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漆黑的土地鮮紅的A字

--譯者序

納撒尼爾·霍桑是美國十九世紀傑出的浪漫主義小說家。他的小說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手法上都獨具一格。他把嚴肅的道德和歷史內容與卓越的藝術表現形式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把天賦的想像力與高超的語言技巧融為一體。他是一位真正富有個性與創造力的作家,因而一直享譽英美和世界文壇,至今盛名不衰。

霍桑同時代的作家赫爾曼·麥爾維爾在一八五○年寫的一篇題為《霍桑和他的〈古屋青苔〉》的評論文章中,深情地表達了他對霍桑的崇敬和讚頌,甚至認為霍桑和英國的莎士比亞不分軒輊。他對美國的讀者大聲疾呼:"同胞們,提起與我們有血肉之親的優秀作家,除了霍桑之外,還有誰更值得我向你們推薦呢?霍桑不模仿他人,而他人也模仿不了霍桑。"次年(一八五一),麥爾維爾把他剛寫就的長篇小說《白鯨》題獻給霍桑,"以表達我對他的天才的仰慕"。值得注意的是,麥爾維爾在寫那篇文章時,還沒有見到過霍桑,也還來不及對剛發表的《紅字》作深入細緻的評論。

十九世紀後期的著名小說家亨利·詹姆斯對霍桑也讚美不已,說"他的作品將世代相傳..他的名字將流芳百世"。

進入二十世紀,美國文學日趨成熟,湧現了一大批有成就的作家,如海明威、菲茲傑拉德、福克納等。這些作家無不從霍桑那裡深受教益,無怪乎有人稱霍桑是"作家的作家"。

那麼,是什麼使霍桑及其作品具有這種強大的生命力和魅力呢?

一百多年來,許多傳記家和評論家作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討,幾乎涉及他的生活和作品的每一個細微之處。很多評論家指出,他的力量的源泉是他對新英格蘭地區生活的深切了解。有人說他是"從新英格蘭土壤中土生土長起來的--從那裡堅硬的花崗岩的裂縫裡發芽、開花"。美國文學批評家布魯克斯等主編的《美國文學:作家和作品》在評論霍桑時這樣寫道:"霍桑是美國文學中第一位這樣的小說家,我們在其作品中能夠充分意識到生活與小說的內在關係--這種關係使我們深切地感到小說遠非只是一種高雅的娛樂、一種新聞報道或稀釋了的歷史記錄,也不是在客廳里故作斯文的談天說地。"霍桑用他激越的感情和豐富的想像力使自己同塑造的人物、敘述的故事和探究的問題息息相關、血脈相通,從而感染了讀者,打動了讀者的心。

《美利堅合眾國文學史》的主編羅伯特·斯皮勒明確指出:"要研究霍桑的藝術,必須了解他的人生經歷,因為兩者是因和果的關係。"

要讀好他的重要作品《紅字》,也完全有必要知道一些有關作家的生平。

霍桑一八○四年七月四日(美國獨立日)出生在馬薩諸塞的塞勒姆鎮。塞勒姆鎮是殖民地時期的一個重要港口,也是清教徒勢力的猖獗之地。他的家庭曾是名門望族,幾代祖先都是狂熱的清教徒。據說他的五世祖約翰·赫桑是審判一六九二年聲名狼藉的塞勒姆驅巫案的三大法官之一。這一事件在霍桑幼年的心靈上留下了很深的傷痕。他在寫完《紅字》後曾寫過一篇自傳性的文章,題為《海關》,用作小說的序文。他在該文中寫道:"我,一名作家,作為他們的代表,卻為他們深感羞愧。

我祈求,這些由他們招來的詛咒--如我聽到的詛咒,也如多少年前人類凄涼悲慘的境況充分說明其存在的詛咒--從此以後消除殆荊"這種負罪感還促使他在上大學時在自己的姓氏Hathorne里加進一個w,變成Hawthorne,以示有異於不光彩的祖先。不難理解罪惡問題成了霍桑許多作品中經常出現的主題,也是《紅字》的主題之一。

到了霍桑的童年時代,家道中衰。一八○八年,霍桑四歲時,當船長的父親患病死於荷屬蓋亞那(今蘇利南)。於是,他在十二歲之前一直跟母親和兩個姐妹住在舅舅家裡。九歲時,在一次和同伴玩耍時扭傷了腿,致使他的足有點跛。足疾使他增加了一份自卑感,以讀書自遣,並決心當一名作家。顯然,家境的衰落、父親的去世、寄人籬下的生活,以及身罹足疾對霍桑的性格的形成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裡還特別要提及的是,他母親失去丈夫後,一直落落寞寞,離群索居,甚至與家人極少交往。正如霍桑描述的那樣,"她的憂傷至死猶存,成了一種頑症,痛不欲生。"霍桑深受母親這種心情的感染,也養成了"可惡的孤寂獨處的習慣"。這種孤寂感一直伴隨著他,在他的創作中隨處可見。海絲特·白蘭就是一個被摒棄、被孤立的犧牲品。

