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真 愛

第七章真愛

——愛他,如他所是,並非如自己所想

一九九二年,台北市健康幼兒園的孩子出外郊遊時,在高速公路上突然整輛車燃燒起來,當場奪去二十幾位幼童的生命。一位幼兒園教師林靖娟為了搶救小朋友,因而燒死於車內,犧牲了自己的生命。

當這件慘劇發生時,眾人震驚,在電視報道的畫面中看見那些幼童的父母因幼兒的夭亡而發出一片號啕。每一位為人父母者皆深愛自己的孩子,在痛失自己的子女之後,那種悲慟、那種眼見自己深愛的人從眼前消失的哀痛,令我心有凄凄而不忍目睹。同時,林靖娟老師的壯舉也成了媒體競相報道的焦點,每個人都被她的英勇行為感動了,事後當地教育系統也舉行了對林老師的頌揚和頒獎儀式,甚至決定為她塑立銅像,並將她的事迹收錄於教科書中,作為學習的榜樣。

可是在整個事件的發展過程中,有一幅畫面也許被眾人忽略,然而卻深深擊中我的心,遠遠超過那些父母的悲慟和社會上對林靖娟老師的歌功頌德。這幅畫面是林靖娟的母親和她三位姐姐悲慟欲絕的情景,尤其是她母親所說的話,到現在仍在我心中久久無法忘懷,她說:「女兒,你只有想到那些孩子,你有沒有想到我們這些深愛你的親人?為什麼你只有想到他們,沒有想到我們呢?」這話深深刺痛我的心。林靖娟的母親撫養女兒十幾年,十月懷胎,三年哺乳,含辛茹苦地看著她長大;當她第一次會叫「媽媽」、第一次會走路時那種興奮的情形;當她還在襁褓中,母親卻必須因孩子的哭聲,要在寒冷的夜晚離開溫暖被窩,起來哺喂哭泣中的女兒。十幾年的點點滴滴,這個女兒的存在已經在母親的生命中種下了無法抹去的深濃愛意。曾經用無數的愛灌注長大的女兒,為了別人家的子女,剎那之間消失無形,母親的確難以承受!

我真的可以理解林靖娟的母親和她姐姐心中的悲傷和難過,甚至對她的憤怒,因為她們是真的愛她!然而我的心中卻有一個聲音在告訴我:為什麼有這麼多由社會所建立的無形價值,緊緊捆綁著我們,遠遠超過一個人對自己存在的重視?不僅超越那些愛她的人所付出的愛,甚至超越了這個人對自己存在價值的認同。為什麼有這麼多的生命被強迫選擇、催眠、灌輸,依附在那些並不存在的價值觀上?而那些價值觀對他們的重要性已經遠遠超過他們自己本身的存在。這個問題令我不解,因為我知道如果我真正愛一個人,那麼世界上沒有任何一樣東西會比他的存在、他的悲傷、他的歡笑、他的憤怒、他的眼淚、他的一點一滴來得更重要。

在我的研修課程中,我也經常告訴學員:有許多訓練課程是依照這個社會上的價值而建立了一些成功的模式,然後訓練你成為那些成功的模樣,來迎合這個社會上所賦予的好壞價值觀。然而在那些深愛你的人眼中,即使一百個卡內基、一百個比爾?蓋茨、一百個社會上那些成功的人士,也都不如你更為重要。為什麼你要努力讓自己成為別人,而不讓自己成為自己?當你努力地成為自己,以自己的存在為榮,你才會得到真正愛你的人。如果你努力想成為別人的樣子,即使有人來愛你,那種愛對你來說也是表面的、膚淺的。因為在你的內心深處知道,他們所愛的只是你的某個部分,而不是全部的你。

我們一生都在追尋真愛,尤其是在熱戀中的情侶。如果你曾經真正愛過,你會發現在戀愛時最動人的一句話是:「我愛你,因為你就是你,不管你將來是什麼樣子,變老了、變醜了、變窮了,甚至少了一隻手、一隻眼,我都一樣的愛你。」我們每個人都渴望生命中能擁有這樣的真愛、一份能完完全全接納我們的人的愛。我很喜歡基督教儀式的婚禮,牧師宣布二人結為夫妻的那個時刻,牧師會問雙方:「你願意愛這個人嗎,無論他(她)將來是富裕或貧窮,是健康或生病?」這是一個非常美麗的誓約,而我在生命里一直都在尋找像這樣的真愛。

是的,在真愛中沒有犧牲與負擔,真愛中也沒有「應該」。所有的「應該」、「負擔」、「犧牲」都會在生命中的某一天、某一時刻、某一層面要求代價與償。我喜歡:「我愛你,是因為你值得,所以我選擇要去愛你。」我也喜歡愛你時候的我,那個我充滿了愛和溫柔。這種覺知的愛不是為了別人而犧牲、委曲自己的需要而去愛,而是為了自己的所愛而去愛,這樣的愛才不會給雙方帶來負擔,彼此之間也不會因此而感到有壓力。真正的愛是沒有條件的,他所愛的就是你本身,我們稱這樣的愛為「無條件的愛」。

