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家狗 里仁第四

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4.1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智)?」本篇皆短章,全是道德格言。它們幾乎全是孔子的語錄,只有4.15是講給曾子聽,4.26是子游的話。這些短章,按主題不同,可以分為若干小組,如4.1—7講仁,4.8、4.9、4.15講道,4.10—12、4.16講君子、小人之分和義、利之辨,4.18—21講孝道,4.22—24講言、行。但其他,4.13講禮讓,4.14、4.25講聞達,4.17講見賢思齊,4.26講君、友之道,則相對分散。

「里仁」,就是「處仁」。里,本來是古代的面積單位,即長寬各300步。古代計里畫方,安置居民,很有傳統,里是居民組織的基本單位。里的面積大小和人口多少沒有一定,但一般比較小。現在有些小地名,仍以里為名。「擇」,古書引用或作「宅」,作「宅」更好。前人注釋此章,一般都是照字面理解,認為孔子強調的是,跟什麼人做鄰居,一定要慎重,不選仁人,不行。我們現在買房子,要看地點、交通、景色,周圍的環境怎麼樣,學校、商店、飯館、醫院怎麼分布。如果在美國,還有一條最重要,就是鄰居,富人和窮人,什麼人和什麼人住一塊兒,絕對不能忽略。孔子卜宅,也很看重鄰居。如果舊注不誤,他是想跟仁人住一塊兒。這種想法很有意思。我也想過,如果能跟自己要好的朋友住一塊兒,多好。孔子的理想社區,全是仁人,還是有一兩個就夠了,不知道,反正為富不仁的人,絕對不接納。有錢可以,必須捐出來。我們不妨設想一下,他當校長兼教授,周圍是莘莘學子,慕名者自遠方來,他們買房賃屋,越聚越多,好像大學城,把曲阜闕里搞得和個君子國似的,多好。孔子說,不跟仁人住一塊兒,太傻。(與仁為鄰)4.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智)者利仁。」此章也是講處仁,但不是擇鄰,而是自處。前兩句,是講不仁者。「約」,孔注訓「困」。孔子認為,仁者都很安分,窮也好,富也好,都安之若素。不仁者是窮了不行,富了也不行。後兩句,是講仁者和智者。我們要注意,這裡的仁者,特點在一個「安」字。安仁是安於仁,強調其靜。孔子常以仁、智並舉,兩者有什麼不同?仁是體,智是用;仁主靜,智主動。前者像山,後者像水。這是兩者的不同。參看《雍也》6.23的「知(智)者樂水,仁者樂山」。「仁者安仁」,對比上文可知,其實就是安貧,不但要做好精神準備,長期餓肚子,還要快快樂樂餓肚子。「智者利仁」,什麼意思?不太清楚,大概是越來越聰明,把仁的偉大意義都發揮出來了。總之,仁者不動如山,安於仁;智者長流似水,利於仁。孔子說的境界,沒準是餓著肚子而文思泉湧吧。(仁者安仁,智者利仁)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以仁為鄰,誰是仁者?仁者以仁為標準,好惡以此定。其所好之人是仁人(或近仁之人),所惡之人是不仁之人。(不是仁人,不知好賴人)4.4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志於仁」是有心求仁,「無惡」是沒有惡可被人惡。(有心求仁,不招人恨)4.5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富人常以他們的富裕、文明和秩序給窮人做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但他們卻一直不明白,窮人愛錢,愛他們擁有的一切,為什麼卻不愛有錢人。因為除了榜樣,他們什麼也不給,就連「以其道得之」的「道」,也是一個無法回答的問題。

孔子說的君子,和小人不一樣,小人恨貧賤,不安於貧賤,除了「彼可取而代之」,不知還有什麼「道」。孔子說,道就是仁。君子所安,只是仁,要安仁守素。不合於仁,雖富貴不處;合於仁,雖貧賤不去。這個立場叫仁。沒有仁,君子就無法成名;有了仁,才有名。孫欽善認為,第二次出現的「不以其道得之」,「不」字是衍文。

