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1

我覺得現在講王國維《紅樓夢評論》,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因為我們今年2004年,正是王國維先生髮表他的《紅樓夢評論》的一百年。王國維先生《紅樓夢評論》最早是發表在1904年,所以我說是一百年前,是1904年,那是清朝的光緒皇帝的光緒三十年,而王國維先生出生是清光緒三年,所以他發表這一篇文章,當時是只有27歲。而王國維這個人,當我在研究他的時候,我曾經寫了就是王國維先生的性格。在王國維先生的性格方面,我以為他有幾點特色,第一點特色是智與情;就是理智和感情兼長並美,就是智與情兼勝的性格。這個智與情兼勝的性格,有它的優點的一面,也有它劣點的一面。因為他是智情兼勝的,所以他研究文學的時候,一方面有直覺的、感性的、感情的體驗和投入,而他一方面能夠為文學批評建設一個理論的體系,是智與情兼勝的稟賦。另外他還有第二種特色,就是他自己是憂鬱而且悲觀的,他曾經寫過《靜庵文集》,就是他的一個集子,在《靜庵文集》有一個續編,續編前面他自己寫了一篇序文,他自己這樣說,他說「體素羸弱」,他自己說他的身體平常很軟弱的,不是一個身體很強健的人,「體素羸弱,性復憂鬱」。而他的性情又是比較憂鬱的。所以人生之問題「日往複於吾前」,就是人生的意義,人生的價值,有的人喜歡考慮一個人生終極的目的和意義,有的人就是每一天飲食、生活、工作,就只是在現實的生活之中,不大考慮到人生的問題。可是王國維先生自己說,他是喜歡考慮人生的問題的,而他的性格又是比較憂鬱的,所以當他一接觸西方的叔本華的哲學,馬上就被叔本華的悲觀哲學所吸引了。而《紅樓夢評論》這篇文章就正是寫在他沉溺於叔本華的哲學的研讀時間。從叔本華的眼光來看,認為人生,這個世界的形成,主要就是意志,意志就是你的一種生活的慾望,一切都是由此而形成的。所以叔本華的哲學,認為人生的最終的一個理想,就是求得一種解脫,而王國維的《紅樓夢評論》,就是寫在他讀叔本華的哲學的時候,所以可以說他通篇的理論,就是王國維的《紅樓夢評論》的通篇的立論。他所依據的都是叔本華的哲學,那《紅樓夢評論》這一篇文章,一共分成五章。

他說人生的性質就是慾望,生活、慾望、苦痛,是三者的結合。老子曾經說過,說「人之大患在我有身」,說人生的一個最大的痛苦,就是因為你有你的身體,有你的身體,所以你就有了種種的願望。而按照叔本華的哲學來說,你有了慾望以後,你就是追求,追求就是一種痛苦。你追求而不得當然是痛苦,就算你追求而得到了滿足,滿足了以後,就產生了厭倦,厭倦也同樣是一種痛苦。所以老子說「人之大患是在我有身」。莊子也說,說「大塊」,就是天地、宇宙,「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它賦給我們一個形體,而用生活中種種的勞苦、憂患,來形成我們這種痛苦的生活。所以人生的意義就在於追求一種解脫,這是叔本華的哲學。王國維就用他這樣的哲學來評論《紅樓夢》,所以他第一章就是講到人生的慾望,而追求這個慾望的解脫。

王國維就說,說是「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其實《孟子》裡邊「告子」的那一篇也曾經說過,說「食色性也」。「食」就是飲食,「色」就是男女。因為人就是,宇宙生下來我們人類,人類就是我們天生來的,我們無可逃避的。飲食是你個體的生命的延續,男女是你種族的生命的延續。所以就是說,人生就是說天生下來就給你一種生存的本能,你個體的生存,以及你族類的生存,是天生來給你的這種本能。可是王國維認為,他說人生果然是有目的的,宇宙給我們這追求生存的這種本能,而追求的生存,果然人生是有意義的。追求這個問題,他認為,生活的原始是沒有意義的,沒有目的的。他說,從宗教的哲學來說,基督教說,那是亞當夏娃在禁園之中嘗了禁果,是由罪惡而產生的。所以他說,人生就是要如何從你這種痛苦之中脫出出去。我們大家不見得完全同意王國維的這種說法,就是人生是沒有目的的,人生是沒有意義的,人生就是生存的慾望,有了生存的慾望,所以莊子說:「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你既然有了生存,你就為了你個人的生存,為了你種族的生存,而終日在憂患勞苦之中,這是王國維的想法。我們不見得同情他的想法,就是他受了叔本華的影響,認為人生就是慾望,就是痛苦,沒有意義的。所以他就從這個觀點,就從叔本華這個觀點,來看《紅樓夢》。

《紅樓夢》的精神,《紅樓夢》的意義價值在哪裡?《紅樓夢》的精神。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