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邏輯是服從領導

1.2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歟)!」這一章,是講孝弟為立身之本。其實,何止是立身之本,孔子認為,也是立國之本,在家當孝子和在朝當忠臣是一個道理。孝順爸爸,就會服從領導,服從領導就不會犯上,不會犯上就不會作亂,不會作亂,天下就太平了。這是孔子的邏輯。「有子」,是孔門的再傳弟子尊稱有若。有子名若,字子有,他與卜商、言偃、顓孫師和曾參是一輩,都是孔門三期的學生。有若不但人老實,道德好,老師喜歡,還長得酷似孔子,孔子死後,沒有偶像,卜商、言偃、顓孫師以有若為屍(扮演死者的活人,多由直系子孫為之),公推他代孔子,受弟子朝拜。這件事,曾參不服氣,說他有什麼資格代表孔子。端沐賜樹孔子為聖人,有若是參加者。「孝弟」是古代家庭倫理的核心概念。「孝」是子事父,「弟」(同悌)是弟事兄,完全是男本位。孝字,從子從老省,和考、老等字有關。老字象彎腰駝背的老人,加根拐杖就是考字。古人把爸爸叫考,當兒子的要孝順爸爸。愛老、敬老、養老,這叫孝。孔子敬老,不光敬老頭、老太太,他對一切古老的東西都心存敬意。兄是哥哥,哥哥中的大哥,是爸爸的合法繼承人,未來的大家長,也很重要。當弟弟的,在家要尊重哥哥,侍奉哥哥,特別是大哥,這叫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歟)」,楊伯峻指出,《管子?戒》「孝弟者,仁之祖也」和這句話是同樣的意思。

「仁」是孔子思想中最核心的概念。它的基本含義,孔子說,是「愛人」(《顏淵》12.22)。清代學者阮元專門討論過《論語》中的「仁」字(《揅經室集?〈論語〉論仁論》)。《論》中到底有多少「仁」字,他說是105個,其實是109個。「仁」是什麼意思?我用最簡單的話講,就是拿人當人。首先是拿自己當人,其次是拿別人當人。拿人不當人,是不仁。〔1〕拿人當人,不容易。人有工具性,上班當工具,下班當人,一半一半,就不錯了。完全不當人,也是常有的事。〔2〕中國早期國家,是宗法制小國,當時人說的「國家」(本來叫「邦家」,邦改國,是避漢高祖諱)是個合成詞,國是以家為基礎,家是以男性和男性繼承人為主心骨,一是爸爸,二是大哥。當時的道理,只要把爸爸孝敬好了,把大哥伺候好了,家就和了,家和,就萬事興了。以家治國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一種帶有復古色彩的保守思想。當時,國家是以血親、姻親和擬親的關係為紐帶,以之分衍、連綴和維繫,屬於框架性的東西,國是裝在家裡面,裝在天子的家裡面,諸侯都是親戚。秦漢以降,宗法制度被破壞,家還在,但只是國家之下有如細胞的東西,家是小家,不是大家,國不能裝在家裡。漢以來講孝弟,和先秦不一樣。〔3〕(孝弟是仁之本)註:〔1〕仁,是人字加兩道短橫,許慎說,此字從人二(《說文?人部》),前人多以為是人與人偶、人與人親的意思。戰國時期,秦系文字的仁字是這麼寫,楚系文字的仁字是從心身聲。這個字的兩道短橫,應是為了區別於人字,有如重文。孔子以「愛人」為說,是以仁為動詞,就像下文的「賢賢」(1.7),是人(動詞)其人(名詞)的意思。

〔2〕《老子》第五章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如果天地、聖人都不仁,周圍的人也都不仁,你還能拿自己當人,也拿別人當人嗎?王朔有一句名言,「別拿我當人」。在他看來,別人疼不疼、愛不愛,不重要,重要的是,別太拿自己當回事。自己不拿自己當回事,反而會立於不敗之地,用他的另一句話講,就是「無知者無畏」。自嘲也是生存策略。

〔3〕後人只知事君為忠,忠孝不兩全,寧肯舍孝。孔子不這麼講。參看郭店楚簡《語叢三》。

孔子喜歡木訥之人

1.3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巧言令色」,孔子最討厭。孔子認為,這種人最缺乏「仁」。「巧言」,言是言語。巧舌如簧、能說會道、善於用言辭討別人喜歡,孔子叫「佞」。孔子對「佞」是罵不絕口(後面多次提到)。「令色」,色是臉色(古人叫顏色)、外表的樣子。我們不要以為,只有女人才會以色相動人,男人也有深通此道者。他們擠眉弄眼,打躬作揖,很會調動自己的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巧言令色的人是擅長拍馬逢迎的人。

