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穿未知

壓抑。由安靜而出的行動。航進自己。虛假的旅程與受保護的「未知」。

我們討論過如何將我們內在的獸欄擺到一邊。我們之所以要討論這些,是因為我們知道——至少我知道——我們必須看穿未知事物。因為,任何一個好的數學家、物理學家,乃至於藝術家,如果不想任由自己隨感情和想像隨波逐流,就必須深究未知。至於我們這些尋常人,我們有我們日常的問題。我們同樣也需要用深刻的理解力。我們同樣也需要看穿未知事物。一個永遠在追趕自己發明的野獸、恐龍、蛇、猴子的人會有種種的問題和矛盾。我們就是這種人,所以我們無法看穿未知事物。我們是尋常人,沒有非凡的智力或偉大的「眼力」。我們過著單調、醜惡的生活。所以我們關心的是如何立即改變這一切。這是我們要考察的。

人會隨著新發明、壓力、新理論、新的政治狀況而改變。所有這一切都會造成某種改變。可是我們要談的是生命根本的、基本的革命,以及這種革命是逐漸發生還是頓時發生。昨天我們討論的是這種革命逐漸地發生,這種革命的距離感、時間感,以及跨越這個距離所需的力氣。我們說,人努力了幾千年,可是無論如何,除了少數人之外,總無法有根本的改變。所以,我們有必要來看看我們,我們每一個人,所以也就是整個世界——因為這個世界就是我們,我們就是世界,兩者不可分——到底能不能夠一舉掃除所有的勞苦、憤怒、憎恨、敵意。我們製造這一切,心裡懷著痛苦。痛苦顯然是我們最常有的東西。那麼,知道了痛苦的原因,明白了整個痛苦的結構之後,我們能不能一舉掃除痛苦?

我們說過,這必須要有觀察才有可能。心如果能夠很緊密地觀察,那麼這觀察本身就是一種結束痛苦的行動。此外我們也討論過何謂行動。行動有沒有一種自由的、自發的、非意志的行動?行動根據的是不是我們的記憶、理想、矛盾、疼痛、痛苦等等?行動是不是一直努力使自己符合理想、原理、模式?我們說過,這種行動完全不是行動;因為,這種行動製造了「實然」和「應然」間的矛盾。你只要有理想,你的「實然」和「應然」之間就有距離要跨越。這個「實然」可能經年累月存在,甚至如很多人認為的,一次一次轉生,直到你達到那完美的烏托邦為止。我們也說過,昨天會轉生到今天,不論這個「昨天」是好幾千年,或者只是二十四小時皆然。這個轉生,只要我們的行動還依據過去、現在、未來——我們的「實然」——的分裂,就一直在進行。我們說,所有這一切都會造成矛盾、衝突、悲傷。這不是行動。知覺才是行動。你面臨危險,知覺危險就是行動,然後你會立時行動。我想我們昨天討論到這裡。

有時候我們會遭遇很大的危機、挑戰、痛苦。這時我們的心由於受到震驚,反而異常平靜。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觀察過,傍晚或清晨看見遠山,山頂有異常的光照在上面,那陰影、龐大、神奇,有著深深的孤獨感。你看見這一切,可是你的心卻無法照單全收。因為這個時候你的心很平靜。可是要不了多久心就會恢複,然後又開始依照它的制約,依照它自己的問題來反應。所以,我們心確實會有完全安靜的一刻,可是這絕對安靜的一刻總無法持久。震驚會產生平靜。我們大部分人都可以由巨大的震驚當中知道這種絕對的安靜。可能是由於意外而在外在產生,也可以由人為力量在內在產生。這人為力量包括禪宗的喝問,某種冥想,某些靜心的方法——顯然幼稚的方法。我們說過,就我們討論過的那種「知覺」而言,一個能夠知覺的心,這知覺本身就是行動。心要知覺,就必須完全安靜,否則就看不到什麼東西。我如果想聽你說什麼,我必須安靜才可以。任何飄浮不定的思想,對你的話的任何解釋,任何抗拒,都會妨礙真正的聽。

所以,心如果想真正地聽、觀察、看,就必須非常安靜。任何一種震驚,或者吸收什麼觀念,都無法產生這種安靜。小孩子沉浸在玩具中很安靜。他在玩。可是這是玩具吸引了他的心,是玩具使他安靜的。吃藥,做任何人為的事情,都會有這種沉浸在某種事物——圖畫、意象、烏托邦——之中的感覺。但是真正的安靜只有在了解所有的矛盾、錯亂、制約、恐懼、扭曲之後,才會到來。我們要問的是,我們有沒有辦法一舉掃除這些恐懼、悲傷、混亂,因此讓我們的心安靜地觀察、參透?

