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辛亥風雨 第一百五十五章 離戰爭不遠的漢口

漢口,北洋第一軍總統官行轅,劉氏花園。

隨著隆重送客的三聲抬炮儀式聲音響亮,馮國璋臨時招募的西洋樂隊也嘟嘟答答的吹起銅號,敲起小鼓。舞謝歌台,劉園一夜風流的宴會散去。滿城餓殍,路有凍死骨,這裡依舊花團錦湊,夜夜笙歌。

腳步聲響動,馮國璋笑容滿面地送一夥洋大人出來。

當得起馮國璋一送的。自然不是平凡人物。英國領事葛福、新上任的英國艦長、英國民團長,常駐漢口的十一國領事,還有萬國商會的會長盤恩,英商公會,德國商會,美國商會,日本商業會議所,法商公議會等洋人商界人士也均在。漢口的洋商,洋人領事,洋人軍事團體,三者之間本是矛盾重重,各國之間利益牽扯的更是糾纏不清,像這樣聚集在一起是很罕見的情況。一群洋人們都穿著禮服,硬領豎得高高地。談笑著跟著馮國璋出門兒。到了門口,都是和馮國璋一躬而別,有些交情好的,還拉拉手。

馮國璋一直目送洋人的背影消失在昏黃的街邊路燈照不到的地方,他微笑的臉慢慢的沉了下來,寒風呼嘯的刮在臉上,冷的和掛了一層霜彷彿。皇馬褂衣袂亂飛,他只是在那裡沉思著微微搖頭。

張聯芬和陳紫笙悄悄的踱步走了過來,兩人交換個眼神,最後陳紫笙無奈上前,悄悄道:「軍統,這各國的態度如何?」

「還能怎樣!」馮國璋一下轉身,大步的就朝園子里走,說話聲音又低又沉:「南京被黨人佔領,中國革命形勢發展之速,使各列強也感到恐懼。所以然者,其在北京東郊民巷方面所討論者,已非維持滿洲朝代問題,而為變更帝制國體問題。雖共和國體,亦非英人所樂於贊成,然深信民黨排滿之勢不可遏止,不如外假『中立』美名,暗地扶植袁大人為東西列強代理人,導演一手打倒清政府,一手消滅革命黨的陰謀,較為有利。和議的事情,袁大人的事情,洋人比誰都急。有洋人居中交涉,就是孫大炮也得三思,接下來就是談判桌上打口水仗啦。」

張聯芬一臉不解的神色:「英國勢力範圍,集中於揚子江及中國南部,辛亥武昌匪軍突起,我北洋軍雖在陽夏稍獲勝利,而英政府援助清廷之舉,卻自放棄。上海英僑為保持商業起見,對民黨則表示『親善』,已轉變為英國對外政策。各帝西方列強國家感到用武力直接幫助朝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是一件更有利的事,因而經數日之躊躇觀望,遂即承認革命軍為『交戰團』,而出示宣告『嚴守中立』。日本則自武昌亂起之初,即有人主張干涉。後聞英方曾溫語勸戒,日方又自感單獨行動力有未逮。然日本對此擴大亞洲大陸勢力之機會,則願肯放棄?」

馮國璋心中總有一絲隱憂揮之不散,苦笑道:「當庚戌夏季,英日同盟條約締結時,東亞大部分英僑,見日本政策與英國自身利益不盡相符,頗感受其束縛。當清廷起用袁大人時,日政府向英美建議共同干涉,由列強擔保建立一名義上清廷政權。日本主張國際共管中國之建議,英美兩國不予採納不管!於是日本又退一步提一方案,主張畫中國為二,北部仍維持清廷,共和制則限於江南,然英政府亦不附和。駐日英使竇納樂曾三次奉命向日外務省阻止日本非中立行動,第一次抗議日本駐華公使伊集院維持清廷聲明。第二次抗議日本擬貸款清廷。第三次抗議日本用武力干涉。英美還是傾向袁大人。洋人多數認為:中國戰爭若繼續下去,將有危於外人的利益和安全。」

日外相內田康哉通知駐日美大使卜萊安,有曰:「對敵行為如仍繼續,日政府認為有考慮干涉必要。」駐美日代辦也曾致美國務卿文,有曰:「中國情形益壞,清廷權力已等於零。而革命黨亦派別分歧,並無真正領袖,如任其繼續發展,不但影響商務,漢口更是其暴發類似拳亂之排外舉動,李想此舉恐被人效仿。加以本年洪水為災,饑民潰兵,交相為亂,為此情況之下,革黨絕對無力維持佔領區域,中國今日正當選擇帝制或共和之歧路。依日政府意見,採用共和制度,實極困難。即使實行,亦難信中國人能運用之。另一方面則清廷無能,已無可諱言。則其恢複威權,統治國家一如舊制,實際已不可能。因此適應中國現狀之最善方法,應建立一名義上清廷政權之中國統治。一方面尊重中國人民權利,一方限制清廷獨裁權利。並消除共和空想,制定憲法,由皇帝矢誓遵守。如此日政府以為應勸告雙方,定立條件,一方使清廷接受上提原則,並認以此為維持政權之善策;一則使革黨了解建設共和不合實際,且得危及中國生存及人民自身福利,必須維持現在朝廷,並尊重人民地位,交由主要列強保障。」

