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家狗 衛靈公第十五

孔子不愛談軍事

15.1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

「陳」,同陣。陳是古體,陣是後起的俗體。隋唐時期,行陳之陳多作陣,但先秦兩漢皆作陳。東漢許慎以陳為陳國之陳,加攴旁之陳為陳列之陳,想區別這兩個字。當時,仍無陣字(《說文》的《攴部》和《部》)。〔1〕

北齊顏之推說,行陳之陳,《六韜》、《論語》、《左傳》皆作陳,「俗本多作阜傍車乘之車」,「《蒼》、《雅》及近世字書皆無別字,唯王羲之《小學章》,獨阜傍作車」(《顏氏家訓?書證》)。《小學章》即《隋書?經籍志》著錄的王羲之《小學篇》。據顏氏考證,後世流行以陣為陳,可以追溯到晉。

衛靈公問陳,是請教軍事,不限陣法。如上博楚簡《曹沫之陳》,就是魯庄公向曹沫問陳的兵書,內容也是泛論軍事。

「俎豆」,俎是切肉的小几,豆是盛羹醬的器物。兩者都有銅製的,也有木製的,這裡代指祭器。

「軍旅」,古代軍隊編製有很多級,古人是以「卒伍」代指低層的編製,「軍旅」代指高層

的編製(參看《孫子?謀攻》),這裡指軍隊。

《左傳》哀公十一年,孔文子將攻大叔疾,向孔子請教,孔子說,「胡簋之事,則嘗學之矣。甲兵之事,未之聞也」,「胡」即瑚,瑚、簋都是盛穀類食物的祭器,兩段話如出一轍。孔子以知禮著稱。蘇轍說,夾谷之會,齊臣犁彌言於齊侯曰:「孔丘知禮而無勇,若使萊人以兵劫魯侯,必得志焉」(《左傳》定公十年),衛靈公對孔子也有這種印象,他認為孔子擅長的是禮,不是軍事,問陳是故意刁難孔子,孔子明白他的用意,所以第二天離開了衛國(《古史》)。

孔子仕衛靈公,是衛靈公在位的最後三年,即前495—前493年。他離開衛國是前493年。這裡所記是孔子離開衛國的前一天,可以精確到天。(孔子不愛談軍事)

註:〔1〕如「不尚賢,使民不爭」(第三章),「故大道廢,焉有仁義;智慧出,焉有大偽;六親不和,焉有孝慈;邦家昏亂,焉有貞臣」(第十八章),「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第十九章),「絕學無憂」(第二十章),「故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也,而亂之首也」(第三十八章),其中「絕仁棄義」,雖然郭店楚簡作「絕偽棄詐」,卻無法改變我們對全書的基本印象。

君子免不了餓肚子

15.2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古代僧侶,很多都是苦行僧,沒有工作,沒有收入,到處流浪,靠乞討為生。聖人也是如此。他們和叫花子有不解之緣。知識分子,原來是自由職業者。自由職業的特點就是靠人施捨,有人養他。聖人故事,少不了蒙難,唐僧取經,歷九九八十一難,餓肚子是家常便飯。

孔子周遊列國,主要有三次大難:一次是過匡被圍(前496年),見《子罕》9.5;一次是宋司馬桓魋要殺他(前492年),見《述而》7.23;一次是在陳斷糧(前489年),即此所述。這是第三次大難。「在陳絕糧」,即在陳斷糧。「糧」,《釋文》引鄭注本作「粻」,字不同,意思一樣。孟子說「君子之厄於陳、蔡之間,無上下之交也」(《孟子?盡心下》),把斷糧地點說成陳、蔡之間。《荀子?宥坐》也提到此事,說「七日不火食,藜藿不糂,弟子皆有飢色」,即七天沒起火做飯,光吃野菜,粒米未進,餓得夠嗆。當時,子路想不通,孔子給他講了很多大道理,說你怎麼知道,我不會從「桑落之下」發跡呢?楊倞註:「桑落,九月時也,孔子當時蓋暴露,居此樹之下。」情況更具體,他們是在一棵樹葉飄零的桑樹下餓肚子。這次餓肚子,可把大家餓慘了,「從者病,莫能興」,大家都餓得爬不起來了。「固」,舊注都以為是固然之義,包括朱注,但朱注引程子說,卻把「固窮」解釋為「固守其窮」,後說不可取。當時,子路氣得直跳腳,說「君子亦有窮乎」,即君子也該這麼餓肚子嗎?孔子說,「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即君子當然會受窮,但不像小人耐不住窮,一窮就歇斯底里。這裡,同是「君子」,理解不一樣。子路認為,君子是體面人,不但一定有飯吃,而且還吃得很好,就像有些懷舊者說,過去當教授的,即使亂離之世,也有四菜一湯。他說的是「身份君子」。「身份君子」是貴族。孔子說的君子不是這種君子。他說的是「道德君子」。「道德君子」,有君子風度,但不一定有錢有勢,弄得不好,難免餓肚子。君子窮,也要窮得有風度。他在上一篇說過,「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憲問》14.10),小人的特點就是受不了窮,窮了就會發牢騷,甚至大發脾氣。孔子的意思是,像你這樣,就是屬於「窮斯濫矣」。(君子免不了餓肚子)15.3子曰:「賜也,女(汝)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歟)?」對曰:「然,非與(歟)?」曰:「非也,予一以貫之。」孔子強調執簡馭繁。他不但不承認自己特別聰明,連知識多、記性好都不承認。「識」,有兩種讀法:一種是表示記憶,讀zhì;一種是表示認識,讀shí。這裡指前者。

