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不讓他人說「不」的心理操縱術

根據心理學的「採納原則」要讓對方同意你的見解,首先必須同意對方,然後才能去說服他,使他贊成你的主張。

心理學上的面談治療經常採用所謂的「採納」方法,亦即一種「非指示的方法」即使對方的主張、言詞、態度、感情、信念等是屬於非理性、非道德的,也要先接受這些概念,這樣對方就會感到自己受到了尊敬,產生安全感。在這種情況下,較容易搞好人際關係,從而輕而易舉地讓對方接受你的主張。

這種方法除了用於心理治療,還可在其他方面奏效。特別是那些推銷員,當遇到頑固不化或斷然拒絕的客戶時,即可採用諸如「就如同你所說一樣……」「說的有理」或「的確如此……」之類的說法。

美國心理學家艾克曼為改變學生的意見所做的實驗也是如此。對凡是反對死刑制度的學生,他始終先以「好的」兩字來回答,最後終於使學生改變初衷。

「你如果站在我的立場將會怎麼做?」這種說服方法是說服術的第一步。

讓對方擔任你扮演的角色,從對方的談話中得到你所需要的東西。這種方法就相當於把自己暫交給對方處置,讓對方站在自己的立場說話,再在談話中發掘對自己有益的內容,以便以後採用。

要說服他人,就要讓對方參與自己的事情,並投入關注之心,這是說服的第一條件。再從對方關心的程度探究對方的意見,這是說服的第二條件。「假如你站在我的立場該怎麼做?」

這種說服方法便滿足了這兩個條件。這種方法也可改為一般的說法:「當你處在這種場合時,你會怎麼處理?」這樣你一定可以從對方的答話中發現對方是站在你的立場發言,同時找到對你有幫助的資料。

人的思維和語言有一種慣性,利用這種慣性,在一系列只能用「是」來回答的問題中隱藏一個你想要對方回答「是」的問題,就能獲得你所需要的答覆。

美國一家保險公司的總經理與他要調動的職員的談話就採用了這種手法,最後讓對方欣然說出「好」同意調職:「今天天氣真好。」

「嗯!」

「春天好像來了。」

「我也這麼覺得。」

「你的太太和孩子都好吧?」

「嗯,他們都很好。」

「你35歲了吧!」

「是啊!上個月才過35歲生日。」

「你進公司已有13年了吧!」

「對!剛滿13年。」

以讓對方說「是」的問話逐步升級,最後便將話頭轉向談話的目的。

「你會同意這次調動。」

「是的,我當然很樂意說OK。」

這就是將對方慢慢引入催眠狀態的問答法,預先準備好幾個能讓對方說「是」的問題,然後再將主要問題提出,引導對方說「是」。

站在對方的立場,發掘對方的欲求、情感,據此說服對方,這是語言說服的基本方法。

事實上,很多事情都是由於雙方各持己見,誰也不願意讓步,才沒有成功的。要想改變這種情況,有時需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提出改變僵局的對策。比如當對方持否定意見時,就從對方的觀點出發,尋找導致否定結論的具體原因,然後一一列舉出來,對症下藥,使對方不再堅持己見。如,三國時諸葛亮勸說東吳孫權聯劉抗曹時使用的就是這一方法。即先站在東吳的立場上,提出東吳能戰則戰,不能戰則降,以此旁敲側擊,說服了孫權。

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試驗,要求每個家庭將「大家來美化城市」的宣傳標牌立在門前。試驗由兩個小組分別進行。第一小組先要求受試者立起小標牌,繼而要求設立更大的標牌;第二小組則在一開始就要求對方設立大標牌。結果是第一小組的成功率為76%,第二小組只有17%。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有求於人時,如果一開始就獅子大開口,對方一定會難以接受,一口回絕。相反,若先從小事入手,待對方接受後再逐步加碼,對方就不好推辭了。

下列三種說法,你認為哪種最容易被接受:

(1)做作業。

(2)請做作業。

(3)我們一起做作業。

大多數人都會選擇第三種。為什麼第三種最容易被接受?將三種說法做比較,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做作業」一般是布置作業的老師或嘮嘮叨叨的媽媽會採用這種說法;對於心存反抗的孩子,母親會以「請做作業」來提出要求;至於「我們一起做作業」則是站在做作業的學生的立場說話的。