一八二一年,霍桑進入鮑登學院就讀。這是一座很小的學校,但在他的同學中有一些後來成了知名人物,如亨利·華茲渥斯·朗費羅、富蘭克林·皮爾斯、霍雷肖·布雷奇、喬納森·西利等。其中有些人,特別是後來成為美國第十四屆總統的皮爾斯,給了他很大的幫助。霍桑在學業上表現並不突出,但是他的文學才能已初露鋒芒,頗得讚揚。這就進一步加強了他成為作家的決心。

一八二五年,霍桑從鮑登學院畢業後回到家鄉塞勒姆鎮,與母親和姐妹住在一起。爾後的十二年,即常常被稱為"幽室時期",引起了傳記家和評論家的極大興趣。霍桑本人也竭力標榜自己過著深居簡出的隱士生活,說他自己只在晚間才下樓散步,甚至不跟自己的家人交談。但是,最近的研究資料表明,這期間,霍桑雖然苦心孤詣於練習寫作,埋頭鑽研美國殖民時期的歷史,而不甚關心當時的政治問題,但是他還是參加了塞勒姆的一些重要的社交活動,有過幾次認真的求愛的經歷,並與皮爾斯、布雷奇等人保持著密切的聯繫,甚至有幾個夏天還外出旅行,考察新英格蘭的山山水水、風俗民情。這十二年實際上是他寫作的實習時期,表明他蘊藏著旺盛的創造力,寫出了不少作品。一八二八年他自費付印的第一部歷史小說《范肖》就是在這個時期創作的。令人費解的是,該書出版後不久,霍桑便把所有的書收回並銷毀。這期間他還寫了不少短篇小說,但幾乎沒有一個出版商願意出版它們。直至一八三七年,經過他老同學布雷奇的幫助,一家出版社才同意結集出版他的短篇小說集《重講一遍的故事》。該書的出版引起了美國和英國評論界的注意,從而給他打開了"與世界溝通的通道"。他在一篇手記中寫道:"終於在這間昏暗寒傖的幽室里贏得了聲譽。"在這些短篇小說中,霍桑表現出對於象徵手法與心理描寫的巨大才能,這成為他寫作的鮮明特點。這些特點在《紅字》中表現得尤為淋漓盡致。

《重講一遍的故事》的出版確立了霍桑的作家地位,標誌了他寫作生涯的正式開始,但同時也標誌了他全身心投入寫作生活的結束。一八三八年,霍桑遇上了索菲亞·皮博迪,墮入愛河。為了攢錢結婚,在富蘭克林·皮爾斯等人的幫助下,他在波士頓海關找到了一份工作,當煤鹽計量員近兩年。接著,他入股參加愛默生等超驗主義者創辦的布魯克農常一八四二年,時年三十八歲的霍桑與皮博迪建立了家庭。他曾經不無感慨地說:"當一個男人負起生兒育女的責任時,他就不再有權利支配自己的生活。"確實,他在這個時期寫的作品不多,僅在一八四一年出版了一本關於新英格蘭的兒童歷史讀物,直至一八四六年才出版了他的另一本短篇小說集《古屋青苔》。集子中的大多數故事是他婚後遷至康科德鎮,住在愛默生祖先傳下的一座老宅里寫的。這些故事為他贏得了更多的讀者,也受到了評論界的好評。前面提及的麥爾維爾的評論文章就是明顯的一例。

霍桑長期為之效勞的民主黨於一八四六年在選舉中獲勝,任命他擔任塞勒姆海關的督察員。儘管工作佔去了他許多寶貴的時間,使他無暇寫作,但是也解除了長期困擾他的經濟上的憂慮。不過,好景不長,輝格黨的捲土重來使他失去了這個職位。他對此忿忿不平,但事後證明這是一件大好事,他可以專心寫作了。一八四九年夏,他經受了因失業以及母親的去世給他帶來的強烈痛苦和沉重打擊,全身心地投入到《紅字》的寫作中去。他原來計畫把它寫成一個篇幅較長的故事,加上幾篇未發表過的故事,再出一本短篇小說集。但是,他新結識的出版商詹姆斯·菲爾茲對他說長篇小說比短篇小說集要好賣得多,倒不如把《海關》一文加在《紅字》前面當作序湊成一部長篇。於是,霍桑不得不適當加長《紅字》的篇幅,以滿足出版商的要求。雖然《紅字》出版後(一八五○年)經常受到譴責,說它誨淫縱慾或表現病態,但它在英美文學界確實引起了一次轟動。在《紅字》之前,美國已經產生了不少小說,後來又有不少小說問世,但它始終不失為美國文學史上的一部優秀小說。時代變遷,人們的審美情趣不斷發生變化,但是《紅字》對於讀者的魅力依然不變。

繼《紅字》之後,霍桑很快又完成了兩部"羅曼史":《七個尖角頂的房子》(一八五一年)和《福谷傳奇》(一八五二年)。此外,他還為青少年寫了幾本讀物,以及為皮爾斯參加競選寫了傳記等,其創作的勢頭真是一發而不可收了。這是他創作的巔峰時期。一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