當我們是嬰兒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接受到父母親給我們無條件的愛,但是這樣的愛對我們而言,接受的時間和分量都太少了!很快地,我們就開始接受有條件的愛。我們的父母親在內心深處受到整個社會價值觀的影響,他們也認為我們必須成為什麼樣的人才會是有用的、有價值的,才會被喜歡、被尊敬、被愛。於是父母為了愛我們,開始用他們的愛來控制我們、塑造我們。為了適應這個環境,避開懲罰和痛苦,得到認同和愛,必須開始做些不是出自內心的行為。逐漸地,我們依附外界標準的性格開始形成。在這段六歲以前的成長過程中,能得到越多真愛、越多「無論你是什麼樣子,父母都是愛你的」,接受這種無條件的愛越多的人,他的存在意識就越強。但是父母親都深愛自己的孩子,因此,非常著急想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努力以社會規範來教導他們。許多為人父母者,無法看見自己裡面壓抑著對過去生命的浪費和不喜歡自己所造成的後果。他們總是希望孩子比自己更強,在孩子還沒有充分得到無條件的愛時,就給他們有條件的愛,去塑造、教導他們。換句話說,孩子們對自己內在的存在,並不能擁有很充分的滿足,而當年事日長,便開始在外在的世界中追尋認同和肯定,於是會用兩樣東西來彌補自我存在價值的缺乏,第一種是做些什麼(doing)?第二種是擁有什麼(having)?[註:作者近年講學中又加上了第三種,成為什麼(being)]來替代自己的存在價值。像林靖娟老師的事件,對她而言,身為一個老師,擁有高尚偉大的情操是她的天職,然而這真的是天職,還是後天的文化教育、社會價值觀所賦予她的職務?對她來說,做這件事竟比她的存在還重要、比她身邊的親人對她的愛更重要。

對某些人來講,做一個好人比他的存在更重要;做一個受歡迎的人,做一個高尚的人,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做一個對別人有益的人,做一個溫和、儒雅的人,遠遠超過他自己存在的價值。為了要做好這樣的一個人,他可以抹殺、犧牲許多的自我以及真實的感情、思想,最後形成了他的存在只能依附在做些什麼(doing)之上。如果有一天當他自己無法符合社會所賦予的價值觀時,他就會不喜歡自己,會覺得自己實在很糟,自己的存在一點價值都沒有,自己是一個沒有用的人,甚至無法再繼續生存下去。而另外一種將自己的存在依附於擁有什麼(having)之上的人——尤其在這個歌頌物質的時代里,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這一類型的人。許多男人將自己的存在定位於擁有房子、事業、賓士、寶馬、勞力士之上;許多女性也把自己的存在價值依附於擁有幸福家庭、聽話的孩子、愛她又溫柔且事業有成的老公身上。同樣地,我們也看到在這些用「擁有」來證明自己存在價值的背後,有多少危險和心酸。很多傳統婦女當有一天她們的老公愛上別的女人;當她聽話、功課又好的孩子突然變得叛逆;當她溫暖的家庭突然破碎時,她們在剎那間喪失了自己的存在價值,覺得一切都毀了,生命里什麼都沒有了,自己再活下去也沒有什麼意義,甚至因此自殺的也大有人在。我們也能看到有些男人生意失敗、破產了,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消失了,然後一蹶不振,從此生命頹廢,這些都是我們將自己的存在價值依附於外界,用doing和having代替的一種普遍現象。其主要原因是因為幼年時候我們所接觸的無條件的愛太少。

我們長大成人後,也毫不知覺地用同樣方法愛我們的孩子,我們無法告訴孩子:「你是最棒的。我是愛你的。我知道你充滿知覺,你知道自己的生命,也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麼。無論你做什麼決定,也許我們不能了解,但是爸爸媽媽一定支持你。」

相對地,那些在充分接受無條件的愛之下長大的孩子又會是如何?西方國家從十九世紀存在主義開始,對人權、民主和對孩子的重視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再加上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期的潛能運動發展的興起,在那個時候有很多父母接受人類潛能的一些新觀念,開始試著去給孩子一些無條件的愛,現在這些孩子都已經長大。在許多觀光區你會經常碰到這樣的西方年青人,他們大學畢業但不急著找工作,或逼著自己馬上要做些什麼。他們沒有汽車,沒有大房子,沒有錢,也不曾擁有什麼,就只是背著布包,有時騎著自行車,有時步行,到世界各國走一走。沒錢時就到餐廳打工,當英文老師或家教,等存了一點錢,再向下一站邁進繼續旅行。他們在大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