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一章

讓我們從前面敘述的冬天的事情轉而敘述現在十月的一天吧,這是安琪爾和苔絲分手八個多月以後。我們發現苔絲的情形完全改變了;她不再是把箱子和小盒子交給別人搬運的新娘子了,我們看見的是她自己孤零零地挽著籃子,自己搬運包裹,和她以前沒有做新娘子時完全一樣了。在此之前,她的丈夫為了讓她過得舒服一點而給準備了寬裕的費用,但是現在她只剩下了一個癟了的錢袋。

在她再次離開馬洛特村她的家後,整個春天和夏天她都是在體力上沒有太大的壓力下度過的,主要是在離黑荒原谷以西靠近布萊底港的地方做些奶場上的工作,那個地方離她的故鄉和泰波塞斯一樣的遠。她寧願這樣自食其力。在精神上,她仍然停留在一種完全停滯的狀態中,她做的一些機械性的工作不僅沒有消除這種狀態,相反助長了這種狀態。她的意識仍然在從前那個奶牛場里,在從前那個季節里,仍然在從前她在那兒遇見的溫柔的情人面前——她的這個情人,她一伸手剛要抓住他,擁有他,他就像幻象中的人影不見了。

奶牛場里的雜工到奶量減少的時候就不需要了,因為她沒有找到和在泰波塞斯奶牛場一樣的第二份正式工作,所以她只能做一個編外的臨時工。但是,由於收穫的季節現在已經開始了,所以她只要從牧場轉到有莊稼的地方,就可以找到大量的工作,這種情況一直繼續到收穫結束。

在克萊爾原來給她的那筆五十鎊錢里,她從中扣除一半給了她的父母,算是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報答,如今她只剩下二十五鎊了,到如今她還只用了一點兒。但是現在到了倒霉的雨季,在這期間,她只好動用她剩下的那些金幣了。

她真捨不得把那些金幣用了。那些金幣是安琪爾交到她手上的,又新又亮,是他為她從銀行里取出來的。這些金幣他撫摸過,因此它們就成了神聖的紀念品了——這些金幣除了他們兩個人接觸過,似乎還沒有其它的歷史——用掉這些金幣就如同把聖物扔掉。可是她不得不動用這些金幣,只好讓這些金幣一個一個從她的手中消失了。

她不得不經常寫信,把自己的地址告訴母親,但是她把自己的境遇隱瞞了。當她的錢快要用完的時候,她母親寫來的一封信送到了她的手上。她的母親告訴她,她們家陷入了非常艱難的境地;秋雨已經把屋頂淋透了,屋頂需要完全重蓋;但是由於上一次蓋屋頂的錢還沒有付賬,所以這次別人就不給蓋了。還有,樓上的橫樑和天花板也需要修理,這些花費加上上一次的賬單,一共是二十五鎊的數目。既然她的丈夫是一個有錢人,不用說現在已經回來了,她能不能給他們寄去這筆錢呢?

就在這時候,克萊爾的銀行差不多剛好給苔絲寄了三十鎊錢來,情形既是那樣窘迫,所以她一收到那三十鎊錢,就把她母親需要的二十鎊錢寄了去。在剩下的那十鎊錢里,她又用了一些置辦了幾件冬衣,雖然嚴冬就在眼前,而她剩下的錢卻是不多了。當她用完了最後一個金幣的時候,她就只好考慮安琪爾給她說過的一句話了,當她需要錢的時候就去找她的父親。

但是苔絲越是思考這個辦法,她越是猶豫起來。因為克萊爾的緣故,她產生了一種情緒,敏感,自尊,不必要的羞恥,無論叫它們什麼,這種情緒讓她把她和丈夫分居的事向自己的父母隱瞞起來,也阻止她去找她丈夫的父親,去告訴他說,她已經花光了她的丈夫給她留下的一筆數目可觀的錢。大概他們已經瞧不起她了;現在像叫化子一樣,不是更讓他們瞧不起嗎!這樣考慮的結果,就是這位牧師的媳婦決不能讓她公公知道了她目前的狀況。

她對同她丈夫的父親通信感到猶豫,心想這種猶豫也許隨著時間的流逝就會減弱;可是她對於自己的父母剛好相反。她結婚以後,回到父母家裡住了幾天,接著就離開了,給他們留下的印象是她最終找她丈夫去了;從那時到現在,她從來沒有動搖自己等丈夫回來的信心,在無望中生出希望,她的丈夫到巴西去只是短暫的,此後她就會回來接她,或者寫信讓她去找他;總之,他們不久就會向他們的家庭和世界表現出和好如初的情形。她至今仍然抱有這個希望。她的父母用這次露臉的婚姻掩蓋他們第一次的失敗以後,再讓她的父母知道她是一個棄婦,知道她接濟了他們之後,現在全靠她自己的雙手謀生,這的確太讓人難堪了。

