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講 規矩方圓 熟能生巧——清中期青花

康熙青花呈一種自由開放的勢態,到了雍正,青花風格突變,一反康熙的青翠,變得規範起來。那麼,風格突變的原因是什麼呢?我猜想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與政治有關。雍正的吏治在清代官場中力度最大。雍正上台以後謠言四起,如篡改遺詔等等,使雍正下決心整治康熙晚期遺留的歷史問題,舉國上下大規模清查貪污腐敗、虧空錢糧、假公濟私、結黨懷奸等行為,雍正要求一查到底。雍正皇帝曾經對怡親王說:"爾若不能清查,朕必另遣大臣。若大臣再不能查,朕必親自查出。"話說得非常重,振聾發聵。雍正這個態度,使清朝吏治達到了一個登峰造極的局面。雍正元年正月,雍正皇帝雷厲風行地連續頒發了十一道御旨,進行整頓。這一年,被革職抄家的三品以上的大員數十人,其中曹雪芹家的一個親戚叫李煦,就是因為經濟虧空而被革職抄家。當時雍正不是很講理,也沒有非常確鑿的證據證明你受賄,只要你管轄的這塊地方經濟沒搞好,有虧空,你就革職回家。《清史稿》中是這樣記載的:"雍正初,整理度支,收入頗增。"康熙晚期的時候,庫銀有七百萬兩;到雍正十三年,也就是雍正去世的時候,庫銀有五千多萬兩,增加了七八倍。

"雍正"這個名字的來歷很有意思:他原來是雍親王,正位為皇帝,所以叫"雍正"。他強調自己很正,年號代表正統。野史上猜測,說這是他心虛的表現,所以起了這樣一個年號。野史一般都說,康熙的遺詔是"傳十四子",不是"傳於四子"。其實,這個說法今天很容易解釋,因為"於"字當時可不是簡化字,是繁體字。另外,皇帝下的詔書都是滿漢兩種文字,不可能連滿文都給改了。

事實上,雍正是清代最為勤勉的皇帝,勤政是雍正區別於其他皇帝的一個顯著特徵。縱觀中國歷史,像雍正這樣勤政的皇帝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雍正在位期間,不巡幸,不遊獵,跟他的父親、兒子都不一樣。康熙六下江南,乾隆也是六下江南,雍正一次都沒出過北京,日理萬機,終年不息。他的勤勉是有數據的,我們僅以硃批為例說明。所謂硃批,就是皇帝拿紅筆在上面批示過的奏摺。雍正朝現存的硃批奏摺(不是全部),漢文的有35000餘件,滿文的有6600餘件,加起來有41600餘件。他在位十二年零八個月,按天計是4247天,那他平均每天要批10件奏摺,最少寫一個字"覽",意思是我看過了;最多的,可達萬言。

我說過,藝術的表現一定跟當時的政治氛圍有關。雍正是一個比較刻板的人,他對瓷器產生的影響,首先就表現在官窯畫得很拘謹,很規範。

風格突變的第二點原因,我猜想與他的藝術修養有關。雍正登基的時候45歲,是他一生中的黃金時代,有足夠的時間去學習。我們從養心殿造辦處的記事檔中,可以看出雍正的御批要求得非常具體,一個沒有藝術造詣的皇帝是要求不出來的。你自己不高,就沒法要求別人。雍正強調的審美非常高,希望這種審美從外表到內涵是一致的,收斂,不張揚,所以他比較喜歡宋代瓷器。唐英在《陶成紀事碑記》中寫到景德鎮燒造大量仿古瓷器,所謂"仿古",就是模仿宋代的官窯系統瓷器,比如仿哥窯、汝窯、鈞窯等等。

雍正不太喜歡帶有民間色彩的瓷器。按照今天的說法,他不怎麼親民。在康雍乾三朝里,兩次有明確文件的親民記錄,一次是康熙,一次是乾隆。康熙推廣《耕織圖》、《棉花圖》,瓷器帶有強烈的民間色彩,非常親民。乾隆也推廣《耕織圖》,以及《陶冶圖》,說的是怎麼制陶,這些都有歷史檔案可查。

景德鎮御窯廠到了雍正時期,變得非常完備。康熙晚期的督窯官制度的建立,到了雍正元年得到延續。雍正在位的第一年,就迅速對瓷器做出御批,可見重視程度之高。

雍正青花的風格可分為兩類,形象地說,是一枚硬幣有兩個面。第一,雍正青花直追永宣青花。我講了,雍正上台時,他的修養與藝術造詣已經非常高了。他首先對明朝瓷器了解得透徹至極,知道明朝瓷器中最重要的青花就是永宣青花,所以他一上來就直追永宣,要把本朝的青花仿得跟永宣一模一樣。雍正也獲得了成功,有相當一部分作品可以亂真。我甚至認為,今天世界各大博物館裡,還有一些被視為永宣的青花瓷器,有可能是雍正時期仿造的,只是我們沒辦法用肉眼分辨。

