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講 含英咀華 百寶爭輝——鑲嵌藝術

中國的鑲嵌藝術的產生時間比我們想像的要早,夏商周時期就已經有非常好的鑲嵌藝術了。

比如夏代二里頭文化的鑲松石獸面紋的銅飾牌,具體用途不是很清楚,但做得非常優美,松石鑲嵌得很滿。商代婦好墓里出土了一件著名的嵌松石象牙杯,也鑲嵌得非常精美。綠松石是中國古代工藝,尤其是比較遠古的鑲嵌工藝中常用材質之一。

周代有嵌螺鈿的獸面壘,這是在青銅器上鑲嵌。戰國到漢代,錯金銀的工藝登峰造極。錯金銀也是一種鑲嵌技術。比如戰國中山王墓出土了錯金銀虎噬鹿的器座,非常漂亮。這些文物都表明中國的鑲嵌藝術在很早的時間就非常成熟了。

今天講鑲嵌藝術,先從螺鈿講起,它跟我們的生活相對比較近。目前發現最早的螺鈿鑲嵌,就是那件周代獸面。至少從周代起,螺鈿就成為鑲嵌藝術的材料。所謂螺鈿,就是以螺類、貝類的外殼為原料。為什麼是螺鈿呢?首先,跟我們早期的價值觀有關。中國貨幣最原始的形態是貝幣,貝就是貝殼。今天貨幣的"貨"字底下還是一個"貝"字,證明早期的貨幣概念就是貝。宋代以後,出現大量鑄銅,為什麼人們都喜歡用銅香爐呢?因為銅香爐跟錢有關。錢是銅錢,是計重製的,銅的分量對應錢的多少,所以大家都願意鑄造一個銅香爐,這是價值觀。其次,貝殼相對容易獲取,加工也相對簡單。第三,貝殼本身有美麗的自然光澤,賞心悅目。尤其各種貝類不同,所折射出來的光澤也不同,這也是受市場歡迎的一個潛在原因。

魏晉南北朝時期,豪門貴族都願意鬥富,你有一個寶貝,我也有一個寶貝,大家拿出來爭奢鬥富。這種風氣也大大推動了鑲嵌藝術的發展。《北史》記載,魏太后曾贈給和尚"七寶胡床"。我講過,"胡床"就是馬扎。這個"七寶"是什麼呢?佛經上有各種記載,但不管哪種記載,裡面都少不了硨磲。硨磲,指一種比較大型的貝殼。圓明園遺址中還留有一個硨磲形狀的大石雕,呈波浪狀。比如《法華經》上記載的"七寶"是: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真珠、玫瑰。我講過,玫瑰就是美玉,硨磲就是貝殼,其他的今天都能聽得懂。日本有一種"七寶燒",類似於我們的景泰藍,就是掐絲琺琅。不同的是掐絲琺琅所填的彩料是不透明的,七寶燒所填的彩料是透明的,玻璃感特強。

螺鈿工藝作為一種美學追求,從很早的時候就開始了。它最早是一種財富追求,有價值感。但到了唐代以後,貨幣形態發生了改變,徹底擺脫了貝幣的形態。所謂徹底擺脫,就是在記憶中完全消失。當社會不認為貝殼是一個很有價值的東西的時候,螺鈿鑲嵌就變成一種美學追求,這非常重要。今天所能見到最漂亮的嵌螺鈿的實物就是唐代的。

唐代最著名的鑲有螺鈿的器物今天大部分都存在日本。日本奈良有一個東大寺,寺里有個倉庫,稱為正倉院。正倉院是一個皇家倉庫,分為南倉、中倉、北倉,公元728年由聖武天皇建立。到了日本明治時代,整個正倉院劃為皇室專有。它本來就是一個倉庫,沒有什麼新鮮的,就跟唐明皇的百寶大盈庫一樣。中國唐代皇帝有個私庫,日本天皇也有這樣的倉庫。公元756年,聖武天皇駕崩,光明皇后就將天皇所有日用品及珍寶統一入庫,保管起來,一直延續至今,使我們得以看到如此美麗的瑰寶。

當時東大寺接收得非常認真,寶物入庫的時候有一個《獻物帳》,所謂"獻物",就是貢獻出來的物品。《獻物帳》就是獻物的清單,與法門寺地宮裡的《衣物帳》非常相近。可見唐代的中國和日本都有非常嚴格的制度,入庫都寫單子。這份單子對後人的重要性有時甚至超過實物本身,讓我們可以對照來看這些寶物當時都叫什麼。

日本聖武天皇所生活的時期跟唐玄宗李隆基的年代大致相當,他生活中很多用品就是從中國運過去的。日本當時極力採納唐朝的文物制度,所以對中國的文化藝術品非常感興趣,派出許多遣唐使把唐朝的物品帶回日本。因此正倉院中收藏的唐代文物,反映出盛唐時期的一個文化藝術高度。

正倉院中收藏的寶物種類比較多,大致可以分為四類:第一類是唐朝傳入日本的文物,顯然是中國的東西;第二類是西域經過中國傳入日本的文物,包括帶有中國漢文化風格和西域風格的物品;第三類是奈良時代日本模仿中國的文物;第四類是奈良時代日本人自己製造的物品。日本的奈良時代跟我們的唐朝基本平行。

