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智慧的殿堂

——用勇氣去接觸生命中的每一個真實的發生

你是一個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今天上算術課時,老師告訴你一加一等於二、一加二等於三、二加二等於四,你學會了。放學回家時,在校門口碰到校長,他問你:「小朋友,今天上學開不開心啊?」你說?:「很開心!」校長又問你?:「今天有沒有學到些什麼啊?」你會說?:「有啊,今天老師教我們算術。」校長說:「那我問你,一加一等於多少?」你很高興地回答:「一加一等於二。」突然,校長沉下臉說:「胡說,一加一怎麼會等於二?一加一應該等於三!你是哪一個老師教的?」在這一剎那,你會有什麼反應?請用你是第一天上學的那個小孩的心情而不是用現在的你去想像這個畫面。我猜想,剎那間你很可能會陷入一片愕然、混亂、不知所措。「奇怪,今天老師明明教我們一加一等於二,怎麼校長告訴我是等於三呢?到底哪一個才是對的?我到底要聽誰的才好?我該怎麼辦?」甚至頭腦一片空白,不知該如何是好。可是如果讓你回到現在的你,有人告訴你一加一不等於二,而是等於三時,你會很肯定地告訴他:一加一不是三,而是二。你不會有那種無所適從、彷徨、疑惑的感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區別呢?

我經常在研修課程中告訴學員們:生命潛能不是理論、不是技巧、不是知識,而是一種智慧、一種經驗——一種你要重新回到自己本身存在的經驗。這是一門向自己本身的存在、向自己的經驗去學習、去覺察的研修課程。我也經常告訴學員們:如果你要學習的是理論、是知識與技巧,那麼,花這麼多天的時間,花這樣高的代價到這兒來太可惜了。如果你想成功,只要到書店買一本「成功之道」;如果你想成為一個快樂的人,想要改善人際關係,隨時可以到書店,花幾十元買一本「如何成為快樂的人」或一本「如何建立人際關係」的書讀讀,那裡面會告訴你所有的方法、技巧和理論,而不需要參加生命潛能的研修課程。

如果問一個小孩:「小朋友,你知道一個人要怎麼樣才會成功?」他一定會說:「一個人要有恆心、有毅力、有自信、不怕失敗、勇往直前才會成功。」這是連十幾歲的孩子隨時都可以回答的問題,但是為什麼世界上成功的人,快樂的人,卻是如此少呢?這使我想起一句話:「三歲小孩都知道,八十老翁做不到。」我們可以回頭看看在現代的教育制度下,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我們現在的教育偏向於知識的收集、資訊的累積與技巧的學習,主要教孩子學會怎樣在外面的世界去尋找,怎樣去看外面的世界,而很少教孩子向內自省,和自己的存在在一起。整個時代的價值觀和文化,都教我們如何修飾外在的自己,偏向外在的價值,在外在的世界尋找我們所要的;而沒有一個教育系統告訴我們,其實我們的內在才是最豐富的寶藏,我們存在的每一個剎那才是真實的。

記得小時候和鄰居小孩一起玩兒,碰到意見不同或有衝突的時候,我就已經學會告訴對方「我爸爸怎樣說,我媽媽怎樣說」。用大人所說的來證明自己說的是對的。再長大一些,上學了,回到家裡,和家人意見不同時,就開始會說「老師怎樣說」。再長大一些,我們從更多的人、更多的地方學到更多的知識,我們會開始說「孔子說、孟子說、某某人說怎樣」。甚至我曾經看過兩個小孩在玩遊戲之後,有一個小朋友不認賬,另外一個小朋友告訴他:「孔子說不可以耍賴。」我不記得孔子說過這句話。或許這是一個笑話,但是從很小的時候開始,我們就一直活在「別人怎麼說」的世界裡,卻很少回頭看看自己的感覺是什麼?自己的需要是什麼?自己的想法是什麼?我們總是要借著外面的世界和許許多多別人的經驗來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我們學會了累積許多知識與技巧,總是要用「別人覺得那是對的」來證明自己是對的,而這就是知識與經驗最大的不同。

在真實的人生里,我們經常像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腦子裡裝的都是一些知識,都是一些別人告訴我們所謂「對的」情況。可是有一天,突然另一個人告訴我們「不,這是錯的,應該那樣才是對的」時,剎那之間我們會陷入困惑、迷惘、掙扎而無所適從。因為在我們的內在沒有自己生命的經驗作為智慧的根本,在我們生命里沒有覺醒、沒有洞察。我們不知道自己的存在才是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我們一直依附在這個社會和歷史的一些人物上。當我們所擁有的知識和現實環境產生衝突時,就開始有了掙扎和衝突;當我們所學的「好壞對錯」與他人所學會的「好壞對錯」發生對立、衝突時,就會產生人和人之間的衝突與對立。像這些只在腦子裡的學習, 它沒有經過生命的經驗,沒有經過自我的洞察、覺醒,都只是屬於知識層面的。

