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國事、家事、天下事 第二十一節

就在整個北方因為大漢朝廷的財政改革沸沸揚揚的時候,林風派往俄羅斯的外交使團悄悄出發,本來按照預期的計畫,他們應該在一個多月之前就上路,但因為朝廷改制的原因,朝廷各部門在初期的工作中協調得不是很好,而禮部尚書李紱更是和徐學乾、陳廷敬站在一條線上,三番兩頭鬧辭職,所以部務耽擱了不少,直到最近林風接受汪士榮的建議,在政治改革中作出了相當的妥協,這件事情才慢慢平息下來,大漢朝廷的運作回到正常的軌道上來。

因為瑞克將軍掌握實權、林風大張旗鼓引進西方教士開辦「東方神學院」的關係,現在大漢朝廷內大多數高官都對歐洲的情勢了有粗略的了解,不是象原來那樣不論什麼東西一概祭出「蠻夷」二字了事,雖然大體上還是保持著相當的輕蔑,但架子好歹還是拉下來不少,至少還知道俄羅斯是一個舉足輕重的大國,沒有把它歸納到什麼高昌、龜茲等靠進貢騙賞賜二杆子之流——這個概念理解起來倒不是很複雜,朝廷的各位大佬並沒有仔細去琢磨俄羅斯的風土人情和歷史文化,隨便找個傳教士一問,這個國家居然是「帶甲百萬,屢敗蒙古」,而且隱約還是葛爾丹的後台老板,那就足夠說明一切,而大凡政治家在戰爭時期都比較實際,雖然大家平日里把詩書什麼掛在嘴上,但內心裡卻都非常清楚,這些什麼禮儀綱常都是虛的,真正算數的還是鐵騎大炮,談起判來第一條就是大夥先把隊伍亮一亮,隊伍比大漢多的那就得「懷柔」、就得「招撫」;隊伍比大漢少的那就少廢話了,直接開過去「教化蠻夷」,告訴他們什麼叫做「普天之下」,什麼叫做「率土之濱」。

所以這次帶隊使者的人選頗為令人頭痛,出使象俄羅斯這樣的大國當然不能草率從事,根據林風的意思,這個的目的地是莫斯科,而且是直接和對方的皇帝說話,那這個官品等級自然就不能太低,但也不能太高——太低了的話權力太小,很多事情無法作主,而太高了的話似乎也不太合適,顯得有些「卑躬屈膝」,折了大漢的臉面。

經過一番爭執,最後林風拍了板,這個使者的等級在四品和三品之間,說大不算大,說小不算小,能夠拿一些主意,但也不算很高級的官員,這個指示精神泄漏出去之後在北京引起了一點小小的轟動,吏部尚書徐學乾、禮部尚書李紱都顯得有些難過,因為就當時而言,從東亞地區長途跋涉萬里迢迢奔赴莫斯科,在某種程度上就幾乎可以算作生離死別,可謂「東出山海無故人」了,這種情形很容易讓人聯想起前不久的鑄錢和錢莊風波,而這樁事件中許多大臣都不是很給漢王面子,所以若是這個時候林風要搞打擊報復,那任誰也沒有什麼辦法躲過去。

令人感覺意外的是,當林風徵詢朝野,尋找志願出使的大臣時,文武百官幾乎集體失聲,之後一些五、六品的小官慢慢摸透了內情,抓住機會慷慨激昂,紛紛上奏表達了忠君愛國之心,但符合條件的大員卻默然不響,唯獨國子監祭酒、翰林院《明史》編修顧炎武老先生表示了一定的興趣——這種荒謬的請求林風當然不能同意,雖然他知道顧老先生這輩子就是喜歡到處跑來跑去,而且游遍了祖國的大好河山,但這並不代表他能夠去西伯利亞,雖然林風沒有仔細研究過地理學,但西伯利亞和華北地區的區別還是明白的。

帝王權術和官場法則在這一點有一些共通——象出使俄羅斯這種事情,讓張庭玉、年羹堯這些年輕人干,那是關心愛護,是提拔、是鍍金,但若是派顧炎武、徐學乾等老大人去,那就是賜死或謀殺了。

最後接到這個差使的人是慕天顏——這個人選也是有些出人意表,但也確實在情理之中,出人意表的是按照傳統來說,干使者的人大多是文官,因為大伙兒很難想像當八十萬曹軍下江南的時候,張飛能夠隻身渡江舌戰群儒,要真是如此的話恐怕孫權手下能寫字的大臣都會倒在丈八蛇矛之下,所以讓慕天顏這位近衛軍少將去干使者確實非常之令人吃驚;清理之中的是按照現在的看法,大漢滿朝文武沒有誰認為慕天顏將軍是武將,所以當人選出台之後,眾人先是大吃一驚,爾後便又覺得理所當然,因為從慕天顏將軍的經歷上看,當年也是追隨主公血戰遼東的——恰好老毛子的老家也在遼東那邊,所以從直覺上看,慕天顏大人能夠擺平八旗,俄羅斯蠻夷當然也是不在話下。

