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循序漸進

學習文言,目的是由不會而會。由「不會」起,開頭是界限鮮明的,第一次聽別人講或自己讀文言作品,即《紅樓夢》起始所謂「此開卷第一回也」。「會」則沒有止境,一是因為文言典籍浩如煙海,無論如何總不能遍覽;二是因為「知也無涯」,無論多麼博雅,總有自己體會不透的,甚至理解錯誤的。就我們一般人說,學習文言,由開頭起,不過向前走很短的一段路。但是就是這一段路,也要走得得法才能夠順利前進。怎麼能夠得法呢?概括地說要循序漸進。

學習文言的循序漸進,情況可以由四個方面說明。

一、由淺而深

這個原則之為正確而重要用不著說,困難在於怎麼能夠準確地評定深淺。典籍太多,情況過於複雜。比如說,今的比古的淺,這樣說好像不錯,可是宋朱熹等輯的《近思錄》反而比《論語》難講難讀;記敘性質的比議論性質的淺,這樣說好像也不錯,可是《左傳》反而比《孟子》難講難讀。幾乎任何概括的論斷都有例外。又一書一篇之中,部分與部分間也可能有深淺的差別。因此,假定我們已經選定某些作品作為學習文言的讀物,而想由淺入深地把這些作品準確地排為「一」字雁陣,即使非絕對不可能,也總是相當困難。可行的辦法是:一、信任自己的感觸,兩種或兩種以上讀物同時嘗一嘗,先讀那個容易下咽的。二、注意差別比較大的,如《荀子》和《韓非子》,可以確定後者是比較淺的,要先讀。三、兩種作品,不能一眼看出深淺,要安於差不多,如《戰國策》和《史記》,可以任意選定一種先讀。

二、由少而多

這和學習其他事物一樣,熟悉之前不能貪多,熟悉之後不只可以貪多,而且必須貪多。所謂多少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數量方面。開始時期,無論講還是讀,都要腳踏實地,一詞一句都搞清楚,記牢,讀熟,這就不能快。這樣慢慢來,牢和熟在記憶中生根,就成為繼續前行的資本。舉實例說,初中程度開始學文言,一周不過學習一兩篇不很長的文章,到大學,文言稍有根柢並且喜歡閱讀的,一周讀一部陸遊《老學庵筆記》沒有什麼困難。二是篇幅方面的多少。學習文言,幾乎都是由讀小詩、短文開始,到有了相當程度,可以讀某一作家的選集。再前進,可以讀全集,直到讀很大部頭的,如《樂府詩集》《資治通鑒》之類。三是門類方面的多少。開始時期,所讀是一般選本(包括課本)中的詩文,到底子厚了,理解能力強了,那就可以到文言典籍的大海里漫遊一下,三教九流(直到《六祖壇經》和《雲笈七籤》等),五花八門(直到《迴文類聚》和《楹聯叢話》等),都可以翻開看看,覺得有意味就讀一讀,沒有意味就扔開。

三、由慢而快

開始學,生疏,自然不能快。漸漸熟悉,有的以前需要講解的,現在不需要了,以前碰到搞不清什麼意義的,現在如見故人了,自然就不必再慢。這是「事實上」的必致如此,用不著多說。需要注意的是「道理上」的應該由慢而快。學語言,學得好的主要來源是「熟練」,其次才是「明理」。熟練由多經歷來,甲讀了五萬字,乙讀了五十萬字,假定理解精粗程度相同,乙的造詣就會比甲高得多。要多讀,而時間有限,所以在可能的情況下要盡量求快。(關於快的方法和限制,後面還要補說。)

四、由藉助到自力

開始學,像小孩子學走路一樣,要有人攙扶。攙扶是他力,目的是培養自力,漸漸不必攙扶而自己能走。學習文言也是這樣,開頭必須藉助他力。這所謂他力,包括教師、註解和辭書(擴大範圍,可以說工具書)三個方面。三個方面作用又不盡同。教師照顧得周到,但管的時間短,比方說,到學的人相當於大學程度,教師就可以退居顧問的地位,讓年輕人自己去摸索。註解,有新注和舊注之別,新注比較詳細、淺易,有相當程度之後可以逐漸離開或大部分離開;舊注簡單,多集中於難點,底子厚了也只能小部分離開。至於工具書,因為文言作品內容很雜,有的還文字深奧,讀而不能完全理解是常事,所以離開教師之後,尤其讀沒有註解的,要常常翻檢。學習文言,使用工具書是非常重要的習慣和本領,有此本領,許多疑難可以順利解決,無此本領則處處坎坷,甚至寸步難行。因此,利用工具書,由表面看是藉助他力,而實質則是更深遠的依靠自力。