我們到底有沒有辦法做到這一點?你到底有沒有辦法完全安靜地注視自己?心活動時,會扭曲自己所見。這時心會翻譯、解釋,它會說「我喜歡這個」,「我不喜歡這個」。心會非常激動,很有感情。這樣的心看不到事情。

所以我們要問,我們這樣的平常人有沒有辦法做到這一點?不論我是怎樣的人,我能不能看著自己,知道「恐懼」、「痛苦」這種字眼的危險,而且會妨礙我們真正看見「實然」?知道語言的陷阱之後,我還能不能觀察事情?能不能不讓時間感——「達成」什麼事的感覺、「去除」什麼的感覺——干涉它,而只是安靜地、專註地觀察?我們將在那種專註狀態中發現原先隱藏的道路,原先未發現的通路。這其中有的只是知覺,而沒有任何分析。分析意味著時間,而分析者就是被分析者。分析者和被分析者有別嗎?如果沒有,分析就沒有意義。我們必須清楚這一切。揚棄這一切——時間、分析、抗拒、企圖跨越、克服等——因為通過這一道門是永無休止的煩惱。

我們聽過這一席話之後是否就做得到呢?這個問題非常重要。沒有所謂「如何做」的問題。沒有誰會告訴你該怎麼辦,沒有誰會來把必要的能量給你。要觀察需要大能量。安靜的心就是毫無浪費的全部能量,否則就不安靜。我們能不能用全部的能量完整地看著自己,因而使這個看就是行動,因此也就是結束(矛盾、痛苦等)?

問:先生,你的問題是不是也一樣沒有道理呢?

克:我的問題沒有道理嗎?如果我的問題沒有道理,為什麼你們都坐在這裡?只是為了聽一個人講話的聲音,聽溪水流過,在群山和草地之間中度假?你們為什麼不去?這麼難嗎?這是腦筋聰明不聰明的問題嗎?還是你們一輩子未曾真正觀察過自己,所以你們認為這個問題沒有道理?房子失火我們都必須想辦法滅火。你不能說,「這沒有道理,我不相信,我沒有辦法」,然後坐在那邊看著它燒!你要做的事和你以為的「應然」無關,而是和事實有關。事實是房子在燒。你在消防車到達之前也許無法把火撲滅,可是同時——其實完全沒有所謂「同時」這一回事——你必須針對火災而行動。

所以,你說這個問題沒有道理,好像要把鴨子裝進瓶子里一樣困難,沒有道理,這表示你不知道房子起火了。我們為什麼不知道房子起火了?房子指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就是你,有你的一切不滿,一切你心裡發生的事,一切外在世界發生的事。如果你不知道這一點,你是為什麼不知道?是因為不聰明,沒有讀很多書?是因為不敏銳,所以不知自己內在的事情?不知道真正發生的什麼事?如果你說「抱歉!我不知道」,那麼你為什麼不知道?你肚子餓你知道,有人侮辱你你知道。別人恭維你,或者你想滿足性慾時,你很清楚。可是你卻在這裡說「我不知道」。所以我們怎麼辦?依賴別人的刺激和鼓勵嗎?

問:你說我們必須突變,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注意自己的思想和慾望,而且必須一舉完成一切。我曾經做到過一次,可是我卻沒有任何改變。如果我們照你的話做,那是一種永久狀態,還是必須有規律地做,每天做?

克:這個知覺即知即行,是做了就一勞永逸?還是必須每天做?你覺得怎麼樣?

問:我想聽音樂可以做到這一點。

克:所以音樂變得和葯一樣必要,不過音樂比較令人尊敬就是了。問題是,我們是要每一天每一分鐘都注意呢?還是有一天完完整整地注意了,於是整個事情結束?是不是只要我完全看見整件事,我就可以安心地睡覺了?你不了解這個問題嗎?我想,我們恐怕是必須每天注意,不眠不休。你要很清楚,不但清楚別人的恭維、侮辱、自己的憤怒、絕望,而且要清楚你身邊、你心裡任何時候的一切事情。你不能說,「我已經完全悟了,任何事情都碰不得我」。

問:你在這個知覺,或了解事情的這一刻,這一分鐘里,難道你沒有在剋制因侮辱而來的憤怒嗎?這個知覺其實是不是就是在剋制憤怒?你不是反應而是知覺,只是這知覺就是在壓抑這反應。

克:我徹底討論過這個問題,不是嗎?我有一個「不喜歡」的反應。我不喜歡你,於是我注意這個反應。你只要很專註,這個反應就會揭露我所受的制約以及教養我的文化。只要我一直注意,不眠不休,只要我的心一直注意那些暴露出來的事物,就會揭開很多很多事情,這樣就完全不再有壓抑這個問題。我很想看看到底有什麼事情。我不想知道如何超越我的反應。我想知道我的心是否能看,是否能知覺「我」、「自我」、「自己」的結構。在這種關注之中,可有任何壓抑存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