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家狗 泰伯第八

泰伯三以天下讓

8.1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泰伯」,即吳太伯。泰伯為周太王的長子。周太王有三子,長曰太伯,次曰仲雍,次曰季歷。太伯、仲雍知季歷賢,父欲傳位於季歷,遂奔吳以讓之,吳國奉他為始祖。太、泰都是從大字而來。戰國文字,六國異形,楚系文字,「太」作;秦系文字,則往往用「泰」為「太」。《史記》、《漢書》「泰」作「太」,還保留著秦系文字的特點。

「三以天下讓」,泰伯三讓,到底是哪三讓?前人有各種傳說:一說泰伯三讓,是生一讓(太王病,採藥不歸),死一讓(死不奔喪),喪事除,又一讓(斷髮文身,示不可用,終不歸),見鄭玄注和范寧說之二;一說泰伯三讓,是一讓季歷,二讓文王,三讓武王,見范寧說之一。宋儒更有讓周讓商之辯。讓周,是以周未得天下,「三以天下讓」,只是為了將來取天下,乃讓季歷,是陰謀圖商說,二程主之;讓商,則是說太王有滅商之志,泰伯認為不合法,為存商,才逃亡到吳越,則屬「夷、齊扣馬之心」,忠誠可感,朱注主之。曲說叢生,多因道德作怪,不必深究。其實,禪讓是所謂上古至德,堯、舜、禹皆以禪讓得天下,古人津津樂道,不獨孔子。孔子誇讚,不過因為,泰伯生於商周之際,還能講這種舊道德,實在不容易。

「民無得而稱焉」,百姓不知用什麼話來稱頌他們。《釋文》「得」作「德」。古書「得」與「德」經常通假。《季氏》16.12「民無德而稱焉」,據此,應讀為「民無得而稱焉」,但這裡是好得沒法說,那裡是壞得沒法說。

據周人傳說,他們的先祖太王(「太王」當是出於追稱)有三個兒子,老大太伯(即這裡的泰伯),老二仲雍,最小的兒子叫季歷。俗話說「天下老子愛小小」(全世界的童話都講這類現象),「愛小小」的原因是愛小老婆。男性用情不專,喜新厭舊,或稱之為「公牛效應」。「公牛效應」是男權的象徵。古代統治者,很多都是公牛,年齡越大越愛小女孩,《左傳》中的亂子,往往因此而起。

太王喜歡季歷和季歷的兒子,即文王昌(「文王」恐怕是出於追稱)。他想立季歷繼承他。太伯、仲雍深知爸爸的心思,就跑到吳越之地來了。他們故意把頭髮剃得很短,渾身刺上青花,讓太王覺得他們已變成「南蠻子」,不堪重用(《史記?吳太伯世家》)。這種故事傳到春秋,成為美談。孔子認為,讓賢是很高的美德,今人不行,只有古代才行。泰伯德行太高,百姓不知該怎麼讚美,所以說「民無得而稱焉」。

太伯是吳國的始祖,最初封在虞。江蘇丹徒出土的宜侯簋,銘文內容就是講吳國的封建。宜侯最初封在虞,後來才「遷侯於宜」。寶雞有虞山(即吳山),山西有虞國。吳國和這兩個「虞」可能有關。太伯是江蘇人的驕傲,《儒林外史》的第三十六和三十七回說,「常熟是極出人文的地方」,當地出了個虞博士,名育德,字果行。他在南京舉行泰伯祠大祭,主祭是虞博士,亞獻是庄征君,終獻是馬二先生。第四十八回和最後一回(第五十五回)也提到此事。

最近,各地尋根問祖,到處都在公祭這帝那帝,江蘇常州也在祭吳太伯。(泰伯三以天下讓)

8.2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葸」,音xǐ,是膽小怕事的意思。

「絞」,是急切偏激的意思。參看《陽貨》17.8,「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這個字的含義,有點類似北京人說的「矯情」、「死心眼」和「軸」。這種人,好面折,說話難聽,出口傷人,馬融訓「刺」,應屬引申義。

這段話是講禮的重要性。禮是行為規範,有中和、節制的作用。孔子認為,如果沒有禮的節制,再好的美德也會變味。如恭敬是美德,但一味打躬作揖,很快就會疲勞;謹慎是美德,但一味謹慎小心,就會膽小怕事;勇敢是美德,但一味好勇鬥狠,就會引發禍亂;直率是美德,但一味心直口快,就會流於偏激。君子對自己的親人感情深厚,老百姓就會日近於仁;不拋棄自己的熟人,老百姓就不會人情淡薄。(美德不可離開禮)

