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關 李富貴的敲門磚

在寫平生第一篇書評的時候無語就已經想到可能必須把李富貴也拎出來談一談,我既然把歷史的可能性當做架空小說的及格線那麼李富貴所處的晚清這種可能性在那裡呢?

在無語看來如果把偶然的變化限定在一個人的身上那麼有三個人可以改變當時中國的走向,第一:皇宮裡出一位彼得大帝式的人物,考慮到同治、光緒都在老佛爺的威嚴之下,宣統又太小,即便他們真是彼得也難有作為,所以只好假設咸豐是彼得了(說這話我真是虧心啊),憑藉鎮壓太平天國掌握軍隊,然後把八旗這個腫瘤割去,之後的改革就要容易的多了。這個計畫看起來十分完美,可惜前提出了問題,即便是只針對一個人也不是想怎麼偶然就怎麼偶然,要說晚清的皇家能培養出彼得大帝我是打死也不相信,就算是部分也不可能,因為那是質的突破。

第二個人就是民間出一位毛澤東,這個可能性比第一個要大,雖然不可能像主席那樣中西貫通可是主席的軍事天賦和對農村的了解是可能出現在那個時代的,憑藉這樣的能力推翻滿清應該不算太難,這樣的中國會更加強大,但是在學習西方先進文化上可能會有些波折,在從鄉土中走出的這一位強人的帶領下中國很有可能成功的開展一場官辦的洋務運動,但是終走不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圈子。

第三個就是漢奸中出一個袁世凱(這裡漢奸的定義是那些了解西方、推崇西方的人,當時這樣的人最招人恨,名聲有可能比那些簽不平等條約的還要糟),袁世凱也是強人,不過比起前面兩位那就差的多了,他出現的概率應該也會大不少。

我們先來看看在當時很有一些漢奸味道的徐繼畲,這位老兄學問夠大,和魏源不相上下(就個人觀點我認為徐還在魏之上),官也不小,一八四六年就作到了福建巡撫,一直到一八七三年才死,即使扣除七十以上的日子他仍有差不多二十年的時間可用,這期間又是太平天國、捻軍等起義高發期,清廷對地方的控制越來越弱,這樣的一個人應該有所作為才對,想像一下徐繼畲即使沒有背叛滿清的意思他只要於太平天國時期在南方推行旨在挽救清廷的洋務運動效果應該比李鴻章搞的那一攤要好吧。可惜徐繼畲一八五二年就被貶還鄉,從此以後十幾年的時間都在家鄉教書,從這上面看起來徐繼畲多少有些獃氣(他若不獃想必不敢如此盛讚華盛頓:既已提三尺劍,開疆萬里,乃不僭位號,不傳子孫,而創為之推舉之法,幾於天下為公,駸駸乎三代之遺意),而性格應該與那些強人也相去很遠。

袁世凱身上的各項能力並沒有哪一項不可以出現在十九世紀的四、五十年代,除了未經亂世在野心上可能有些妨礙,不過野心這個東西是可以慢慢培養的,實力強了野心自然會變大。憑袁世凱的手段英人入居福州神光寺這樣的小事肯定難不倒他,可惜的是《瀛環志略》這本書恐怕就不會面世了,即便他有這樣的才學也不會幹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

這第三條就是李富貴的敲門磚了,書里的中國隱藏著這樣一種可能。李富貴來自未來,這讓他手中多了許多調料,可以做出各種味道,而在此之前我必須保證燉在鍋里的肉沒有變質。李富貴最後教訓了西班牙和俄國,我相信那個漢奸化的袁世凱如果順利的話也可以做到,所以我可以自信的說:「肉還是很新鮮的。」

我想大家喜歡李富貴也是因為他開創的道路的確有出現的可能,否則僧格林沁看到後世的人喜歡李富貴難免不會跳出來叫屈:「我真傻,真的,我居然獃頭獃腦的真刀真槍的和洋人去拚命,冒著生命危險不說,家鄉帶出來的兒郎也是死的死、傷的傷,打完了降職不算還要被後世唾罵,看看人家,拿著未來的東西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後人的景仰,真是個笑貧不笑娼的世道。」

敲門磚的主要作用在於敲門,這條準繩對於一部書結局的約束力就不那麼大了,所以對於李富貴最後塑造出來的中國是不是符合歷史我倒不是太關心,因為李富貴最後的國策可以算是無語的一個心愿,那就是當王權總有一天要離開中國的時候我們能夠理性、冷靜的對待,不必再經歷一場血雨腥風的戰爭,不管它是否現實我希望自己能過上這樣的生活。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