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辛亥風雨 第一百一十三章 傾覆(三)

秋夜的凄風慘雨,零落到此時,在屋檐下匯聚成流。黃興在孝感府衙的夜宴還在繼續,一片歡騰熱鬧的氣氛,勸酒,說笑之聲不絕於耳。門外的寒冷盡被此刻大廳的熱鬧驅散,任誰也看不出此刻城外金戈鐵馬,兩軍對壘。

勸酒,說笑聊不上幾句後,這群掌握萬民生死的軍人,政客和士紳,富豪,便三句不離本行地談起有關切身利益的問題。為他們所追逐的,無非權與利,但也須以此與民便。

只聽在眾人之間孫武侃侃而談,道:「李想在漢口時正準備籌建西式銀行,私鑄錢幣,發行鈔票,以代替清廷的流通的白銀,銅錢,還有湖北以前發行的各種紙幣,票據,大洋。李想想以此穩定漢口金融,但新幣的發行豈是如此簡單,特別是紙幣急需強大的信用做支撐。李想為此逼迫漢口華商入股,為他發行的紙幣提供信用。我觀其行止,簡直就是狼子野心,垂涎漢口關稅,不顧友邦和約,就膽敢挑起國戰。如今組建銀行,未必是為了穩定漢口金融,恐怕更多是為了滿足一己似欲。只要銀行建成,便可大肆發行鈔票,用來養的他的軍隊,武裝他的爪牙。」

同席中有懂經濟的便接道:「如果李想爛發鈔票,就會造成貨幣貶值,米、布等日用品物價大漲,加速漢口的金融崩潰。幸好把李想趕出了漢口,要不然我們今後只有等著破產。」

蔣翊武雖然不懂經濟,但是孫武的話明擺著是在中傷李想,雖然和李想沒有什麼交情,但就是看不慣孫武的小人得志,截入道:「漢口雖然歷經大戰,卻依舊市面繁華,這不得不說是李想的治理之功。反倒是李想的退出漢口,使得漢口市面蕭條了許多。李想建設銀行,那是有利漢口金融的大事情,這將打破洋人銀行的壟斷地位。而李想似乎爛發紙幣,這只是你們在此的懿斷而已。」

孫武聽得眉頭大皺,偏偏蔣翊武說得是鐵一般的事實,一時還找不到反駁的詞來。軍事方面他一點也不弱,但是民政、經濟,他只是一知半解。李想在漢口使出的經濟手段,只看那些趨之若騖的商人,就知道是大有錢途。他剛入漢口,已經不知道聽多少人向他提起漢口經濟五年計畫開發案,這是李想政府制定的一個計畫,許多大商家,甚至還有洋商也聞風而來,要參與進來。看來李想在湖北的音響越來越大,不趁此機會把他徹底搬到,以後就很難有這樣的機會。

原來庄蘊寬奇道:「在武漢聽了不少李想爭戰沙場的故事,想不到他還是如此文武全才,有這樣經世手段。這等人才,即使革命成功,也還有大用場。此次他漢口行事莽撞,但如此人才即使不帶兵了,還是留住的好。」

在庄蘊寬左手邊的黃興一副留神傾聽的樣子,他們這些激進的革命黨人,有許多人可以肯定從未想過這方面的事,即使孫中山對興辦實業,也只知道修鐵路,但是修鐵路又該如何修法,也是一知半解。革命黨人之中沒有幾個真懂經濟理財的,要不也不會只知道四處籌款,募捐,常年銀根緊缺了。只有像湖北咨議局的這些地方士紳,大商賈,和長期管政治民的人才會思索到這方面的問題。學法律的宋教仁還好一些,但也所知有限,在社會實踐方面更是差遠了。

黃興突然暗下決心,李想無論本質是好是壞,但卻是有能力之輩。李想年少有才,自然就行事狷狂了一點,最近耳朵是聽了太多中傷他的閑言碎語,心裡才會對他有成見。定要宋教仁通過杜心武的關係,把他爭取過來。

黃興同時留意到一同來武漢的一個日本顧問大元亦非常用心聆聽,腦際靈光一閃,頓時體會日本人的用心。黃興為人磊落忠厚,但不是傻子。與日本人混了一天兩天,日本的心思他怎麼會不懂?日本對華之一貫政策,為煽動內亂,破壞中國之統一。

清末之排滿革命,日本實援助之,助款濟械,非同情中國革命,其真正目的,系欲中國長久分裂,自相殘殺,彼可坐收漁人之利。在辛亥革命時,日本一面援助孫黃,一面又幫助滿清反抗民黨,而彼於首鼠兩端之際,各取得其操縱與干涉之代價焉。辛亥革命一經爆發,日本認為乘機漁利機會已至,而民黨運動之內幕,亦以日本知之最清。保路運動初起,日本陸軍省即派侵略中國之老手齊藤季治郎赴揚子江上游調查,當彼行抵漢口之際,正武昌起義之時,至日本政府過多增兵,東洋租界駐守陸軍戰略部隊達兩千五百人,又命駐華第三艦隊司令川島令次郎率戰列艦菊花丸不顧秋季江水枯竭來鄂。此外,日本政府又派兩個秘密團體赴上海援助民黨,但當革命運動逐漸擴張之頃,特別是李想漢口一舉粉碎日本陰謀,東京顯然充滿不愉快之空氣。

