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回顧公司治理的歷史

我把各位讀者帶回到1720年的歐洲,講一個歷史故事。

1720年,英國、法國等國針對當時所發生的三次歐洲金融危機擬定了一個《泡沫法案》。所謂三次金融危機,是指連續發生的三次股票市場大崩盤。各位可以上網查一下,包括法囯的「密西西比泡沫」和英國的「南海泡沫」[參見Irving(1998)]。

我們再往回看,在1720年之前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從16世紀到18世紀的一兩百年間,是所謂的「重商主義」時代。舉例而言,當時的歐洲各國政府,為了掠奪大量的黃金白銀所以成立了全世界第一家國有企業——東印度公司(這個公司給我們中囯人帶來了無窮的噩夢)。東印度公司是國有制企業,是以炮艦為前導、以贏利為目的一家公司。當時,歐洲各國政府為了掠奪殖民地,不停地打仗,打得民窮財盡。不得已只有發行戰爭債券,這是世界上第一種債券。但問題出來了,戰爭債券到期得還錢啊。如果還不起怎麼辦呢?那只有打「白條」了。把這些還不了款的「白條」摞成一堆的存量,英文就是「Stock」,也翻譯成「股票」。當時就有幾個聰明的人說,要還掉「白條」就得搞個「市場」來騙人。市場叫做「market」,所以就搞了一個「stock market」——「白條市場」(我們翻譯成「股票市場」)。

政府將「白條」賣給第一批傻瓜。第一批傻瓜再用同樣的理由賣給第二批傻瓜,然後再賣給第三批傻瓜。到最後把「白條」的價格炒得奇高無比。可是,這麼細小而不成熟的市場所寄託的只是未來不可預測的現金流。因而,終於發生了三次金融危機,就是我剛剛說的「密西西比泡沫」和「南海泡沫」。

到這個時候,歐洲各國政府才理解了股票市場官商勾結、內幕交易、操縱股價以及借錢炒股的本質。我們今天在中國股票市場上看到的不法事情在當時都曾發生過,只是很多人不了解這段歷史。歐洲三次金融危機過後,歐洲政府就在1720年推出了一個《泡沫法案》。英國政府禁止設立股份有限公司達,100年之久,而法國政府禁止使用「銀行」這個名詞達到了150年之久。

歐洲當時官商勾結情況非常普遍,這種腐敗竟然被視為是經濟發展的必然過程。而且這些利益團體到處散播一些似是而非的言論,包括政府圖利、利益團體有助於經濟的健康發展等等。因此,」些令人髮指的現象出現了,比如,利益團體賄賂、勾結國會議員通過牟利法案,乘機致富。亞當?斯密非常憂慮這種腐敗現象會導致大英帝國的沉淪,因此撰寫了《國富論》,希望改變大英帝國官商勾結的腐敗現狀。但是,當時的情況非常嚴峻,他要改變現狀就要使得議會的議員和利益團體脫鉤,但是他們勾結了那麼多年,哪有可能使得他們脫鉤呢?亞當?斯密為了終結這種勾結現象,他不僅要說明政治干預對經濟的損害,還必須從一般意義上論證經濟運轉完全不需要政府的干預。亞當?斯密不希望冗長的理論論述妨礙讀者的閱讀,於是,使用了一個有說服力的隱喻,這個隱喻在所有的經濟學著作中頻繁出現:那就是亞當?斯密論證了市場可以由「看不見的手」自我調節,由此反對政治干預經濟利益的再分配。亞當?斯密的《國富論》改變了人們的觀念,他提出「看不見的手」這個觀念,認為政府應該退出經濟運作舞台,讓經濟自由地發展才是對國家最為有利的,這個觀點使得那些操縱議會的人感到汗顏。

