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二十一 橫吹曲辭一

橫吹曲,其始亦謂之鼓吹,馬上奏之,蓋軍中之樂也。北狄諸國,皆馬上作樂,故自漢已來,北狄樂總歸鼓吹署。其後分為二部,有簫笳者為鼓吹,用之朝會、道路,亦以給賜。漢武帝時,南越七郡,皆給鼓吹是也。有鼓角者為橫吹,用之軍中,馬上所奏者是也。《晉書?樂志》曰:「橫吹有鼓角,又有胡角。按周禮雲『以■鼓鼓軍事』。舊說雲,蚩尤氏帥魑魅,與黃帝戰於涿鹿,帝乃始命吹角為龍鳴以御之。其後魏武北征烏丸,越沙漠而軍士思歸,於是減為中鳴,尤更悲矣。橫吹有雙角,即胡樂也。漢博望侯張騫入西域,傳其法於西京,唯得《摩訶兜勒》一曲。李延年因胡曲更造新聲二十八解,乘輿以為武樂,後漢以給邊將,和帝時萬人將軍得用之。魏、晉以來,二十八解不復具存,而世所用者有《黃鵠》等十曲。」其辭後亡。又有《關山月》等八曲,後世之所加也。後魏之世,有《簸邏回歌》,其曲多可汗之辭,皆燕魏之際鮮卑歌,歌辭虜音,不可曉解,蓋大角曲也。又《古今樂錄》有《梁鼓角橫吹曲》,多敘慕容垂及姚泓時戰陣之事,其曲有《企喻》等歌三十六曲,樂府胡吹舊曲又有《隔谷》等歌三十曲,總六十六曲,未詳時用何篇也。自隋已後,始以橫吹用之鹵簿,與鼓吹列為四部,總謂之鼓吹,並以供大駕及皇太子、王公等。一曰棡鼓部,其樂器有棡鼓、金鉦、大鼓、小鼓、長鳴角、次鳴角、大角七種。棡鼓金鉦一曲,夜警用之。大鼓十五曲,小鼓九曲,大角七曲,其辭並本之鮮卑。二曰鐃鼓部,其樂器有歌、鼓、簫、笳四種,凡十二曲。三曰大橫吹部,其樂器有角、節鼓、笛、簫、篳篥、笳、桃皮篳篥七種,凡二十九曲。四曰小橫吹部,其樂器有角、笛、簫、篳篥、笳、桃皮篳篥六種,凡十二曲。夜警亦用之。唐制,太常鼓吹,令掌鼓吹。施用調習之,節以備鹵簿之儀,而分五部。一曰鼓吹部,其樂器如隋棡鼓部而無大角。棡鼓一曲十疊,大鼓十五曲,嚴用三曲,警用十二曲,金鉦無曲以為鼓節。小鼓九曲,上馬用一曲,嚴警用八曲。長鳴一曲三聲,上馬、嚴警用之。中鳴一曲三聲,用與長鳴同。二曰羽葆部,其樂器如隋鐃鼓部而加錞於,凡十八曲。三曰鐃吹部,其樂器與隋鐃鼓部同,凡七曲。四曰大橫吹部,其樂器與隋同,凡二十四曲。黃鐘角八曲,中呂宮二曲,中呂徵一曲,中呂商三曲,中呂羽四曲,中呂角曲曲,無射二曲。五曰小橫吹部,其樂器與隋同。其曲不見,疑同用大橫吹曲也。凡大駕行幸,則夜警晨嚴。大駕夜警十二曲,中警七曲,晨嚴三通。

皇太子夜警九曲,公卿已下夜警七曲,晨嚴並三通。夜警眾一曲,轉次而振也。

【漢橫吹曲一】

《樂府解題》曰:「漢橫吹曲,二十八解,李延年造。魏、晉已來,唯傳十曲:一曰《黃鵠》,二曰《隴頭》,三曰《出關》,四曰《入關》,五曰《出塞》,六曰《入塞》,七曰《折楊柳》,八曰《黃覃子》,九曰《赤之揚》,十曰《望行人》。

後又有《關山月》《洛陽道》《長安道》《梅花落》《紫騮馬》《驄馬》《雨雪》《劉生》八曲,合十八曲。」

【隴頭】

陳?後一曰《隴頭水》。《通典》曰:「天水郡有大阪,名曰隴坻,亦曰隴山,即漢隴關也。」《三秦記》曰:「其阪九回,上者七日乃越,上有清水四注下,所謂隴頭水也。」

隴頭征戍客,寒多不識春。驚風起嘶馬,苦霧雜飛塵。投錢積石水,斂轡交河津。

四面夕冰合,萬里望佳人。

【同前】

唐?張籍隴頭已斷人不行,胡騎夜入涼州城。漢家處處格鬥死,一朝盡沒隴西地。驅我邊人胡中去,散放牛羊食禾黍。去年中國養子孫,今著氈裘學胡語。誰能更使李輕車,收取涼州屬漢家。

【隴頭吟】

王維長安少年遊俠客,夜上戍樓看太白。隴頭明月迥臨關,隴上行人夜吹笛。關西老將不勝愁,駐馬聽之雙淚流。身經大小百餘戰,麾下偏裨萬戶侯。蘇武才為典屬國,節旄空盡海西頭。