「終食」,是一頓飯的工夫,形容時間很短。「造次」,是急急忙忙。「顛沛」,是困頓挫折。

孔子的意思是,不管怎麼忙忙叨叨,怎麼焦頭爛額,都不可離開仁,哪怕一時一刻。離開仁,君子就沒法出名了。(君子棄仁,不能成名)4.6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前兩句,「好仁者」和「惡不仁者」是名詞性的並列關係,一般都以逗號為隔,我點頓號。孔子說,這種好惡分明的人,他沒見過,很悲觀,真是「洪洞縣裡無好人」。中間一段,「好仁者」,「好」是正面表達,「仁」最好,無以復加,一定要玩命追求;「惡不仁」,「惡」是負面表達,「不仁」最壞,一定要深惡痛絕,不讓它加於己。這是講心。下面講力。他說,有人會說,我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孔子說,他沒見過,有誰心中追求仁,只因力不足而做不到,哪怕只花一天的力氣;也許真有心有餘而力不足的人吧?反正我沒看見。參看《雍也》6.12:「冉求曰:『非不說(悅)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汝)畫。』」這話也許就是批評冉求。「文革」時期,是非顛倒,積重難返,大家總是說,什麼是好,什麼是壞,我知道,但好事絕對不能幹。我和孔子有相同的感受。(有心求仁,別說力不足)4.7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錯誤因人而異,有不同類型。孔子說,你要想知道什麼是「仁」,最好的辦法就是看他犯的錯誤是哪一類,只有知道什麼是「不仁」,才能知道什麼是「仁」。這也就是說,錯誤與真理是如影隨形。我們常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其實,錯誤面前也是人人平等。錯誤有高級、低級之分嗎?是不是大人物犯的都是高級錯誤,小人物犯的都是低級錯誤?我說不是。(觀過知仁)

朝聞道,夕死可矣

4.8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賣油郎獨佔花魁》,賣油郎說,若得這等美人摟抱了睡一夜,死也甘心。1980年代以來,很多出國迷也是這樣。他們說,到美國轉一圈,嘎巴兒死了也值了。

孔子不一樣,他說,早上聽說真理,晚上死了也值了。

王朝聞的名字就是據此而起。(朝聞道,夕死可矣)

4.9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士」,即君子,也叫「士君子」,是貴族下層的一般稱呼。《論語》常見。

孔子提倡安貧樂道,和很多古代宗教一樣,他也強調苦修苦行。孔門之中,誰最安貧樂道?顏回。孔子在陳絕糧,仲由見老師和同學挨餓,看不下去,發脾氣,被孔子批評(《衛靈公》15.2),其實仲由才了不起。

吃苦,很多人能做到,特別是待在窮鄉僻壤,從沒見過錢的人。人最怕的,其實還不是窮,而是人比人。人比人,氣死人。誰能經受這種考驗,才是真君子。

《子罕》9.27:「子曰:『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這才是考驗。(有志於道不怕窮)

以上兩章是講君子對道的追求。

4.10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無適也,無莫也」,「適」、「莫」二字,舊注多歧,大體有四種讀法:一種是把適讀為敵,理解為抵觸,莫讀為慕,理解為嚮往(《鄭注》);一種是以適、莫為厚薄(《邢疏》),似乎是把適讀為嫡,而以莫為相反的意思;一種是以適為可,以莫為不可(唐韓愈、李翱《韓李筆解》);一種是以適為專主之義,而以莫為相反的意思(朱注)。我看,「適」是可以,「莫」是不可以,這話也就是「無可無不可」(《微子》18.8)的意思。

「義之與比」,是說一切要看是不是合乎義。「比」,是親近之義。(以義為準)

4.11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論語》常以君子、小人作對比。

「德」指仁恩,「刑」指威罰。《韓非子?二柄》把這兩條叫「二柄」。「二柄」是人主御下的基本手段,就像馴象人手裡的香蕉和刺象棍。它是義的體現。君子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都是看這兩條。德,可以告他該幹什麼;刑,可以告他不該幹什麼。小人不一樣,他們關注的,主要是他們居住的那片土地,還有各種實惠,故土和實惠都是眼前的利益。

參下4.16,這裡,君子、小人之分,也是義、利之分。

孔子主張以德治國,以禮治國,理想歸理想,現實歸現實,和柏拉圖一樣,他也離不開政刑。(君子與小人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