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三十一章 萬事不如錢 拿人

濟南和濟寧之間,一個山東的首府中樞之地,一個山東漕運的樞紐,最富庶的城市,經濟中心,為了便於聯繫。膠州營不惜花費重金,在兩個城市間建立了三十里換馬的驛站系統。

所謂的幾百里加急,就是這個系統了,讓消息以這個時代最快的速度在兩個城市間傳送,信鴿也是一種手段,不過太不可靠,而且需要很專業的人才能豢養。

方家老二方應仁在濟南城請罪之後,還沒有過當天,消息立刻被傳遞了出去,第二天晚上到達的濟寧城。

濟寧城中除卻知州衙門之外,還有鹽運和漕運的衙門,而且南北的大商賈都在此處設置了分店之類的,為了保持山東有這麼一個繁榮的窗口,類似於自由貿易城市之類的角色,膠州營在城內除卻山東鹽幫和靈山商行的力量比較強之外,軍隊和武裝鹽丁都沒有駐紮,所謂的特區是也。

得到消息之後,山東鹽幫在濟寧分舵的主事人真是羞臊無比,眼皮底下讓外省的人大搖大擺的販賣私鹽,無論如何都是自己的偵緝不力。

這加急的消息過來的第二天,在碼頭上的常駐的手下就來回報,說是查完得到消息,被懷疑夾帶私鹽的漕運船隻,應該是在明天就會到碼頭,時間緊急,這位負責濟寧州的主事人也不含糊。

直接是帶領著整個山東鹽幫在這個濟寧城內的人手,加上去靈山商行濟寧分號借了些人,浩浩蕩蕩的去了碼頭。

這些人加起來差不多也有一百多號人,以這位主事人的想法,對付私鹽販子應該是足夠了。

漕運的糧船可不是十幾二十幾條船的規模,而是上百條漕船的大船隊,來到濟寧州之後,總要靠岸休整一下,因為在這裡朝著北直隸走,只能是到了通州才有正式的停靠碼頭。

山東鹽幫在各處雖然是半公開的存在,但這主事人事先也在鹽丁手中借來了印信,就是巡檢司查禁私鹽的印信,搜查是否有私鹽夾帶,也就名正言順了。

萬萬沒想到的是,船隻靠岸,領著人上去亮明自己的身份,剛要上船搜查,漕船上的這些船工和押運的人都是發作了起來。

聚攏在碼頭邊大聲的吵嚷,不讓他們下去檢查,這濟寧州地方,膠州營的管理要比其他地方鬆懈一點,加上濟寧城因為山東的太平無事,這些年愈發的富庶,濟寧州的百姓們說話辦事往往自覺高山東地方一等。

而且文人士子和平民百姓,牢騷怪話比起別處來也是要多不少,經常有人說若沒有那李總兵的嚴管,沒準濟寧城比現在還要繁華十倍。

這等無稽的言語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傳出來的,不過卻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同,搞得濟寧州的知州整天的戰戰兢兢,生怕濟寧州的這些言論會給自己帶來什麼禍事。

所以在山東鹽幫和靈山商行的人,在碼頭邊和那些押運漕船的船工夥計爭吵起來的時候,要是山東別處的百姓,看見這局面,唯恐是避之不及,可濟寧州的閑人等等,卻是越圍越多。

起鬨的,看熱鬧的,說怪話的樣樣不缺,什麼「濟寧城的繁華,靠的就是大家自在做生意,你們這麼查,不是要砸了我們濟寧的招牌嗎」,還有什麼「這世道本來是個好的,全是你們這些沒有官身的巡檢爪牙,禍害百姓,那會有那麼多的亂子」,什麼樣的話都是有的。

還有那碼頭上裝卸的苦力,看著自己的貨主在那裡被阻攔,有錢沒得賺,也都是著急,在旁邊鼓噪叫罵,局勢更加的不堪。

山東鹽幫在濟寧的主事人,從來沒有想到這事情居然會混亂到這樣的地步,跟著他辦事的眾人,也都是被周圍的鼓噪譏刺,弄得心浮氣躁,而那些漕船上的船工則氣勢更盛,步步的緊逼。

好在是一名靈山商行的夥計腦筋靈活,趁著混亂,偷偷摸摸的跑到停在碼頭邊的漕船上,拿著刀子劃開了堆在外面的麻袋,裡面是米,他換了個方向,搬開麻袋,在裡面划了一刀,運氣不錯,這包就是鹽了。

這也說明,販運私鹽的這批人膽子已經是越來越大,或許是不怕查緝等事,簡單的在外面放著一層糧包,這等簡單的隱蔽,就是夾帶了,絲毫不怕什麼私鹽的查緝。

既然是搜查出來的鹽,那山東鹽幫這些人的膽氣驟然壯了起來,對方和他們推搡叫罵的那些漕船人等,有部分人臉上露出糊塗的神色,可也有部分人頓時是緊張了起來,外面那些看熱鬧的閑人,一時間也都是安靜下來。