人的記憶分兩種:一種是死記硬背,機械記憶;一種是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靠聯想來記憶。孔子跟子貢講的話,意思是說,你以為我是博聞強記啥都記得住嗎?不是。其實,我是靠「一以貫之」。這種「一以貫之」的「一」,不是提示性的線索,如關鍵詞或關鍵的例子,而是貫穿性的線索,如原理、原則。清李中孚說,「劉文靖謂丘文庄博而寡要,嘗言丘仲深雖有散錢,惜無錢繩貫錢。文庄聞而笑曰:『劉子貴雖有錢繩,卻無散錢可貫。』」(《四書反身錄》)。散錢和錢繩,比喻很形象。「一以貫之」的東西,就是像錢串子那樣可以把零散記憶串連起來的東西。中國學術,研究自己,人很多,文章和書也很多,毛病是雞零狗碎,缺乏理論穿透力和內容的整體把握,只有散錢,沒有錢繩,讓歐美學者和日本學者看不起,碰到別人批評,還反唇相譏,說我有的是錢,比你闊多了。

《里仁》4.15,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曾子說,孔子的「道」是「忠恕」。

1950年代,中國取締和鎮壓各種「反動道會門」,其中一種,叫「一貫道」。「一貫道」在台灣有不少信徒。(一以貫之)

15.4子曰:「由,知德者鮮矣。」

孔子跟子路說,懂得道德的人太少了。他很孤立。(懂道德的很少)

無為而治

15.5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歟)?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無為而治」,是道家推崇的治術。道家講無為而治,黃老之術,是以黃帝為榜樣。這種說法,道家講得最多,但別人也不是不講。這種理想,大家都講,儒家也講,他們對早期傳說中的無為而治,也是抱欣賞態度。只不過,孔子強調的是聖王立身端正,先從自己做起,他的榜樣是堯、舜。

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主要是專家治國,所謂「七輔」、「六相」、「四史」,就是講專家治國。戰國秦漢流行的黃帝書就是依託這類故事。

《尚書》有《堯典》、《舜典》,也講群臣分工,各司其職,是儒家所本,司馬遷講舜臣二十二人(《史記?五帝本紀》),也是一個強有力的領導班子。

道家也好,儒家也好,所謂無為,其實是無不為。當頭的不是專家內行,但他會選會管會用專家內行,「一個大笨蛋管一堆聰明人」,當然省心省力。(無為而治)

15.6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于衡也,夫然後行。」子張書諸紳。

「行」,指出行,出遠門。古代日書,問行是專門一類。

「蠻貊之邦」,野蠻國家。古代多以「蠻」指中國南方的少數民族,「貊」音mò,指中國東北的少數民族。「貊」,古書亦作「貉」。這裡泛指古代的野蠻地區。

「州里」,和前者相反,是指開化地區。古代的國野制度,城郊是編為州里。

「立」,立於地,步行立於地,與「在輿」相反。「在輿」是乘車而行。

「參於前」,「參」應讀為參照之參,王引之說是「相直於前」的意思(《經義述聞?通說上》「參」),即好像有字書在前,正對著自己的臉。

「倚于衡」,是說好像有字橫於車軛。

子張問出行,孔子的回答是兩條,「言忠信,行篤敬」。他要子張記住這兩條,走到哪裡都不要忘記。步行時,眼前有這六個字;坐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