【同前】

翁綬隴水潺湲隴樹黃,徵人隴上盡思鄉。馬嘶斜月朔風急,雁過寒雲邊思長。殘月出林明劍戟,平沙隔水見牛羊。橫行俱足封侯者,誰斬樓蘭獻未央。

【隴頭水】

梁?元帝銜悲別隴頭,關路漫悠悠。故鄉迷遠近,徵人分去留。沙飛曉成幕,海氣旦如樓。

欲識秦川處,隴水向東流。

【同前】

劉孝威從軍戍隴頭,隴水帶沙流。時觀胡騎飲,常為漢國羞。釁妻成兩劍,殺子祀雙鉤。

頓取樓蘭頸,就解郅支裘。勿令如李廣,功遂不封侯。

【同前】

車〈喿攵〉隴頭徵人別,隴水流聲咽。只為識君恩,甘心從苦節。雪凍弓弦斷,風鼓旗竿折。

獨有孤雄劍,龍泉字不滅。

【同前二首】

陳?後塞外飛蓬征,隴頭流水鳴。漠處揚沙暗,波中燥葉輕。地風冰易厚,寒深溜轉清。

登山一回顧,幽咽動邊情。

高隴多悲風,寒聲起夜叢。禽飛暗識路,鳥轉逐征蓬。落葉時驚沫,移沙屢擁空。

回頭不見望,流水玉門東。

【同前】

徐陵別塗聳千仞,離川懸百丈。攢荊夏不通,積雪冬難上。枝交隴底暗,石礙坡前響。

回首咸陽中,唯言夢時往。

【同前】

顧野王隴底望秦川,迢遞隔風煙。簫條落野樹,幽咽響流泉。瀚海波難息,交河冰未堅。寧知蓋山水,逐節赴危弦。

【同前】

謝燮隴阪望咸陽,徵人慘思腸。咽流喧斷岸,游沫聚飛梁。鳧分斂冰彩,虹飲照旗光。

試聽鐃歌曲,唯吟《君馬黃》。

【同前二首】

張正見隴頭鳴四注,徵人逐貳師。羌笛含流咽,胡笳雜水悲。湍高飛轉駃,澗淺盪還遲。

前旌去不見,上路杳無期。

隴頭流水急,流急行難渡。遠入隗囂營,傍侵酒泉路。心交賜寶刀,小婦成紈褲。

欲知別家久,戎衣今已故。

【同前二首】

江總隴頭萬里外,天崖四面絕。人將蓬共轉,水與啼俱咽。驚湍自涌沸,古樹多摧折。

傳聞博望侯,苦辛提漢節。

霧暗山中日,風驚隴上秋。徒傷幽咽響,不見東西流。無期從此別,更度幾年幽。

遙聞玉關道,望入杳悠悠。

【同前】

唐?楊師道隴頭秋月明,隴水帶關城。笳添離別曲,風送斷腸聲。映雪峰猶暗,乘冰馬屢驚。

霧中寒雁至,沙上轉蓬輕。天山傳羽檄,漢地急徵兵。陣開都護道,劍聚伏波營。

於茲覺無度,方共濯胡纓。

【同前】

盧照鄰隴阪高無極,徵人一望鄉。關河別去水,沙塞斷歸腸。馬系千年樹,旌懸九月霜。

從來共鳴咽,皆是為勤王。

【同前】

王建隴水何年隴頭別,不在山中亦嗚咽。徵人塞耳馬不行,未到隴頭聞水聲。謂是西流入蒲海,還聞北去繞龍城。隴東隴西多屈曲,野麋飲水長簇簇。胡兵夜回水傍住,憶著來時磨劍處。向前無井復無泉,放馬回看隴頭樹。

【同前】

於濆借問隴頭水,終年恨何事。深疑嗚咽聲,中有徵人淚。昨日上山下,達曙不能寐。

何處接長波,東流入清渭。

【同前二首】

僧皎然隴頭心欲絕,隴水不堪聞。碎影搖槍壘,寒聲咽幔軍。素從鹽海積,綠帶柳城分。

日落天邊望,逶迤入塞雲。

秦隴逼氐羌,徵人去未央。如何幽咽水,並欲斷君腸。西注悲窮漠,東分憶故鄉。

旅魂聲攪亂,無夢到遼陽。

【同前】

鮑溶隴頭水,千古不堪聞。生歸蘇屬國,死別李將軍。細響風凋草,清哀雁落雲。

【同前】

羅隱借問隴頭水,年年恨何事。全疑嗚咽聲,中有徵人淚。自古無長策,況我非深智。

何計謝潺湲,一宵空不寐。

【出關】

魏徵中原還逐鹿,投筆事戎軒。縱橫計不就,慷慨志猶存。策杖謁天子,驅馬出關門。

請纓系南越,憑軾下東籓。鬱紆陟高岫,出沒望平原。古木吟寒鳥,空山啼夜猿。

既傷千里目,還驚九折魂。豈不憚艱險,深懷國士恩。季布無二諾,侯嬴重一言。

人生感意氣,功名誰復論。

【入關】

梁?吳均羽檄起邊庭,烽火亂如螢。是時張博望,夜赴交河城。馬頭要落日,劍尾掣流星。

君恩未得報,何論身命傾。

【同前】

唐?賈馳河上微風來,關頭樹初濕,今朝關城吏,又見孤客入。上國誰與期,西來徒自急。

【同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