竇納樂嘗對英人波萊談英政府意見,有曰:「日本當局以為中國革命為一種單純的地方事情,英國則深信中國革命正在發展,為一種革命運動,此種運動得成為泛濫之江河,而日本則視為不過涔滴之水,易於遏塞。」可見英日侵略策略本不相同,故其對中國觀察亦大相懸殊。

而美國伸張勢力於遠東,較列強獨後,故對中國主張領土保全,門戶開放,機會均等。見俄租旅大據東三省為己有,深嫉視之。所以當日俄戰爭左袒日本,且藉助巨款。及日本戰勝,竟繼俄國而獨佔東三省南部,自召美國反感。於是1909年有諾克斯滿鐵中立,提議英、美、法、俄、德、日六國借款,收買南滿及中東鐵路,由國際委員管理,而政治權利則完全屬之中國。雖遭日、俄兩國聯合反對而失敗,美國乃又合英、法、德三國組織四國銀行團,共同投資。打破日、俄兩國獨佔之局。及辛亥次年,德國聞日本將單獨行動出兵滿洲,實行武力干涉中國內政。渠以在華利益與美相同,因促美國發出宣言,聲明「尊重中國主權,保全領土,開放門戶,利益均沾」等語。於李想炮轟五國聯合艦隊之事,德先以公文詢美國對東亞時局之態度,美國答文在華盛頓柏林同時發表,文曰:……自中國革命發動以來,敝國政府每遇機與列強交換意見,尤其是法、英、意、日、俄及貴政府商討何法保護共同利益,無不主張一致行動,又於各國報紙上得悉列強互換意見。因此敝政府明了對中國時局,彼此共同協作,不獨無單獨行動以及干涉中國內政之舉,而且與平日和約尊重中國主權保全領土之言相符。現在中國方面,清皇室及革命黨皆保護外人生命財產,李想等假冒革命之匪類也得懲制,驅逐漢口,漢口租界秩序業以恢複。既不因外力干涉而然,則將來亦無必須出以干涉,倘若將來竟違一切期望,不得已而必干涉,則敝國政府深信先由列強協商然後共同行動。堅定保持其政策,庶一切誤會,自行掃除……此外敝國政府嘗覺中國貸款,不易輕予,實為嚴守中立之當然結論。除非對於借款確可保證於戰爭雙方以外之正當事項方可。又覺現在時機,宜特別適應借款政府所抱原則,凡對其國民向華投資,有與自國政府所遵列強協調政策不合者,當加以阻止。此項聲明無異對日本干涉中國之舉加以干涉。日本既以英國反對於前,美德二國又激烈反對於後,因此原定「清廷傾覆後,漢口發生騷亂,即借妨害租界僑民利益為辭,積極進兵。」之政策,不得不暫行停止進而利用共同行動之美名別作秘謀。

各帝國主義國家之輿論,或示失望於清廷,或寄期望於袁世凱,而大率以揭出中國革命黨人之弱點,進言資本家以奪取對中國之控制,乘機漁利為主旨。這一點,此刻的馮國璋如何會不知道?而北京的袁世凱如何會不知道?

「軍統,又是為何事擔憂?」看著容色如鐵的馮國璋,陳紫笙擔心的問。

「國事如此,我擔憂也無用。」馮國璋一聲長嘆:「洋人是狼,咱們是羊。」

陳紫笙和張聯芬對望一眼,都是苦笑。他們是打心底害怕洋人。

然而,令他們心中不安的事情發生了。秘電處參議官沖了進來,「軍統大人,北京急電。」

馮國璋一把抓過,急忙展開來,上面寫道:「上海洋商團致內閣及奕劻載灃電『鄂』、上海洋商團電致內閣及慶醇王爺條議七條,如下:第一款:現在中央及西南各省,清廷之權力已成無效;且中國之大部分,清廷應按照條約所載擔任保護外人生命財產者,業已失此地位而不能盡保護之責。第二款:縱有省分尚未顯違清廷命令,但其所派代表到上海者亦自認有權贊成共和政體。第三款:現在亂事延長,中外商人同受影響,商務阻礙,華洋商一切合同均歸無效,華洋生命財產不能保護,戕劫各案屢次發現,因地方無相當保護之力,竟致匪類及不法人等目無法紀,等須君主立憲與共和兩黨因召集國會公決政體,彼此意見相背如此之遠,非一時能以解釋現在之爭端。第五款:除非彼此互商暫設一臨時政府,不能平息戰端。第六款:此項臨時政府,按現在全國人民大部分之思想以共和為目的,且既聲明反對專制政體,總須能盡其所願望。第七款:本埠洋商會各董事將以意見陳請慶親王暨前攝政王,迅速轉達宮廷並各皇族,立刻設法俯順輿情,俾地方漸復秩序,專候召集國會、決定政體,以保治安。並電民軍領袖,和平體察,商議一切,以保中國完全治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