比如,有一個青花綬帶鳥紋的大盤,盤子上畫的鳥是倒掛著的,姿態活潑。這件盤子原定為是永樂的,我就很懷疑。它不是永樂的,而是雍正的,為什麼呢?有兩點。一、這盤子尺寸很大,直徑將近60公分。從元代到明初,燒造了很多大盤子,甚至有直徑70多公分的,但都有一點兒變形。要知道,盤子尺寸大,一入火,稍微有點兒應力就變形了。但這個盤子非常周正,這是一個工藝上的疑問。二、這隻綬帶鳥的形態不是一個常態,它倒掛著。瓷器一定會受當時繪畫的影響。我們看明代的花鳥畫,最有名的畫家叫呂紀,他畫的鳥都是常態,有的鳥都是獃獃的,比如他畫的山雞,就比較呆;偶爾畫點兒奔跑的,但都是常態。那麼,這隻盤子上的綬帶鳥是倒掛在樹枝上,在追逐一個蟲子。從這個鳥的動勢而言,我就懷疑是清代的。為什麼呢?清代有一個畫家叫華嵒,華新羅,他畫的鳥都是這種動勢的,非常不常態。後來景德鎮出土了一大批永樂時期的大盤子,沒有一個是這麼畫的,鳥都是很正面的形象。

那麼,文物鑒定給我們的啟發是什麼呢?就是判斷事物要從多角度出發,不能就事論事,要從橫向、縱向,從各個方向比較,才能做出一個終極判斷。

第二,雍正青花的另一風格就是淡描,首先直追成化。雍正淡描青花顯然受萬曆鐵線描的影響。"鐵線描"就是用細線表現圖案畫。比如表現大面積顏色的時候,它不平塗,而是一道接一道地畫,形成平塗的概念。

為什麼不直接畫成平塗呢?因為平塗需要大量顏料,那時顏料告缺,就以少充多。雍正追萬曆,兩個人的出發點不一樣。萬曆鐵線描的目的是為了省材料。雍正則是為了雅,並非追求節省材料,而是作為一個很細弱的表現形式,用很淡的色彩渲染一種藝術效果,形成一種風格。雍正並不是沒有材料,青花材料有的是,他就是不願意使,一定要把瓷器畫得非常雅。他不用色塊來表現一大片顏色,就是用細線。這種繪法在雍正青花中非常有特點,在官窯和民窯里都大量出現。

淡描青花所要求的技巧非常高。字寫得不好的人,首先不能寫筆畫少的字,第一難寫的就是"人"字。不信你回家試試,筆畫越少越難寫,筆畫比較多的字就好寫,容易遮醜。這個道理一樣,淡描青花由於筆觸非常少,所以對畫工要求非常高,因為沒有可遮掩的地方。你沒有功力,就幹不了這件事。

從雍正一朝起,官窯基本形成一個定式。比如賞瓶。賞瓶,顧名思義是賞賚之用,賞人的。賞瓶本來有一個名字,叫"玉堂春瓶"。過去皇上看誰順眼了,誰有功了,就說:"哎,賞玉堂春瓶一對。"底下太監們就傳旨:"傳旨,賞玉堂春瓶一對。"到後來呢,太監當著皇帝這麼說,一轉身就說:"賞瓶一對。"偷懶了,把中間省去了。所以,後來這種專門用來獎掖、賞賚之用的瓶子,就叫賞瓶了。原來的本名"玉堂春"反而不叫了,忘了。原來的名字多富有詩意啊!《清檔·雍正記事雜錄》中有這樣的記載:"雍正八年十月,奉命再將賞用瓷瓶燒造些來。"可見當時賞瓶的用量比較大,雍正有很多事情需要去獎掖官員。你想,皇上送你一對瓶子,擺在家裡多榮光啊。

雍正時期的賞瓶,目前全國就一例,現存廣州文物商店,帶有雍正紀年款。雍正以後,賞瓶大規模生產,保留到今天的也非常多。皇上為什麼要用青花賞瓶來獎勵呢?首先青花表示清廉;瓶子上畫的是纏枝蓮,也表示清廉。皇上用青花和蓮花,暗示"為官要清廉"。賞瓶一對,不僅是獎狀,而且是警示。

我在很多年前逛一家商店,看見一個半截的賞瓶,沒脖子,呈一個罐狀。我那時也沒錢,收入很少,就問他:"這個東西多少錢?"他說:"一百二十塊錢。"現在聽起來,一百二十塊錢,不就是吃頓飯的錢嗎?但當時這一百二十塊錢對我來說挺多的。我一開始真不知道它是個半截的瓶子,我就覺得這是一個罐,它那口磨得還很平。後來人家告訴我,上面那截沒了,這就是一個賞瓶的下半截,我那時是第一次聽說"賞瓶"這個詞。可我心想:這個東西是半截的,傷殘了。我就很猶豫。那人就勸我:"這個機會很難得,少了半截,錢還少很多呢!要有個脖子,就值好幾千塊了,這不才一百多塊嗎?"我就是"聽人勸,吃飽飯",把它買了。

後來我在這個賞瓶上看出了意思。我通過它對賞瓶有所了解,就是從根上開始了解。儘管它沒有脖子,剩下半截也夠我看的。收藏本身是件內心快樂的事,不必強求,隨遇而安。你碰到的就是這麼一個東西,儘管它是殘的,但它便宜,我買得起;如果真碰上一個完好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