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講 漆藝之光 曲水流觴——早期漆器

我們講中國古代藝術品的雜項,它包括陶瓷、玉器、傢具等大項之外的部分。首先從漆器講起。

在中華文化的進程中,有兩種樹對我們產生過比較大的影響,第一是茶樹,第二是漆樹。漆本是漆樹受傷以後分泌出來的黏稠樹脂,後來古人發現這種樹脂有防腐作用。比如我們熟悉的琥珀,就是松樹等植物的樹脂形成的,裡頭還經常有小蟲子,甚至知了、螳螂這種大型昆蟲也會包在裡面,最後形成化石。漆樹分泌樹脂,首先是用來保護自己。樹跟人一樣,它也是一個生靈,一旦受傷以後,人是流血,漆樹就流樹脂。古人通過長時間觀察,慢慢發現它的這個特性以後就開始加以利用。

漆有兩個功能,一開始就一個目的——防腐,後來又增加了一個目的——裝飾。這跟今天有點兒不一樣,今天一說漆器,我們的第一反應是裝飾,而不是防腐。但古人一開始使用漆的時候,先想到的是防腐,要利用漆的特性避免東西腐爛。在防腐的基礎上,裝飾功能才逐漸產生,並發展為一門藝術。

中國的古典硬木家具有幾個特點,第一是不使用釘,釘是指鐵釘,竹釘木釘不算;第二是儘可能少使用膠。我見過很多傢具都是干插的。什麼叫"干插"?就是不使用膠,傢具各部位之間全部用榫卯連接。如果榫卯結構做得好,插進去就特別牢固。你要是個明白人,就能迅速把傢具拆開,又迅速裝好,嚴絲合縫,一點兒都不晃動,這就是所謂"干插"。過去說"這傢具特好,干插的",就是說傢具質量高,工匠的手藝到頭兒了。

但不是所有的傢具都能做到頭兒,一般的家具有時也用膠,為的是省工省力,降低成本。那麼,歷史上的工匠曾經用漆代替過膠。漆本身就非常黏稠,是一種膠質物質。成語中有"如膠似漆",這個詞的本意是指像膠和漆一樣黏,並不是說像膠一樣黏,像漆一樣能防腐、漂亮,不是這個概念。漆就是一種非常粘的東西,新鮮的漆甚至比膠還黏。

我見過有些鄉村傢具,就是直接用漆代替膠。鄉村傢具俗稱柴木傢具,或叫軟木傢具。工匠把柴木傢具的榫卯位置刷上漆以後直接插上去,形成"萬年牢"。使用漆有個問題:漆是不可逆轉的,膠是可逆轉的。所謂"逆轉",是指漆幹了以後,永遠不可能再一次軟化,變回原來的形態;但膠可以。我們說的膠,是指中國人過去做傢具時使用的傳統的動物膠,比如豬皮鰾、魚皮鰾等,在熬制下會變得非常黏,幹了以後非常結實。一旦想打開的時候,拿壺開水一澆就開了。過去修老傢具時,不知道怎麼打開它,老師傅就說:"燒壺開水去,用開水一澆就打開了。"用漆黏合的傢具,就基本上不可能再打開了,因此稱為"萬年牢"。

因此,今天修復古傢具也要求使用可逆轉的膠。現在不怎麼使用動物膠了,唯一可逆轉的化學膠就是乳膠。乳膠在干透以後再澆上熱水,還是能夠打開。但有些化學膠,比如有種膠叫"AB膠",一旦用其修傢具,就跟漆一樣,永遠不可能再打開,強行打開一定會傷及傢具的榫卯結構。

中國的漆工藝非常複雜,我們只能大致劃分一下種類。第一類就是素漆器,只有一個顏色;第二類是描繪漆器,帶有畫意;第三類是雕刻漆器,動刀裝飾;第四類是鑲嵌漆器,後面會單獨講到。

素漆的歷史非常悠久,都是單色。那麼漆的本色是什麼呢?深棕。在強光下,刷的遍數少,漆就是深棕色;如果多刷幾遍,漆層稍微一厚,就變成黑色了,所以成語里有"漆黑一團"之說。那麼,在漆里加入硃砂以後,漆就會變成紅色。棕、黑、紅,就是漆最早的三種顏色。

中國早期的漆器,大都在黑、紅兩色中做文章。比如今天大家都能看到的楚國漆器,典型代表有曾侯乙墓出土的鴛鴦盒,就是黑紅兩色,紋飾非常靈動。從戰國到漢,漆器都沒有出離這個框架,就是黑紅兩色。關於漆器的記載,比較早的有韓非子的《十過篇》:"禹做祭器,黑漆其外,而朱畫其內。"說得非常清楚:大禹時期,也就是夏朝做的漆器,外面是黑色的,裡面用紅色漆畫出紋飾。

