這方面的知識可以解決閱讀時會碰到的某些疑難,如該押韻的地方,我們照今音讀不押韻,了解古音的情況之後,知道還是押韻。但我們的所知,就質說終歸是概略,就量說終歸是點滴,用這概略和點滴來追蹤古人讀時的聲音,自然還有很多困難。幸而我們讀文言典籍,一般是追求意義;至於聲音,知道與後代有別而不清楚「別」的細節,也沒有什麼大妨害。

5.2.3中古音

中古大致指南北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