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四章

瑪麗安在麥倉里透露了克萊爾那件事以後,苔絲的心思又不止一次地集中到了那個地方——遠方那個牧師住宅。她的丈夫曾經叮囑過她,她要是想寫信給克萊爾就通過他的父母轉,她要是遇到困難就直接去找他們。但是她感到她在道德上已經沒有資格做他的妻子了,所以她總是把她想寫信給丈夫的衝動壓制下來;因此她感到,自從她結婚以來,她對於牧師住宅那一家人來說,就像對她自己的家一樣,實質上是不存在的。她在這兩個方面的自尊和她的獨立的性格是一致的,因此她在對自己應得的待遇經過仔細思考之後,就從來不再去想她在名分上應該得到的同情和幫助了。她決定由自己的品質來決定自己的成功與失敗,放棄自己對於一個陌生家庭這種法律上的權力,那不過是那個家庭中有一個成員因為一時的感情衝動,在教堂的名冊上把他的名字寫在她名字的旁邊罷了。

但是現在伊茨的故事刺激了她,才使她感到她忍耐的程度是有限度的。她的丈夫為什麼還沒有寫信給她?他曾經明確地告訴過她,他至少要讓她知道他已經去了什麼地方,但是他連一行字的信也沒有寫給她,沒有把他的地址告訴她。他真的對她漠不關心嗎?還是他病倒了?自己是不是應該對他主動一些呢?她一定要把自己渴望的勇氣鼓起來,到牧師住宅去打聽消息,對他的沉默表示自己的悲哀。如果安琪爾的父親果真是他描述的那樣一個好人的話,他一定會理解她的焦渴的心情的。至於她在社會上的艱難,她可以避而不談。

不到周末她是不能離開農場的,所以只有禮拜天才是她拜訪牧師住宅的機會。燧石山地處白堊質高原的中心,直到現在還沒有火車通到這兒,所以她只有靠步行到那兒去。由於來回都是十五英里的路程,所以她得起個大早,用一整天的時間來完成這件事。

兩個禮拜以後,風雪過去了,接著又是一場嚴酷的霜凍,她就利用道路凍住了的時候去進行這次拜訪。禮拜天的早上,她在四點鐘就下了樓,在星光里出門上路了。天氣仍然很好,她走在路上,地面像鐵砧一樣,在她的腳下錚錚直響。

聽說她這趟出門與她的丈夫有關,瑪麗安和伊茨都很關心。她們兩個住的地方和苔絲在一條街上,和苔絲住的地方隔了一段路,在苔絲動身的時候都來幫助她。她們都勸苔絲穿上她最漂亮的衣服,這樣才討她公婆的歡心;但是苔絲知道老克萊爾先生是一個樸素的加爾文派,對這方面並不在乎,所以她就對她們的建議懷疑起來。自從她不幸的婚姻開始以來,已經過去一年了,但是在當時滿滿一櫃新嫁娘衣服里,現在她保存下來的衣服,還是足夠她把自己打扮成一個美麗動人而又不追求時尚的樸素的鄉下姑娘。她穿的是一件淺灰色毛料長袍,在長袍的白色鑲邊的映襯下,她的臉和脖子的粉紅色皮膚更加艷麗了。她在長袍的外面套一件黑色的天鵝絨外套,頭上戴一頂黑色的天鵝絨帽子。

「要是你的丈夫現在看見你,一定要萬分憐愛你了?你的確是一個大美人呀!」伊茨·休特打量著苔絲說,那時苔絲正站在門口,外面是青藍色的星光,屋內是昏黃的燭光。伊茨說這句話時,胸懷寬厚,全然不顧貶低了自己;她在苔絲的面前不能

一個女人的心只要有楱子那樣大就不能——同苔絲作對,苔絲對她自己的這些同類,用她非同一般的熱情和力量影響了她們,把女人那些嫉妒和仇視的卑鄙感情都壓下去了。

她們在她的身上這兒抻一抻,拍一拍,那兒刷一刷,然後才讓她出門,看著她消失在黎明前的晨光里。苔絲邁開大步走了,她們能夠聽見她走在堅硬的路面上的腳步聲。即使是伊茨,她也希望苔絲這次拜訪能獲得成功,她雖然並不注重自己的道德,但是她想到自己一時受到克萊爾的誘惑而沒有做出對不起她朋友的事的時候,心裡就感到高興。

去年克萊爾同苔絲結婚時到現在整整一年了,只不過差了一天的日子,也就差了幾天,克萊爾離開她就一年了。在一個乾燥晴朗的冬季早晨,在白堊質山脊上清爽稀薄的空氣里,她邁著輕快的步伐趕路;她去完成自己的這樣一項任務,心裡並沒有感到氣餒。毫無疑問,她在動身時的夢想就是要討她婆婆的歡心,把自己的全部歷史告訴那位夫人,爭取她站到自己一邊來,這樣她就能把那位逃走了的人弄回來了。