中國最早的漆器是在哪兒發現的呢?浙江河姆渡,距今約七千年。在河姆渡文化的一個遺址里發現了一個木碗,上面帶有漆,這是今天考古界公認的目前中國發現的最早的漆器。為什麼它會在浙江被發現呢?首先漆樹是南方的樹,它在高溫、潮濕的環境里才可能生長。我國漆樹主要分布在今天的雲、貴、川以及湖北等南方地區,再往北漆樹就不能生存了。所以我們看到湖北曾侯乙墓有大量漆器出現,跟它在漆樹的生長範圍之內有一定關係。

夏商時期,漆器就開始發展了,今天出土過一些漆器殘片。早期的漆器都依附於木器,就是首先得有一個木胎,把漆刷在上面,經過很長時間,再出土的時候往往木胎都殘損了。比如前些年發掘的北京老山漢墓,當時中央電視台直播,那裡出土的一件漆案已經不成樣了,就剩下一層漆皮還能保留它的形狀。漆本身的耐腐性非常好,但它所依附的那個物質未必有很強的耐腐性。

到了春秋時期,漆器就已經非常完美了。比如1988年湖北當陽縣出土了黑紅色漆的波紋豆。當時很多漆器都跟青銅器的造型非常接近,有的幾乎一模一樣,它們是同等級的藝術品,或者說是同等級的陳設品。戰國則是漆器突飛猛進的一個時期,這一直持續到漢。一般來說,今天能夠見到的早期完美的漆器,大部分都出自戰國到漢這個時期。

我們熟知的湖北曾侯乙墓,出土過一件鴛鴦盒,黑紅兩色漆。鴛鴦,在我們的民族文化中代表愛情,早在《詩經》里就有描述。唐代詩人盧照鄰也有相關的詩句:"得成比目何辭死,願做鴛鴦不羨仙。"在戰國時期就有這樣造型優美的容器,含義非常美好。一個鴛鴦形的漆盒擺在案頭,它可能是女主人的禮物,也可能是男主人送給女主人的心愛之物。

這個鴛鴦盒有名啊!不僅鴛鴦盒有名,鴛鴦更有名,所以作偽的人就直奔這兒去了。我見過的鴛鴦盒多了,有個人抱著一個來給我看,一上來我就說:"您這是鵝呀!"他沒注意,曾侯乙墓的鴛鴦盒都非常小,就10公分多一點,手裡能拿著。我很多次看到的鴛鴦盒都特別大,得抱著,說是楚國的,其實是照著楚國那個做的,大鴛鴦。

那麼,歷史上做過多大的漆器呢?極限能做多大,我們不是很清楚,這得拿證據說話。目前已知最大的漆器是曾侯乙墓出土的內外棺,外棺的尺寸是長3.20米、寬2.10米、高2.19米,可以想像,它像一個大卡車的車廂那麼大。

戰國到漢這個時期,我們經常能看到的漆器是耳杯。一個杯子,旁邊倆耳朵。耳杯是個俗稱,它的學名叫做"羽觴",飲酒用的。這種飲酒的容器對中國酒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一直影響到今天。今天很少有人寫詩了,但寫詩的人都願意在舉酒的時候說"觴"。比如李白有首著名的送別詩:"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李白說:要走的,不走的,都把酒杯里的酒喝乾了。

更著名的一個故事是曲水流觴,對中國文化有點兒了解的人都知道這個故事。王羲之的《蘭亭集序》里清晰地記錄了當時的盛況,文人雅集,幾十個人聚在一起。他是這麼寫的:"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這是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只要是練書法的人,都知道這個名帖。

王羲之說的是一個古代習俗,每年陰曆三月三,大家都要聚集在水邊,舉行儀式,祈求吉祥,叫做"修禊"。永和九年(公元354)三月初三,王羲之和當時的多位名士就在蘭亭這個地方參加修禊。大家列坐在水邊,把羽觴放入水裡,沿著彎曲的水道任其漂流,流經誰那兒停住,誰就要做詩一首,做不出來就要罰酒。這就是"曲水流觴"的典故,比我們今天雅啊!今天喝酒,上來就是:"干啊!干啊!"不把你干倒了不算完。過去多雅,先做詩,做不出來的人才罰酒。結果當時誰沒有做出詩來呢?王獻之。

王羲之跟王獻之是父子倆,同是東晉著名的書法家,並稱"二王"。過去文物界津津樂道的《玉版十三行》,就是王獻之的名帖。乾隆皇帝的三希堂所藏三件他最喜歡的法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就是其中之一。名氣大吧?可名氣再大的人到跟前一著急,也做不出詩來。

清代有人還譏笑王獻之,寫了一首打油詩:"卻笑烏衣王大令,蘭亭會上竟無詩。""烏衣"指烏衣巷。唐代詩人劉禹錫著名的詩:"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說得很清楚,烏衣巷是東晉王、謝兩大家族居住的地方。"大令"是官名,"王大令"就是指王獻之。清代人說了,您這麼大一名人,在蘭亭會上居然連詩都做不出來!

羽觴杯,也比今天的酒杯好看,它比較淺,帶耳,像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