對於日本人,黃興從沒有像孫中山那樣信任過,總保持這一份警惕,所以一直留意著大元的一舉一動。

庄蘊寬接著未完的銀行話題,道:「自清廷光緒十年,中國自鑄機制銀幣在歷經近半個世紀反覆論爭醞釀之後,始由吉林機器官局鑄成。光緒十二年,廣總督張之洞於廣州籌創『廣東錢後』。全套造幣機械由英國伯明翰喜敦造幣廠購進,並進聘外籍技師。光緒十五年該局投產,初鑄共有五等幣值之『光緒元寶七錢三分銀幣系列』如光緒元寶七錢二分銀幣系列,成為中國近代官鑄機制銀圓之濫觴。惟因幣銘『光緒元寶』被英文圍繞,遭致清廷駁回,未正式發行。光緒十六年四月,新版光緒元寶七錢二分銀幣系列鑄行,正面刻漢滿文「光緒元寶」字樣,並「廣東省造」及記值文字,背面中央均為蟠龍圖案,環以英文幣銘。後經清廷下令作為法幣,終成清廷中國自鑄銀圓典型規範,「市面行用,商民稱便」。此後各省群起效尤,競相設廠鼓鑄,大利所在,不待清廷下令推廣,即已迅速在全國展開。至光緒二十年,已有天津、廣東、湖北、北洋、江南、新疆、安徽、湖南、奉天、吉林、黑龍江、福建、雲南、台灣等十餘個省區設廠鑄幣。由於各省各自為政、錢法混亂,銀幣成色重量不一,且以省名,互相抵制,流通不暢。面對全國競鑄銀元熱潮,清廷力圖將鑄幣權收歸中央,獨佔鑄幣暴利,光緒二十五年,下令除廣東、湖北兩局處,其餘造幣廠全部裁撤,遭到地方勢力強烈反對。同年,在北京籌辦「京局」,擬鑄「庚子京局製造光緒元寶銀幣」,次年就毀於八國聯軍入侵。光緒二十九年,又建天津戶部造幣總廠,欲鑄大清金幣、大清銀幣、大清銅幣通行天下,以求統一貨幣鑄行權,未果。後曾酌留江南、北洋、湖北、廣東四處分廠,並令各省造幣廠停止擴充,統一更名為某省戶部造幣分廠,所用幣模均由總廠提供,亦不能如願。鑄幣,在有利可圖下,更禁之不絕。如今中國市場銀元流通狀況更趨混亂,海外各國銀幣和清朝龍洋並行,種類繁多,成色不一,市價時高時低,民眾經濟活動滌受其害。唯一的解決辦法,只有天下重歸一統,強大的中央集權政府著手改革幣制,公布『國幣條例』及其『實施細側』,以求整頓並統一銀幣鑄行,或者乾脆建立中央銀行,把鑄幣發行權收歸國有。」

黃興聽得心中佩服,即使政見不合的孫武也不得不點頭表示同意。庄蘊寬不愧是久在官場打滾的人,深知其中內幕。

此時黃興長身而起,環目四顧,欣然舉杯,在集中所有人的目光之後,方道:「武昌首義,全國矚目。北洋軍馮國璋來勢洶洶,此戰勝負,必將影響全國。事已至此,興只能想出一個出奇制勝的招數了。」

所有人都傻眼的看著黃興,一時跟不上黃興的意識流。吃個飯,怎麼撤到軍略?在座的將領也是莫名其妙,先前也沒有聽說黃興在策劃什麼奇兵,即使有,也不該放在飯座上談,他不懂什麼叫軍事機密?是喝酒喝醉了嗎?反正是各種懿測都有,傻眼全部落在黃興的身上。

黃興看著他們傻眼的樣子暗中點頭,要的就是這樣一鳴驚人的效果。自從進了湖北,議論他不懂戰術謀略的話時常飄進他耳朵里,甚至李想都敢於派人出面指則於他,黃興無論如何豁達的心胸也會有小九九。黃興與日本顧問大元反覆商議謀劃,制定出一套奇兵克敵的方案,就是為了一鳴驚人,洗刷常敗將軍的爛名聲。

黃興也不知道喝了兩杯酒,還是本就非常興奮,大聲宣佈道:「我們如今困坐圍城的防守,只是坐以待斃。最好的防守,應該是進攻!」黃興抓起桌上一杯酒,一飲而盡,隨手率成滿地碎瓷片,豪情萬丈的震臂一呼,「我宣布,今晚反攻馮營,趁夜雨風寒之際,殺馮國璋一個措手不及。」

全場一片嘩然,相似炸開鍋沸騰起來。

吳兆麟第一個站起來反對,他對黃興沒有太多的惡感,看黃興吃點小虧,出個大丑也就夠了。但是黃興如此冒險行事,更是沒有爭取過他們參謀的一點意見就宣布出來,後果很嚴重,黃興即使賭傷他一世英明也承擔不起。吳兆麟再如何沒心沒肺也座不住了,起來反對道:「請總司令三思,奇兵如果不能湊效,革命軍將再無力抵抗北洋軍的侵蝕。不止孝感保不住,怕陽夏兩鎮也保不住。」

總是有人出來反對,黃興有些不耐煩的一揮手,板著臉道:「此戰,全國矚目。北洋勢大,為取勝,只能走險。何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