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再建關寧 第096章 定遠作戰(外篇)

就在定遠作戰第二階段開始的時候,遙遠的南方,同樣發生了一場戰事,與關寧軍和俄軍是以步兵交戰不同的是,此場戰事是以水師為主,雙方進行的是一場大規模的海戰。戰爭的結果是劉國軒統領的大明台灣水師全軍覆沒,此戰標誌著大明朝在中華境內最後一縷香魂被徹底斷送。而葬送它的就是千古漢奸施琅與姚啟聖,二人都是漢人。

連日來關注各路兵馬動向的趙強本來也沒想起台灣來,但不知為什麼,北上開拓隊出發後,他就有些困意,想到自己已經很久沒有好好休息過了,便將一些事務交待下去,回到住處蒙頭大睡。不過奇怪的是,明明有睡意,卻怎麼也睡不著,無奈之下,趙強只好獃坐在床上,尋思自己這是怎麼了。許久,他才意識到,是南方的台灣牽動了自己的神經,雖然他一直不去想這場註定失敗的戰爭,不去想這場讓漢人為之魂牽的戰事,但是這場讓康熙所謂「統一」中國的戰事實在讓趙強悲哀不已。

哀漢人不幸,哀鄭家不爭,哀己無能為力,哀天道不公,亡我大漢!

趙強對鄭家沒什麼好感,但無論他們的政治集團出於何種目的扶保明室,畢竟在台灣,漢人文化、衣冠得到了傳承。鄭家還是功大於過的,趙強暗嘆一聲,腦中閃過一幅幅畫面。

康熙十九年,鄭經和清朝的戰爭失利,放棄廈門、金門,退往台灣。福建總督姚啟聖打算趁勢進攻台灣,但遭福建水師提督萬正色反對,加上一些大臣支持萬正色的看法,康熙也顧慮在西南的吳世璠未解決,決定暫緩進攻。

康熙二十年,鄭氏王朝發生政變,年僅12歲的鄭克塽繼任延平王,大權實際上為馮錫范、劉國軒掌握,鄭氏官員的向心力開始動搖,負責與清朝談和的傅為霖甚至願當內應。姚啟聖認為是進攻台灣的好時機,但萬正色仍反對出兵。姚啟聖知道施琅仇視鄭氏王朝,必能幫助他擊敗鄭軍,便向康熙帝推薦施琅。康熙帝也不滿萬正色反戰的態度,便同意施琅擔任水師提督,萬正色調任陸師提督。

按照康熙的規劃,應由姚啟聖、萬正色、巡撫吳興祚一起商討作戰,施琅卻打算排除姚啟聖等人的節制,以便能全權進攻台灣,不過康熙帝只同意吳興祚負責後勤,仍然命令姚啟聖和施琅共同出兵。

康熙二十一年五月初五,清軍抵達銅山島,姚啟聖和施琅卻在出兵的時機產生爭執,姚啟聖主張利用冬天的北風,施琅主張利用夏天的南風,導致清軍無法順利出兵。最後康熙於十月初六裁定施琅負責前線作戰,姚啟聖改任後勤作業,才讓施琅如願取得統帥權。十一月初三施琅率領約21000人,軍艦238艘前往興化平海衛訓練軍隊。

姚啟聖軍權旁落後,為避免施琅獨得戰功,轉而和鄭氏王朝談判。但是施琅主戰意志堅決,且負責談判的劉國軒不接受剃髮易服,談判因此破裂。康熙二十二年五月廿三日,康熙下令施琅儘速進攻,因此爆發六月的澎湖海戰。

永曆三十三年(台灣沿用永曆年號)起,滿清實施遷界令,嚴重打擊鄭氏王朝的貿易,糧食補給也出現問題,鄭經下令每戶人家每個月必須多繳一斗米,將領也必須用自己的俸祿充軍,仍沒辦法解除危機。當時英國商館就如此看待鄭氏王朝:「台灣王之境況甚不安定,不易抵抗滿清人,滿清人常施恫嚇,國王因其財富被消耗,故每日向人民橫徵暴斂,亦不能使軍隊滿意。是以我國不惟受敵人(清軍)之威脅,亦恐軍隊(鄭軍)因缺餉而叛變。」

永曆三十四年鄭經退守台灣後,澎湖成為前線要地,防守卻很薄弱。直到十月,施琅抵達廈門以及傅為霖為清軍內應事情爆發,劉國軒才前往澎湖強化守備。劉國軒抵達澎湖後,在娘媽宮、風櫃尾、四角嶼、雞籠嶼築城;東蒔、西蒔、內塹、外塹、西嶼頭、牛心山設置炮台。同時在海邊建造矮牆並配置火銃,阻止清軍登陸。

永曆三十七年,劉國軒得知施琅準備進攻,便從台灣本島調度鄉兵到澎湖,並將商船以及私人用船都改為軍艦,準備決戰。

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施琅從銅山島出發,姚啟聖也撥3000人同施琅出征。十五日鄭軍哨船發現清軍已到花嶼、貓嶼一帶,趕緊回報劉國軒,當晚清軍在八罩島過夜。

十六日施琅進攻娘媽宮,以速度快的鳥船當作先鋒。劉國軒讓林升、江勝指揮水軍;邱輝為先鋒,自己在娘媽宮港口督戰。當時受風勢阻擾,清軍不敢前進,只有以藍理為首的7隻艦隊突入鄭軍。