曾子大病一場

8.3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這是講曾子大病一場,死裡逃生的感覺,描寫很生動。

「啟予足,啟予手」,《說文?言部》:「,離別也,從言多聲,讀若《論語》『跢予之足』,周景王作洛陽台。」許慎所引,或說是《古論》的異文。過去有兩種解釋:一說是打開被子,露出手腳(《鄭注》);一說同「」,是省視之義(劉寶楠引王念孫說),恐怕都不對。原文只說抬抬我的腳,抬抬我的手(所以作「啟」),其實也就是動動我的手,動動我的腳,故異文作「跢」(跢是挪步而行,像小兒學步的樣子)。他這麼說,是叫學

生過來看,我這手,我這腳,不都好好長在身上嗎?這是死裡逃生的心情。比如大手術,你剛從麻醉中蘇醒,周圍的世界好像煥然一新,自己好像新生兒。你會覺得,我的眼睛能看,我的耳朵能聽,我的手腳能動,多好呀,就連拉屎撒尿放屁,此時此刻,都充滿幸福感。失而復得,方知一切可貴。

「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出於《詩?小雅?小旻》,曾子引之,是形容生命懸於一線的感覺,他剛從死亡線上逃脫的感覺。

「而今而後,吾知免夫」,是說從今以後,我才知道,什麼叫撿了一條命。

這種體會,沒有生過大病的人,根本不知道。

生老病死,老、病在生死之間。大病,一腳在生,一腳在死,很突然,和老之將死還不太一樣,沒有足夠的預期,因而病癒的感覺特好。

古人勸人向道,主要手段就兩條,算命和看病。重病是死亡的門口。人不知死,哪裡懂得生。很多人都是大病一場,才算活明白,什麼名呀利呀,全都扯淡。當然也有人,病的時候還明白,剛好沒幾天,就又糊塗了。

曾子是有名的大孝子。今《大戴禮》有《曾子本孝》、《曾子立孝》、《曾子大孝》,都是講孝。樂正子春說,他的老師曾子聽孔子說,「天之所生,地之所養,人為大矣。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可謂孝矣;不虧其體,可謂全矣」(《曾子大孝》)。傳為曾子作的《孝經》也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儒家重生,認為生命是父母的禮物,只有把身體保護好,才對得起父母。現在的孩子,處於家庭、社會的交相摧殘之下,難免輕生。當爹媽的要防小孩自殺,可以起名叫「免夫」。當然,女孩最好不用這個名字,起這個名字,就嫁不出去了。(曾子大病一場一)

8.4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背)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孟敬子即仲孫捷,孟武伯的兒子,生卒不詳。曾參比孔子小46歲,此事應在前480年後。

「動容貌」、「正顏色」,屬於儀容。古書中的「容」和「色」有關,都是肢體語言。今人所謂「體面」,有體有面,但主要是面。人活臉,樹活皮。面子是尊嚴,但不能講得太過分。中國有面子文化,經常死要面子活受罪,就是過於看重面子。「顏色」,今語可指圖畫的顏色,但古語不同,顏字從頁,本指眉宇之間,加上色字,其實是指臉色。

此章也是講曾子生病,可能就是上面那場大病。當時,孟敬子去看他,他以為自己快死了,所以說,「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這話很有名。人快死了,和平常就是不一樣。司馬遷是體會過這種臨界狀態的人。比如他的《報任安書》,就是苟活之人與將死之人的對話。他有這種體會,所以寫「人之將死」,特別精彩。比如李斯,照理說是大壞蛋,他這一生,殺人無數,但臨死,也有善言。他和他的孩子說,我真想和你們,像當年那樣,牽黃犬,出上蔡東門,到郊外打兔子,這樣的事還會再有嗎?然後,父子抱頭痛哭(《史記?李斯列傳》)。陸機臨死,也說「欲聞華亭鶴唳,可復得乎」(《世說新語?尤悔》)。

「籩豆」,「籩」音biān,是簠的別名(不是通常說的簠,那種簠是誤稱)。青銅簠,一般都是淺盤,短校(束腰的把),圈足鏤空,仿竹器,或加蓋,器形似豆,用盛稻梁;豆,與前者類似,但往往有高校,用盛羹醬。

人之將死,應該說點掏心窩子的話,真心話,有意思的話。但曾子的話特沒勁,全是講君子的儀容。他留給孟敬子三句話:一是控制自己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