如果那個剛念小學一年級的你,當天沒有碰到校長,回到家裡媽媽給你一個蘋果,爸爸下班回來又給你一個蘋果,加起來剛好是兩個,你開始用自己的經驗去證實了一加一等於二。在此後的人生里,你用自己生命的經驗一次又一次學會了一加一等於二,所以直到現在,當有人告訴你一加一不等於二的時候,你不會再感到迷惘、困惑,反而會認為這個人不正常。如果我們的生命里有了洞察、覺醒的智慧,那麼,我們將不止存在於知識的領域中,更能開始擁有生命的智慧。

智慧是伴隨著經驗、覺察而產生的,如果你此時覺察到自己內心有悲傷、難過或生氣,而你又開始敬重自己生命里的智慧,那麼,無論多少人告訴你這些悲傷、憤怒、難過是應該或不應該、是對或是錯,你會堅定地認為它都存在,那是一個事實。從這一剎那開始,你便跨入了智慧的殿堂,開始了解生命的如其所是,所謂的菩提,所謂的智慧、真如、真相就開始產生。所以,智慧是跟著覺察而來,而知識只是接受他人告訴你什麼是對、錯、好、壞;知識是屬於眉毛以上三寸的東西,而智慧則是你用自己的生命、靈魂去學習,成為自己身體的一部分,這也是為什麼在生命潛能研修中我們特別著重於內在的一些覺察以及和自己接觸,了解自己這一剎那在想些什麼?我有些什麼樣的行為?什麼樣的感覺?什麼樣的情結在我內心深處、在我靈魂深處正在發生?當下我的生命里發生了什麼?我正在經歷的是什麼?

然而,有許多人活在知識的技巧和方法的領域裡,他們不但未曾用自己的生命經驗去理解、去充實自己生命的智慧,反而用他們所學會的一些方法和理論去教導別人。我記得幾乎每年高考時,電視台或一些報紙媒體,為了鼓勵考生,總會找些知名人士給考生一些勉勵。我最常聽到的就是他們告訴考生:「最重要的是要有平常心。如果能以平常心去應考,就可以發揮實力,得到好成績。」我常想:要做到把持「平常心」是何等困難。當然在知識的領域來講,這三個字說起來非常容易,但是在智慧的領域裡,我想花上三四十年都很難做到「平常心」這三個字。我聽過對「平常心」最好的解釋就是:假如有一塊長二十米、寬三十厘米的木板擺在地上,你當然能很輕鬆地從上面走過;但是如果同樣的木板是架在懸崖上,下面是萬丈深淵、嶙嶙巨石,這時,如果你也能從這塊木板上走過去,就如同在平地上一樣安穩、一樣從容,這個時候你便可以說你做到了「平常心」。像吳清源、林海峰、曹熏鉉這樣的圍棋高手,也是在圍棋的領域裡磨練了三四十年,才能在重要的一子勝負的關鍵時刻,保持了平常心來下那一盤棋。

我也經常看到當一些人碰到困難和挫敗,求助於別人時,有許多所謂的「老師」會告訴他們:「看開一點嘛,想開一點就好了,只要你把心裏面現在的感覺放下了,不就什麼事都沒有了嗎?」像這樣知識性的教導何其多,但是他們真懂得「放下」嗎?他們真的用自己的生命經驗了解了「放下」嗎?他們真的具備「放下」的智慧嗎?什麼是「放下」?連釋迦牟尼這樣有智慧的人,也花了六年的時間不停地求道、不停地追尋,用盡努力,但是最終仍然絕望了——什麼都沒有。他灰心至極,拖著疲憊的身體渡過恆河,在菩提樹下靜坐四十九天。剎那間,他抬頭看到天上的星辰,他得道了,這時候他真的懂得什麼叫「放下」。這個「放下」是釋迦牟尼花了六年的努力,終於決定放棄的那一剎那,在他生命最深的地方了解了什麼叫「放下」。我想生命的智慧是要用自己的每一個過程,每一個經驗,帶著覺察,而逐漸成為生命的一部分。所以沒有經歷過追尋的人,不懂得什麼叫「放下」;沒有經歷過生命里大悲傷的人,不懂得什麼叫慈悲;沒有經歷過害怕、軟弱的人,不知道什麼叫勇敢。我們將在下一章——煩惱即菩提——這個生命潛能基本的哲學觀中更詳細地討論它。

有勇氣去經驗自己生命里的每一個發生、去看每一個存在的事實,才能在生命里開始擁有智慧。跨入智慧的殿堂之後,你將會發現整個世界和以前我們活在知識領域裡所看到的表象是不同的。你將看到許多事物存在的本質,你看到的是一個跳脫分別心、差異心、「如其所是」的世界,這時你對生命的本質有洞見的智慧而不只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