巧言令色是假,孔子深惡痛絕,但真也不一定討他喜歡。嘴上沒把門的人,情緒激動的人,如仲由,心直口快,和巧言令色有區別,孔子也不喜歡。他更喜歡的是不說話或少說話的人——悶葫蘆式的人。「巧言」的反面是「訥」,「訥」是言語遲鈍,話都說不利索;「令色」的反面是「木」,「木」是面無表情,好像木頭疙瘩。他喜歡的是木訥之人,認為木訥之人才近於仁(《子路》13.27)。(巧言令色,孔子最討厭)

在守信守時上中國不如西方

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曾子」,是孔門的再傳弟子尊稱曾參。曾參,字子輿,是有名的道德先生。孔子死後,卜商等人推有若代孔子,受弟子拜,他不服氣。孔門十哲無曾子,但宋儒立道統,把他捧得極高,明代封曾子為「復聖」,曾子的名氣,反而比有若大,甚至超過顏回。這是宋儒的創造。

「身」,不是身體,而是自己。這裡講的三條,都是屬於自律,不是太高的要求。道德有高尚道德,有一般道德,還有作為道德底線的起碼要求。高尚道德,常人做不到,或很難做到,做到了令人佩服,做不到也無可指責。在道德問題上,與其「高大全」,到處講用,舉國若狂,還不如勸大家盡職守責,少干點壞事。人為拔高,適得其反,北京話叫矯情。比如見義勇為,談何容易。一幫歹徒,有槍有刀,手無寸鐵,干黃枯瘦,無拳無勇,怎麼挺身而出?警察的責任,交普通人去擔,就過了。我看,一般道德、起碼的道德,比這更重要。「忠」,和「中」、「衷」等字有關。什麼叫「忠」?古人拆字為解,有「中心為忠」之訓。簡單說,就是替人謀事,要真心真意、全心全意,絕不糊弄人。現在,我們的很多同胞,滿嘴抹蜜,甭說盡心儘力,錢花光,事沒幹,人都跑了,這就是「為人謀而不忠」。「信」,從言,和說話有關,古人拆字為解,有「人言不欺」之訓。簡單說,就是說話算話,恪守諾言,講信用。現在的中國人,說話不算話,爽約遲到,和玩兒似的,事前亂許願,事後亂道歉(甚至不道歉),一點不臉紅,這就是「與朋友交而不信」。還有一條,「傳不習」,這條更簡單,就是老師講了,回去不複習,當學生的,糊弄老師。

三大毛病,領導、同事、朋友、老師,誰都敢糊弄,這些都是很不道德的事。我們中國人,特愛糊弄,連鬼神都敢糊弄,何況人乎?在守信守時這一點上,中國不如西方。西方也不都是好人,但耍心眼兒,抖機靈,逮空子就鑽,偷奸耍滑,平均水平,絕對趕不上中國。〔1〕道德的供求規律是,生活中越缺什麼,它才越吆喝什麼。春秋戰國,大講忠信,正是因為沒有忠信(戰國「忠信」印最多)。故《老子》第三十八章說,「夫禮者,忠信之薄也,而亂之首也」(本書引用《老子》都是根據馬王堆帛書本,下不再說明)。宋以來,大講關(關公)、岳(岳飛),也是因為漢奸太多。這裡的「三省」很有名,比如陳省身、於省吾,就是據此取名。我們要注意,學《論語》從哪兒學起,「三省吾身」,省是反省,身是自己。我們與其指東道西,給人家當老師,還不如先反省一下自己。(與其指東道西,不如反省自己)註:〔1〕有人說,歐美人,對他們不願接受的事,一般會直截了當說出來;日本人呢,可能不好意思,要扭捏一陣兒;只有中國人,答應得乾脆,也忘得快,不是真忘,而是成心逗你玩。當然,外國人也不是鐵板一塊,比如守時守信,大家的印象,德國人、日本人比較守,法國人、義大利人不太守。

孔子講節約是心疼有錢有勢人

1.5子曰:「道(導)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道」,領導也。「千乘之國」,是大國。春秋大國,一般都有上千輛戰車,魯國不太大,也是「千乘之國」。「國」,是避漢高祖諱改字,本來應作「邦」。「敬事」,猶今語敬業,是忠於職守、恪盡職守的意思。東周以來,大家特愛講這兩個字,「思言」、「敬事」和「忠信」,都是戰國箴語印所常見。古書中的「人」和「民」,含義接近,但有區別。楊伯峻、趙紀彬說,古書中的「人」有廣狹二義,廣義的「人」指一切人,狹義的「人」只指士大夫以上各階層的人,「民」指下層大眾,也叫「百姓」。最後兩句,「愛人」與「使民」相對,「愛人」的「人」是用狹義。

看來,孔子講節約,是心疼有錢有勢有身份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