正倉院本身是一座很樸素的建築,沒有什麼複雜的結構,作為倉庫距今一千二百多年。它裡面所收藏的這部分文物,不僅對中國、對日本,甚至對全世界的人類文明都做出了極大貢獻。因為正倉院中的文物是一直傳世保留下來的,而不是挖掘出來的。一個物品在生活中能保持上千年,非常困難。這些珍品在日本一千二百多年來沒有經過任何騷擾,可見日本對文化的尊重。

今天能夠看到的唐朝最準確、沒有走樣的文物,往往是在正倉院。比如唐代樂器中有嵌螺鈿的四弦琵琶、五弦琵琶、阮咸,在正倉院里都可以看到,像新的一樣。不看到這些琵琶,我們都不能想像唐朝的那種奢華生活。實物結合唐朝的文字記載,我們多少能夠感受到一點兒。比如白居易著名的《琵琶行》:"四弦一聲如裂帛。"這裡說的就是四弦琵琶。正倉院里的四弦琵琶,可以使證物和文獻相對應。

此外,正倉院中還有大量螺鈿漆盒、銅鏡等等。這批唐代嵌螺鈿的文物有個共同特徵,就是在鑲嵌螺鈿的同時,輔以琥珀、玳瑁等材質,顏色鮮艷而有變化,非常漂亮,可見當時中國的皇室貴族非常推崇鑲嵌藝術。建國以來,我國也陸續出土過鑲嵌螺鈿的唐代銅鏡,陝西省博物館、國家博物館都有收藏,但這些銅鏡的品相跟正倉院銅鏡的品相完全不可比擬,基本上都殘損嚴重。

宋代以後,螺鈿鑲嵌依然作為奢侈品出現。周密的《武林舊事》中記載,宋高宗巡幸張俊家,張俊進獻大量禮物,那個禮單今天念起來得念一個鐘頭。皇上來了,送的東西太多了。最著名的禮物有什麼呢?我在《陶瓷篇》里講過,16件汝窯。這個人拍皇上的馬屁那是鉚足了勁兒拍。其中說到漆器的時候,說有10件"螺鈿盒"、10件"犀皮盒",這些漆盒均用織金的錦綢緞承墊,可見對這些漆盒非常重視。

元代以後,螺鈿的發現相對很少。1966年,北京元大都遺址出土過元代"廣寒宮"黑漆螺鈿盤殘片,不大的一片,上面有殘缺不全的一塊圖案。但這個殘片非常重要,導致後來對一些螺鈿藝術品重新定代。從這塊殘片上可以看到,它的工藝特徵跟前後都不一樣,跟唐宋不一樣,跟明清也不一樣。上面所有的圖案都是用0.5毫米的螺鈿小碎條拼接而成,這是一種極具特點的工藝。

根據這塊元代漆盤殘片,我們再去看故宮的藏品。故宮藏有兩件嵌螺鈿舟形洗,也是用小碎條拼接的工藝,過去一直認為是明代晚期的作品。當這個元代殘片出現以後,專家學者進行了對比,最終就把這兩件故宮舊藏重新劃為元代,定為國寶。那麼這兩件螺鈿舟形洗是什麼時候進入故宮的呢?沒有記載,只有四個字:"清宮舊藏。"

文物鑒定的基礎就是標型學,只要找出第一個的標準,剩下的事情就迎刃而解。如果找不到這個標準,剩下的就是類推。類推一定不如標型準確。元代"廣寒宮"黑漆螺鈿盤殘片出現以後,看似一般的螺鈿器物就迅速劃成國寶。

晚明的螺鈿非常發達,今天存世的數量很大,跟元代完全不一樣。明代螺鈿首先從工藝上分出了厚薄,專業術語一般說"厚螺鈿"、"薄螺鈿"。怎麼區分呢?其實在生活中大家也可以看到。一般來說,厚螺鈿製作時都是嵌入的,不管是嵌在木頭上還是嵌在漆器上;薄螺鈿絕大多數不是用嵌,而是用粘的方法,稱為"點螺"。螺殼經過特殊溶液浸泡以後會變得非常軟,非常薄,甚至比紙還薄。漆器在沒幹的時候非常黏,這時候拿鑷子夾住螺殼,往漆器上一點一點地粘,所以叫點螺。

《髹飾錄》是這樣解釋的:"殼片古者厚,而今者漸薄也。"這是楊明的注,他所說的"古者"和"今者",是以宋代為界。楊明認為宋代以後螺鈿就逐漸變薄了。厚與薄的區分,一個就是厚螺鈿用嵌入的方法,薄螺鈿用粘貼的方法。另外,材料上還有一點小小的不同:厚螺鈿一定取自貝殼;而薄螺鈿有時不是貝殼,是一種彩螺。我們吃海鮮的時候可以注意,有的螺的外殼閃著五顏六色的光,可以剝離下來很薄的片,這就是薄螺鈿的原材料。

到了清代以後,用大片螺鈿裝飾之風開始衰落,清代的審美觀開始發生變化。尤其到了乾隆盛世時,審美變得非常瑣碎,所以點螺大量出現,同時還鑲有金銀片裝飾,顯得非常奢華。比如故宮博物院藏的軟螺鈿嬰戲圖小櫃,就鑲有極薄的金片和銀片。由於黃金的化學性能穩定,顏色能永遠不改變;但銀片經過長時間氧化,表面就會發黑。

20世紀50年代的時候,故宮博物院從山西徵集到兩張黑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