從以上分析可知,最不受限制、最容易為人接受的,就是採用和自己處境相似的人的話語。根據專家的說法,同一句話,「圈內人」說容易被接受,「圈外人」說容易遭拒絕。因此,向他人提要求,應採取「圈內人」的口吻,從而提高說服效果。

與人打交道要想達到目的,必須做到不觸犯對方的自尊心,若能在講話中進一步喚起對方的優越感,也許你的要求已被對方答應了一半。

有一位地方上的政治家,當他想和中央政界大人物交談時,總是以「就我來說,不太了解……」「也許我誇大其辭……」作為慣用開場白。別人問他為何要說這些話?他說是無意中使用,由於上司很高興,便一直採用下來。

「我不太了解」這句話,既能表示自己的謙虛,又能滿足對方的優越意識,於是便產生了效果。

與人交往時,如果對方是有較高地位的人或有某方面特長的人,可以採用這種方法來達到你的目的。即先肯定對方的地位或特長,再說些尊重的言詞,定會大受歡迎,令其欣慰,從而容易滿足你的要求。

一旦人的自尊心得到滿足,就再也難以說「不」字了。所謂比較級形容詞的使用方法,就是暗中誇獎對方已「達到」所期望的某種水準,並懇請他再「好上加好」從而誘導對方就範。

美國一則著名的募捐廣告詞「你今年能捐出更多的錢嗎?」

就使用了比較級的形容詞「更多」看廣告的人也許過去從未捐過一毛錢,但該廣告認定他去年已捐了部分款項。由於這句話滿足了人的自尊心,於是人們容易高興地掏腰包。

仔細研究廣告詞,就會發現很多形容詞都具有比較級的共同性質。例如:「這本連載小說,可以使你有更正確的見識。」

「XX口紅,將使你更具魅力。」

這些文字廣告雖然省略了被比較的對象,但都暗含承認消費者在已有的理想狀態下,可以更上一層樓的意思,因而容易贏得人們的青睞。

使用比較級的形容詞,會使人們對自我狀態有很不錯的滿足感。由於已有滿足感,對於新的更高更多的目標便不再容易否定了。

評論他人時,若直接稱呼「你」或「你們」是容易使對方心生抵觸的。應盡量使稱呼變得抽象些,這樣對方就不會覺得是在說自己,而無形中解除了心理戒備,使你能輕而易舉地說服他。

一些長輩在批評某個調皮搗蛋的小夥子時多會說:「現在的年輕人呀……」

這種不明確指明對象的說法,由於是泛指某一類人,因而會減少被批評者的反抗。

如果用不明確的稱呼稱呼人,並反覆地使用,將會使對方感到遲鈍。例如,將人、男、女、年輕人、老年人、大人、小孩子等字眼在交談中錯綜使用,對方就會覺得自己不屬於其中的一員,因而不會有激烈的反應。

想說服對方,使他人順從己意,除表達的內容外,給人印象深刻的字句格外有效。常用「那」字,造成對方似乎對該事早已熟知的錯覺,無形中便會增加你的說服力。比如「那部車是你一直想買的」這種表達方式,使人產生一種長久以來就一直盼望著的錯覺,即使他從來就沒等待過。

一些女性周刊雜誌常常刊登帶有「那」字的字句,如:「她和媽媽一同哭泣的那聲音猶在耳畔」「那位姐姐自殺未遂,為什麼?」

「那位女士的離婚談判陷入僵持局面」等。這類話使本來不知道的事由於「那」字的使用,給人似乎以前就知道的錯覺。

指示代詞「那」字,可代表本人以外有記憶或無記憶的萬物及共同知覺的印象反應。常用「那」字,似乎是在說話人與聽者之間搭建橋樑,引導聽者進入說話人的世界,使聽者無形中解除了抵抗而表示同意。

行為學的相互作用影響體系揭示:在各種僵持局面中,如果一方坦率承認自己「可能有錯」對方也許就會不再堅持原來的立場,事態轉向你所期盼的方向發展。

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試驗,意在改善一群相互看不順眼的人之間的關係。方法是:將這一群人分為兩組,叮嚀其中一組,要以和善的眼光看待對方,表示友好的態度。結果另一組未經指示的人也能自然地表示友好,實驗成功率佔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的憲法得以順利誕生,就得力於著名政治家富蘭克林的化敵為友之術。當時,在制憲會議上,與會者對憲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