施琅再派出第二波鳥船部隊,交戰不久後開始漲潮,一些清軍船隻被海水沖向岸邊,鄭軍趁勢將艦隊分成兩翼包圍清軍。施琅見狀趕緊突入鄭軍,想解救被圍困的船隻,卻被林升率軍包圍。施琅在交戰中被火銃射傷右眼,不過沒有失明;林升也被大炮打斷左腿。林升負傷讓鄭軍失去指揮,施琅藉機撤離戰場,到西嶼附近的海上休息。

施琅於十七日返回八罩島,八罩島地形險惡,船隻遇暴風很容易撞上島邊的暗礁,農曆六月又是容易發生颱風的時節,施琅卻很幸運沒碰到颱風。劉國軒得知清軍在八罩島休息,親自進攻卻被施琅擊退。施琅趁勢於十八日佔領虎井嶼、桶盤嶼。

二十二日,施琅決定發動總攻擊,將艦隊分成三路進攻,剩下約80艘當後援部隊:中路:共有56艘船,分成8隊,每隊有7艘船。由施琅親自指揮,作為主力進攻娘媽宮。右路:共有50艘船,從東蒔攻入雞籠嶼、四角嶼,之後會合中央部隊夾攻鄭軍。左路:共有50艘船,從內塹攻入牛心灣,讓鄭軍誤判清軍要在此地登陸。

天亮前,開始颳起颱風。辰時受颱風影響,海上吹起西北風,鄭軍順著風勢進攻,一時處於優勢,清將朱天貴被炮擊而死。到了中午,颱風受到赤道鋒面帶的影響,海上開始吹起南風,風向轉變成對清軍有利。施琅命令全軍反攻,順著風勢發射各種火器,並且以數船圍攻鄭軍一船,鄭軍全面崩潰,江勝戰死、邱輝自焚。劉國軒眼見大勢已去,率領殘餘部隊從吼門退往台灣,澎湖各島的鄭軍都向施琅投降。施琅戰勝後,考慮台灣水道非常險惡,進軍困難。施琅決定暫緩進攻,採取攻心戰術,讓鄭氏王朝從內部崩潰。施琅派人醫治受傷的投降鄭軍,並配給他們衣服、糧食,再將士兵送回台灣。還拉攏鄭軍將領為內應,防守淡水的何佑首先私通施琅,其他將領也跟進。

鄭軍戰敗的消息傳到台灣,人心開始不安。為了延續政權的生存,有將領提出進攻菲律賓,得到馮錫范的同意。卻傳出遠征軍只想搶劫,還打算逃往海外,因此劉國軒阻止此計畫。後來在劉國軒大力主張下,鄭克塽於七月十五日向施琅投降,並於八月十八日剃髮易服,正式宣告鄭氏王朝的滅亡。

算來台灣已經失守了,可惜那十萬漢民了,趙強心情有些沉重,曾幾何時,他也動過將台灣的漢民遷移到遠東來的念頭,但是組建一支龐大的水師卻讓他只能望洋興嘆。

澎海之戰鄭軍表現只能說一般,為國捐軀者有,不願投降而自殺的也有,大將戰死自焚者更有,但慘烈程度遠不及崖山之戰來得那樣慘烈,那樣讓人痛不欲絕。

趙強承認,他看澎湖之戰的心情與看崖山之戰的沉重完全不同,澎湖之戰讓他覺得遺憾,崖山之戰卻讓他情不自禁落淚。

同樣的異族入侵,同樣的漢人最後一戰!南宋與南明是何等相似,但在民族氣節的最後一戰上,二者的相差卻是天地之別。

南宋朝廷在臨安雖然投降蒙元,但福建、兩廣大片地區仍處在流亡小朝廷的控制之下,李庭芝也在淮東、淮西地區進行著頑強抵抗。但淮東、淮西等地相繼失陷,李庭芝戰死。景炎元年十一月,元軍逼近福州,此時福州有正規軍17萬,民兵30萬,淮兵萬人,足可一戰,但由於主持朝政的陳宜中膽小怕事,因此小朝廷立足未穩,就又開始了逃亡。離開福州之後,小朝廷只能四處流亡,輾轉泉州、潮州、惠州等地。景炎三年春,來到雷州附近。逃亡途中,宰相陳宜中借口聯絡占城,一去不返。端宗在逃亡途中患病,四月十五日病死,年僅11歲。端宗死後,群龍無首,眼看小朝廷就要分崩離析,陸秀夫慷慨激昂,振作士氣:

「諸君為何散去?度宗一子還在,他怎麼辦呢?古人有靠一城一旅復興的,何況如今還有上萬將士,只要老天不絕趙氏,難道不能靠此再造一個國家么?」眾臣便又擁立年方7歲的趙昺為帝,改元祥興。

元軍步步為營,不久雷州失守,形勢危急。張世傑數次率軍反攻雷州,但都沒有成功,於是將流亡政權遷至崖山。歷史似乎註定了要選在這裡翻開空前悲壯的一頁,宋軍到達崖山時,尚有正規軍和民兵20萬人,而進攻的元軍只有數萬,僅就兵力而言,雙方相差懸殊,且元軍不善水戰,宋軍無疑佔有優勢。但張世傑此時指揮出現了嚴重失誤,他判斷蒙古人的優勢是騎兵,不擅水戰,必須依靠水軍與之作戰,因此放棄了對崖門入海口的控制,把千餘艘戰船背山面海,用大索連接,四面圍起樓柵,結成水寨方陣,把木製戰船兩側用襯墊覆蓋,以防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