李孟再怎麼放鬆著濟寧城池,這些人也知道山東的鹽法嚴酷,更知道現在的濟寧城鹽價可是高了不少,這販運私鹽的罪過當真是了不得。

不過山東鹽幫還沒有動手捉拿,先發難的卻是那些私鹽販子,一幫人在身上都是藏著短兵器,驟然暴起,山東鹽幫這些人措手不及,居然被對方這麼沖了出去,連帶著還被砍翻了幾個。

一看到見血,外面那些看熱鬧的閑人才知道害怕了,但這麼多人圍著看了這麼長時間的笑話,擁擠擁堵,想要跑也不是那麼容易的,看著這些私鹽販子拿著短兵利刃,凶神惡煞的衝出來,頓時是大亂。

先不說擋住這些私鹽販子路被殺的,也不說互相擁擠踩踏受傷的,但因為這些人的混亂,卻導致了一個問題,私鹽販子們衝出去了,山東鹽幫的這隊人卻被擋住,進退不得。

這局面當真是讓人尷尬,捉拿鹽梟不成,反倒是被鹽梟們殺死幾個,殺傷十幾個,末了,居然還被私鹽販子跑了。

想想膠州營起家的時候,就是依靠著堵別人家的鹽路,賣自己的私鹽起家,這可是看家的本事,誰想到今日卻被別人做了同樣的事情,真是讓人臉上無光。

事已至此,丟臉歸丟臉,可也要按部就班的做,山東鹽幫這些人動用了在城內的江湖關係,而靈山商行的濟寧分號直接是通過人知會了城外的鹽丁和軍隊,自有人拿著帖子上門,去找濟寧州各處衙門。

不過那些私鹽販子的行動又一次出乎了他們的預料,這些私鹽販子在濟寧城外居然還有據點,到了那個據點之後,立刻是乘馬跑了出去。

事情看著倒是越發的大起來,這伙鹽販子有武力,有組織,而且在山東內部,還有接應的人手。

以膠州營目前境況來看,有這麼一隻詭異的鹽梟隊伍,實在是讓人感覺到不對勁,一邊是嚴加的查訪,一邊是把這次讓人垂頭喪氣的結果儘快的報到上面去。

這次到沒有什麼意料之外的事情,李孟得到這個消息之後,大發雷霆,山東鹽幫在濟寧州的主事人立刻被撤職,副手和一乾的頭目被責令待罪立功,山東鹽幫的大頭目黃平親自主持這次私鹽的查緝。

事情的確是有些蹊蹺,雖然膠州營為了維持濟寧州的經濟樞紐地位,管理相對的鬆懈一些,但絕不會一點蛛絲馬跡也察覺不到,可黃平到了濟寧州之後,發現這事情真就是這麼詭異,那些鹽販子在城外的那個據點的時候,還有人說看到過,然後,就好像是完全消失了一樣,再也找不到在什麼地方。

人肯定不會真的消失,而是藏到了哪裡,但的確是找不到。不過審問那些濟寧漕運碼頭那邊,和那些私鹽販子一起的船工和夥計,卻知道了究竟,漕運船隊北上運糧,一般都是結伴前行。

幾百條船在一起行走,彼此有個照應不說,也有很多的方便,那些並非是私鹽販子的漕船船工,是徽州一帶啟程北上,而那些私鹽販子在徐州那邊和他們匯合,說是船隊出了些問題,在徐州修繕船隻,耽誤了些時間,所以相約一同前往。

這也是正常之極的事情,大家行船在外,南下北上,誰也還不遇見些事故,徽州的那些漕船自然沒有疑心,而其這些在徐州府停留的漕船看著沒有什麼問題,很是正常,又有衙門的作保,也就匯合一處了。

一路上表現的都是中規中矩,誰也沒有什麼疑心,誰想到到了濟寧,山東鹽幫的人卻突然要來查船,說是有夾帶。

用「夾帶」的這個罪名用在漕船身上,的確是可笑,運送漕糧的利潤,可不像是松江府柳家賣給山東糧食有那麼多利潤可賺,漕船要是一路上一點閃失不出,這才有些小利,可行船河上,誰還不出問題呢。

漕船之所以很多人承接,也有許多人願意進來做,就是他實際上起到了南北中樞物流的作用,漕船的利潤,就是在南下北上的過程中夾帶貨物,南貨販運到北邊,利潤可比就地的販賣要貴得多,同樣北方的特產運到南面,也是大利。

何況現在許多外洋的貨物,也是通過江南的口岸進來,然後販賣到北方,這夾帶貨物的事情,已經是半合法,官方也是默認,要不然誰還願意承接這漕運的活計。

而且漕工本就有半官方的身份在,一被山東鹽幫截住船,那伙私鹽販子就鼓動說,這是濟寧的地痞無賴,想要來敲詐咱們錢財,只要是大夥奮力不退,那些查緝的人肯定也不敢犯了眾怒。

這才是鬧將起來,把山東鹽幫這些人搞了個灰頭土臉。

審問出來的結果,依舊是不知道那些私鹽販子到底是去往哪裡,但卻知道了幾個信息,那些鹽販子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