她又想起了那一副珠寶。克萊爾把它們存在哪兒,她並不知道,這無關緊要,即使在她的手裡,她也只能使用它們,而不能變賣它們。即便它們完全屬她所有,她用實質上根本就不屬於她的名份去擁有它們,這也未免太卑鄙了。

與此同時,她丈夫的日子也決不是沒有遭受磨難。就在此時,他在靠近巴西的克里提巴的粘土地里,淋了幾場雷雨,加上受了許多其它的苦難,病倒了,發著高燒,同時和他一起受難的還有許多其他英國農場主和農業工人,他們也都是因為巴西政府的種種許諾被哄騙到這兒來的。他們依據了那種毫無根據的假設,既然在英國的高原上耕田種地,身體能夠抵擋住所有的天氣時令,自然也能同樣抵擋巴西平原上的氣候,卻不知道英國的天氣是他們生來就習慣了的天氣,而巴西的氣候卻是他們突然遭遇的氣候。

我們還是回來敘述苔絲的故事吧。就是在這個時候她用完了最後的一個金幣,也沒有另外的金幣來填補這些金幣的空位,而且因為季節的關係,她也發現要找到一個工作極其地困難。她並不知道在生活的任何領域裡,有智力、有體力、又健康、又肯乾的人總是缺少的,因此她並沒有想到去找一個室內的工作;她害怕城鎮,害怕大戶人家,害怕有錢的和世故的人,害怕除農村以外所有的人。黑色的憂患①是從上流社會來的。那個社會,也許比她根據自己一點兒經驗所以為的那樣要好一些。但是她沒有這方面的證明,因此在這種情形下,她的本能就是避免接觸這個社會。

①黑色的憂患(Black care),見羅馬詩人賀拉斯《頌歌》第三章第一節第四十行。

布萊底港以西有一些小奶牛場,在春天和夏天,苔絲在那兒做過臨時擠奶女工,而現在這些奶牛場已經不需要人手了。到泰波塞斯去,要是奶牛場老闆僅僅出於同情,大概也不會不給她一個位置;從前在那兒的生活雖然舒服,但是她不能回去了。現在和過去倒了過來,這太不能令人忍受了;她要是回去,也許會引來對她所崇拜的丈夫的責備。她無法忍受他們的同情,更不願看見他們在那兒相互低聲耳語,議論她的奇怪處境;只要他們能夠把知道的她的事情藏在心裡,她差不多還是可以面對那兒熟悉她環境的每一個人。正是他們在背後對她的相互議論,使她這個敏感的人退縮了。苔絲無法解釋這中間的差異,但是知道她感覺到了這一點。

現在,她正在向本都中部一個高地農場走去。她收到瑪麗安寫給她的一封信,那封信幾經輾轉才送到她的手上,推薦她到那個農場去。瑪麗安不知道怎麼知道了她已經同丈夫分居了——大概是從伊茨·休特那兒聽說的——這個好心的喝上了酒的姑娘,以為苔絲陷入了困境,就急忙寫信給她從前的這位老朋友,告訴她的老朋友,說她離開奶牛場後就到了這個高原農場上,如果她真的還是像從前一樣出來工作的話,那兒還有幾個工作位置,希望能在那個農場上同她見面。

冬日的白晝一天天變短了,她開始放棄了得到她丈夫寬恕的所有希望:她有了野生動物的性情,走路的時候全憑直覺,而從不加思考——她要一步步一點點地把自己同多事的過去割斷,把自己的身分消除,從來也不想某些事件或偶然性可能讓人很快發現她的蹤跡,這種發現對她自己的幸福卻是很重要的。

在她孤獨的處境中,自然有許多困難,而其中她的容貌惹人注意卻不能算是最小的。在克萊爾的影響下,她除了原先的天然魅力,現在又增添了優雅的舉止。她最初穿著準備結婚穿的服裝,那些對她偶然的注目倒還沒有引起什麼麻煩的事情,但是當她的衣服穿破以後不得不穿上農婦的服裝時,就不只一次有人當面對她說出粗魯的話來。不過,一直到十一月一個特別的下午,還沒有引起人身侵犯的恐懼。

她寧願到布萊底河的西部農村去,也不願到她現在去的那個高地農場,因為別的不說,西部農村那兒離她丈夫的父親的家也要近些。她在那個地方尋找工作,沒有人認識她,她還想,她也許有一天打定了主意,會去拜訪牧師住宅,想到這些她就感到高興。不過一旦決定了到比較高和乾燥的地方去找工作,她就轉身向東,一直朝粉新屯的村子走去,並打算在那兒過夜。

漫長的籬路沒有變化,由於冬日的白晝迅速縮短,不知不覺就到了黃昏。她走到一個山頂,往下看見那條下山的籬路,彎彎曲曲地伸展出去,時隱時現,這時候,她聽見背後傳來了腳步聲,不一會兒,就有一個人走到了跟前。那個人走到苔絲的身邊說——「晚上好,我漂亮的姑娘。」苔絲客氣地回答了他的問話。

那時候地上的景物都差不多昏暗了,但是天空的餘光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