不久,她走到了那片寬大的斜坡邊緣,斜坡下面就是黑荒原谷的大片沃土,現在還隱匿在霧靄里,沉睡在黎明中。這兒和高地無色的空氣不同,在山谷里,那兒的大氣是一種深藍色。和她在高地上勞作的田地也不一樣,高地上的田地是一百畝一塊,而谷里的田地要小得多,不過五六畝一塊,這無數塊土地從山上望去,就好像網羅一樣。這兒風景的顏色是一種淺褐色;再往下就和佛盧姆谷一樣了,差不多成了青綠色。可是,她的悲傷就是在那個山谷里形成的,所以她不像以前那樣喜歡它了。美在她看來,正如許多深有感觸的人一樣,並不在美的事物本身,而是在它的象徵。

她沿著山谷的左邊堅定地向西走去;從那些欣托克村莊的上方經過,在從謝爾屯通向卡斯特橋的那條大路那兒向右轉彎的地方穿過去,又沿著道格布利山和高斯托利走,在道格布利山和高斯托利之間,有一個被稱作魔廚的小山谷。她沿著那段上坡路走到手形十字柱那兒,那根石頭柱子孤零零地、靜悄悄地聳立在那兒,表示一件奇事,或者兇殺案,或者兩者都有的發生地點。她再往前走了三英里,從一條小路上穿過那條筆直的、荒涼的叫做長槐路的羅馬古道;她一走到古道那兒,就立即從一條岔路上往下走,下了山就進了艾維斯黑德鎮或者村,到了那兒,她就走了一半的路了。她在艾維斯黑德休息了一會兒,又吃了一次早飯,吃得又香又甜——她不是在母豬與橡實客棧吃的飯,為了避開客棧,她是在教堂旁邊的一家農舍里吃的飯。

苔絲剩下的後一半路是取道本維爾路,從較為平緩的地區走過去。不過,隨著她和她這次要拜訪的地點之間距離的縮短,她拜訪成功的信心卻越來越小了,要實現這次拜訪的任務也越來越難了。她的目的如此明確,四周的景物卻是如此朦朧,她甚至有時候還有迷路的危險。大約到了中午,她在一處低地邊上的柵欄門旁歇了下來,愛敏寺和牧師住宅就在下面的低地里。

她看見了教堂的四方形塔樓,她知道這個時候牧師和他的教民正聚集在塔樓的下面,因此在她的眼裡是一種肅穆的神氣。她心裡想,要是設法在平時到這兒來就好了。像牧師這種好人,也許對選擇在禮拜天到這兒來的女人有一些偏見,而不知道她的情形的緊迫性。事到如今,她也不能不往前走了。她已經走了這樣遠的路,穿的是一雙笨重的靴子,於是就把腳上的靴子脫下來,換上一雙漂亮的黑漆輕便靴子,把脫下來的靴子塞到門柱旁邊回來時容易找到的樹籬里,這才往山下走去;在她走近那座牧師住宅的時候,她的臉剛才被冷空氣凍紅了的顏色也慢慢地消褪了。

苔絲希望能出現一件有利於她的事情,但是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牧師住宅草坪上的灌木,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她用盡了自己的想像,而且也儘可能把自己打扮漂亮了,但是想像不出那就是他的近親住的屋子;可是無論在天性還是在感情方面,都沒有什麼本質上的東西把她和他們分開,他們在痛苦、快樂、思想、出生、死前和死後都是一樣的。

她鼓起勇氣走進牧師住宅的柵欄門,按了門鈴。事情已經做了,就不能後退了。不,事情還沒有做完,沒有人出來為她開門。她得鼓起勇氣再做一次。她又第二次按了門鈴。她按門鈴引起的激動,加上走了十五英里路後的勞累,因此她在等人開門的時候,不得不一手撐著腰,用胳膊肘撐著門廊的牆壁歇著。寒風刺骨,長春藤的葉子被風吹得枯萎了、枯黃了,不停地互相拍打著,把她的神經刺激得煩躁不安。一張帶有血跡的紙,被風從一戶買肉人家的垃圾堆里吹了起來,在門外的路上飛舞著;要落下來又顯得太輕,要飛走又顯得太重;陪著它一起飛舞的還有幾根枯草。

她把第二次門鈴按得更響,但仍然沒人出來開門。於是她就走出門廊,打開柵欄門走了出來。儘管她心有不甘地盯著房子的前面,彷彿要回去似的,但還是把柵欄門關上了,這時才鬆了一口氣。有一種感覺在她的心裡反覆出現,他們也許認出她了(但是她不知道是怎樣認出來的),所以才吩咐不要為她開門。

苔絲走到拐角的地方,能做的她都做了;但是她決心不要因為自己一時的動搖而給將來留下悔恨,所以就又走回屋前,把所有的窗戶都看了一遍。

啊——原來是他們都去了教堂,所有的人都去了。她記得她的丈夫說過,他的父親堅持要全家人,包括所有的僕人在內,都要去教堂作禮拜晨禱,回家時總是吃冷飯。因此,她必須等到晨禱結束他們才能回來。她不願等在屋子的前面,免得引起別人注意,所以就繞過教堂,向一條籬路里走去。但是就在她走到教堂院子門口時,教堂裡面的人已經開始湧出來,苔絲自己也裹在了人群當中。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