以上說循序漸近,偏於闡明概括的道理;為了實踐,更加重要的是如何具體做。不過說到具體,在選定文言讀物方面卻困難很大。這裡有幾個消極因素:一、評定讀物的深淺難於十分準確;二、學習的興趣和條件,人與人難於盡同;三、讀物的供應情況難於掌握;四、專為學習文言而編印的讀物(尤其排成系列的)還不很多。因此,依照學習先後開個書篇目錄,作為若干年的閱讀課表,既非常困難,也是不切實際的。不得已,只好半概括半具體地說說。這可以分作三個方面:一、讀什麼,二、怎樣讀,三、常規和靈活。

一、讀什麼

顯然,這要因人而異。人,年齡、地位、程度、興趣等可以差得很多,因而以不變應萬變的辦法必然行不通。這裡先說在學校讀書的,以初中為例,當然要以學習語文課本上的文言作品為主。但課本上文言教材數量不多,無論為適應學生的「行有餘力」,還是為加快前進速度,都要以課外讀物為輔。選擇課外讀物,一要程度適當,不過於艱深;二要趣味性較強,以求不用教師督促,學生會主動地去學。這樣的淺顯讀物過去出版過一些,如呂叔湘先生《筆記文選讀》、上海古籍出版社《唐詩一百首》、胡云翼《唐宋詞一百首》之類都是。具體選什麼,選多少,最好由教師指導。

不在學校的(在學校的也可依此類推),不管初學還是已經有相當程度,選定讀物,都可以參考以下的意見做(情況複雜,只能略舉幾項為例)。

1.在多數情況下,可以先今而後古。無論由內容看還是由文字看,都是古代的作品離我們比較遠,遠,所以更生疏,難懂難學。例如同是傳記文章,《史記》列傳部分比《清史列傳》難得多;同是議論文章,賈誼《新書》比黃宗羲《明夷待訪錄》難得多。像這種情況,如果我們今古兩種都想讀,就應該先讀近代的,後讀古代的。

2.在多數情況下,可以先記事而後說理。事是具體的,不費思索就能夠想見,理是抽象的,要深入思索才能夠領悟,所以前者易而後者難。例如同是戰國時期著作,《戰國策》記事,《荀子》說理,前者比後者容易讀。同一個人的作品也是這樣,如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是記事,《封建論》是說理,前者比後者容易讀。自然,同是記事或說理,也有難易之別,如陸遊《入蜀記》和王士禛《蜀道驛程記》是性質相類的記事著作,可是前者比後者難讀;漢朝《白虎通德論》和《鹽鐵論》是性質相類的說理著作,可是前者比後者難讀。又,一部書或一篇文章,常常既有記事成分又有說理成分,兩種成分的比例又各式各樣,選定時只好就事論事,隨機應變。3.先散體而後辭賦、駢體。由文體演進的歷史看,散體和辭賦、駢體是兩條水流。兩條水流並排自高而下,有時接近甚至重合(在某些作家的筆下),但一瞬間又離開,各走各的路。散體有如實幹家,重在言行的致用,所以穿著質樸,甚至不修邊幅。辭賦、駢體則不然,有如趙女鄭姬,重在炫耀自己的如花似玉,所以不能不濃裝艷抹。因此,自《楚辭》漢賦以下,直到後代的青詞、壽序等等,都是滿目珠璣,駢四儷六,雖然內容並不深奧,卻很不容易讀。這樣,如果我們想讀的兩種書或兩篇文章,恰好有散體與辭賦、駢體之別,如《古文辭類纂》和《昭明文選》,李清照《金石錄後序》和王勃《滕王閣序》,那就可以先讀前者。

4.散文和詩詞,先讀哪一種合適,不能一言以蔽之。因為散文有深有淺,詩詞也有深有淺。散文有散文的難點,可能道理很深,如《墨子》的《經上》到《小取》,僧肇的《肇論》;詩詞有詩詞的難點,可能意境隱曲,如李商隱的《無題》詩和吳文英的詞。可行的辦法只是就事論事,像初中語文課本那樣,淺近的散文和詩交錯著選讀,以後逐漸加深。5.先一般而後專門。所謂一般,意思是:一、見到的機會多,二、內容屬於常識範圍或與常識接近;反之是專門。前者如《史記》、杜甫詩、韓愈《師說》、黃宗羲《原君》之類;後者如張機《金匱要略》(醫學書)、僧祐《宏明集》(佛理書)、衛夫人《筆陣圖》(論書法)、范縝《神滅論》之類。顯然,專門的內容生疏而艱深,文字也與慣用的有距離,因而難讀得多,如果想讀,就要放在後期(研究某種專業的要另作安排)。

6.先選本而後全集。有不少公認為優秀而重要的古籍,昔人有選本、評點本,近年來做古籍選注工作的更多。古籍,不管作者多麼高明,只要內容相當多,總難免大醇小疵,或說是其中一部分更好,這是一。還有二,內容多,性質雜,其中可能有非一般讀者所需要的,所願讀的(如《史記》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