當時,另外一個因素則是工業革命的到來,比如蒸汽機和機械紡織等。工業技術使得英國北部的工業城鎮興起,因而,威脅到了地主的政治空間。其中一個關鍵的事件就是《穀物法》(the Laws)的出台,它限制了英國從一個新興國家——美國進口食品。較高的食品價格使得地主們可以向農民徵收更多的地租,但是這也增加了人們的生活成本,從而資產階級就必須為工人支付更高的工資,因而就減少了他們的利潤。為了廢除《穀物法》,資產階級必須在議會中不斷削弱地主們的政治權力。他們通過政治改革達到了這一目的。政治改革使得新型工業城市的政治權力得到了擴展,上議院的權力也受到了約束,最終,為資產階級主導立法奠定了基礎。

但是,其後的歐洲情況繼續惡化,並形成了資本主義最黑暗的時代。工人們工作很長的時間,卻只能得到極少量的工資。為了維持生計,工人只好將家裡的孩子送到一些生產環境不夠安全的地方去工作,從而剝奪了他們受教育的機會。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們1845年出版的《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一書中對這些苦難進行了描述。1799~1800年:英國通過的《聯合法》(the bination Acts)使得資本家僅需要提供給工人維持生計的最低工資,這個法案懲罰了一切妄想組織行業工會來保護自己利益的企圖。例如,1833年,一些農業工人想要建立工會,結果他們和一般刑事罪犯一起被流放到了澳大利亞。這些受害者至今仍被人們當作烈士紀念。資本家這種對政治的操縱是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提出「資本主義國家只是資產階級的執行委員會」這一論斷的基礎所在。另一個臭名昭著的例子發生在1901年的塔弗維爾案(the Taff Vale Case),其最終審判結果判定工人罷工不合法,因此將鐵路工人罷工導致的23000英鎊的經濟損失強加在了工人們的頭上,僱主可以從工人工資中扣除因罷工而產生的損失。

1867年,偉大的經濟學家馬克思在《國富論》出版90年之後寫了一本巨著,即《資本論》。這本書在當今世界歷史上所扮演角色的分量之重,是我們所不可想像的。當時的歐洲社會,是遍地暴動,社會嚴重動蕩不安。究其原因,就是社會財富由於資本主義發展過速,而造成以大欺小、以強欺弱的不公平現象。在社會財富分配嚴重不公的情況下,原始的資本主義遭到了挑戰。馬克思利用歷史的觀點,詳詳細細地披露了一個讓人悚動的理論,那就是勞動剩餘價值說。他寫這本書的時候,是以之前的經濟學家李嘉圖的觀點為依據。李嘉圖認為這個經濟體系所創造的財富是由勞動力所創造的。我們今天研究經濟學仍然秉承這個觀點。最原始的生產力就是勞動,勞動創造資本,資本因為勞動才有了後續的活動[這個理論在於1966年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薩姆爾遜(Samulson)在Quarterly Journal of Eics發表的論文中得到證實]。馬克思認為如果這個社會的財富是由勞動創造的,那麼資本家為什麼那麼富裕呢?顯然是資本家剝削了勞動者的剩餘價值。他以相當的篇幅陳述了一個觀念,就是從大歷史的視角來看,工業革命結束了封建王朝,而工業革命之後就是追求公平的共產主義。當時,所謂的「共產」,目的就是追求公平。馬克思並不是不重視效率,而是認為效率是由外部因素所推動的,例如蒸汽機的發明改進了效率。但是《資本論》對公平的追求影響了歐美國家此後數十年法制系統的改變。這本書所描繪的情況,深深地打動著每一個人的心,因為歐洲資本主義走到了1867年前後,幾乎要到達盡頭整個社會無法再容忍不公平的現象。當時,一種追求絕對自我的理念,使得巴黎、倫敦等地變成了骯髒、臭氣衝天的城市。每個人把大小便、垃圾都往街上倒,因為我只要自己好就是了,不管別人死活。這不是我們今天經常聽到的話嗎——「東西是自己的才會做得好?」但是,如果每一個人都只顧及自己好,而把不要的垃圾都扔到街上,那結果會使得整個巴黎、倫敦、維也納等城市臭氣衝天。當時,不論是經濟結構,還是社會環境,都處於崩潰的邊緣。所以《資本論》的結論就是資本主義必定滅亡。我可以告訴各位,馬克思心目中的原始的資本主義確實已經滅亡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