與其他文武大臣不同,慕天顏倒是知道俄羅斯人的老家和遼東沒什麼關係,不過這一點他也沒對別人說。這個使者的差使他並不是很排斥,因為就他目前的處境來看,雖然在近衛軍系統中位高權重,但論起身份名位,不論怎麼風光那都是瑞克的副手,管管什麼糧草、軍械、編製什麼的雜務,總之前途黯淡無光,如果不出什麼意外的話,這輩子恐怕就在這個位置上干到死了,就算運氣再好,最多也不過提一級軍銜,退休之後抱著一個中將的牌子進棺材。而出使俄羅斯就是一個轉機——出使番邦,這萬里迢迢之外,北京城裡能知道我怎麼做么?出使成功那就不用說了,大功一件,而就算交涉失敗,回來朝廷里自然也會對中華子民宣傳「慕天顏大人風骨非常,怒斥敵酋,揚我中華天威」,總之大有好處,可以借著這個機會脫離近衛軍系統,或者晉為實權將軍,駐紮在外開府建衙,或者乾脆轉為文職,混個巡撫或者布政司玩玩,屆時可就一呼百諾,威風八面了。

他這次出使俄羅斯的任務主要可以分為兩大塊,一大塊是正式和俄羅斯帝國建立國家級外交關係,一大塊就是在對待蒙古事務上達成兩國共識,而林風的意思是要求俄羅斯摒棄暗中支持准葛爾汗國的立場,在日後大漢帝國與葛爾丹的戰爭中保持中立,其次就是在對待科爾沁汗國的問題上締結親密的軍事同盟,一同將這個新近崛起的游牧民族政權剷除,作為回報,大漢帝國在西域(註:今阿富汗哈薩克等地區)以及遼東西伯利亞等地方的領土問題上將保持和平和友誼的立場,與俄羅斯帝國進行磋商。

就林風來看,這次出使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就目前的局勢來估計,大漢帝國如果戰勝葛爾丹和科爾沁之後,和俄羅斯發生軍事衝突的可能性為百分之百,但這並不能抹殺此次外交行動的意義,要知道打歸打,談歸談,兩者都是不能或缺的。

送走使者團之後,北方的蒙古內戰也暫時高一段落,當林風看到軍統遞交上來的軍事情報時禁不住大吃一驚,因為就情報上說,科爾沁雖然趁著葛爾丹落難的時候痛打落水狗,戰機選擇得非常之好,但不知道是東蒙古的大爺們集體陽痿還是西蒙古的勇士們突然爆發,最後的結果居然是科爾沁還吃了一點小虧。

今年五月間,林風親自統帥三十萬大軍,自從大同攻入山西,與西蒙古准葛爾汗國會獵渭水,大破敵軍,斬首四萬,俘虜一萬五千,幾乎殲滅了西蒙古的一半軍力,葛爾丹狼狽不堪,帶著三千殘兵敗將被趙廣元的騎一軍沿路追殺,幾乎腦袋都丟在山西,布爾亞格瑪審時度勢,立即在那達慕召開東蒙古諸汗會盟,祭奠成吉思汗之後發誓一定要殺掉葛爾丹這個「破壞草原安寧的惡狼」,在科爾沁大軍的馬刀鐵蹄下,東蒙古諸汗「欣然同意」,於是東蒙古科爾沁部、卓索圖部、錫林郭勒部、烏蘭察布部、昭烏達部等部落一齊斬羊頭、喝血酒,指天盟誓,出兵一十一萬五千騎,共推布爾亞格瑪為諸部之首,討伐准葛爾的「擅侵之罪」。

就是那個時候,林風接到了布爾亞格瑪的一萬兩黃金和五千匹戰馬的厚禮,還有寶日龍梅這個活寶——從明面上看,這個意思就是東蒙古大汗祝賀漢王林風大勝准葛爾,讚頌了兩國「源遠流長」的友誼,同時為了保持這種友誼,布爾亞格瑪王爺建議兩國聯姻,所以在此提議漢王迎娶他結拜兄弟的女兒寶日龍梅,這一萬兩黃金和五千匹戰馬就是他老人家的陪嫁。

按照這個模式推算,林風如果迎娶了寶日龍梅,往後就得管布爾亞格瑪叫「乾爹」——這個稱呼倒和昔日石敬塘有得一拼,看來布爾亞格瑪很有可能沒有讀過《資治通鑒》,這種搞法簡直就是玩火。

這當然是個笑話,就現在來看,布爾亞格瑪的真實意思就是:關於漢王收留科爾沁的仇敵寶日龍梅的事情,我布爾亞格瑪已經知道了,但是無所謂,漢王您喜歡您就留著,這件事情不會影響咱們兩國的友誼,直管放心;另外,咱們準備集結人馬去打葛爾丹,後方就交給咱們科爾沁最最親愛、最最仁慈的盟友漢王殿下,希望不要出什麼漏子。

這個提議非常好,符合兩國的利益,林風當然沒有必要為葛爾丹出頭,而這個時候漢軍雖然戰勝了葛爾丹,但自身也是傷亡不小,也沒有什麼餘力趁機和科爾沁開戰,於是本世紀最大規模的蒙古內戰就這麼打了起來。

公元一六八六年六月初,東蒙古諸部會盟,集結騎兵十一萬五千餘,自呼倫貝爾那達慕會場出發,兵分兩路,一路由科爾沁大王子統帥,兵力近三萬餘,擦著察哈爾的邊界,循黃水河南下,抵達四子河之忽然轉向,直撲呼和浩特;另外一路則由布爾亞格瑪親自統帥,兵力約九萬左右,自長水而上,越伊林、二連浩特進入烏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